伊斯兰教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天主教 伊朗穹顶 宁静的伊斯兰艺术之美 编者按 伊斯兰建筑是伊斯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各种建筑风格和样式。巨大的穹顶在伊斯兰教里面象征着天空,因此在清真寺中比较常见。伊朗清真寺的外观比较朴素,但重视内在的雕饰,“表里不一”“粒子化”“穆克纳斯”“分形”等成为其建筑的关键词。极精美、极细致、宛如灿星的穹顶图案,色彩斑斓的光线,奇幻的灯光体现了伊朗清真寺对艺术之美的极致追求,这是带有伊朗特色的伊斯兰艺术。然而,当我们追溯历史、放眼全球,除了明显共性的建筑元素之外,各地的清真寺往往都有自己的特色。例如拥有锥形的砖柱、大的拱廊以及大量砖头堆成的拱门的波斯建筑,以轴对称、双圆顶为特点的突厥建筑,带有征服门和凯旋门的法蒂玛建筑等。中国清真寺则呈现东部、西部迥异之风格,西部的一些清真寺更可能融合叫拜楼和圆顶的元素,而中国东部的清真寺则更多像塔一样的建筑,有些内陆的清真寺融入佛教寺庙、庭院以及传统的中国文化等元素,中国化的清真寺也体现了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异彩纷呈的建筑艺术之美,呈现了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历史风貌。 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伊朗却像一块棱角尚存的礁石。古老的生活方式与城市面貌留存至今,特别是伊朗的伊斯兰传统建筑。而若要亲眼目睹这个古老国家建筑工艺的巅峰之作,那就必须去拜访那些散布在城市中的清真寺和圣陵。在这样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度里,宗教建筑的地位已经高过政府机构和皇宫,成为建筑艺术最高水准的代表。 粒子化的穹顶 穆斯林有“围寺而居”的习惯,清真寺并不像欧洲的主教堂那样有着宽阔的前广场,反而往往被密密麻麻的民居包围,巨大的清真寺也不例外,周围喧闹的市场让原本就隐蔽的入口难以寻找。这也体现了伊朗清真寺的另一个特点:建筑的外立面极为朴素,但当你一旦进入清真寺内部,就是另一番景象:深浅不一的蓝色釉面砖与金黄色的粘土砖围绕宽阔的中央庭院,形成一圈细密精美的图案界面,在夕阳的照映下呈现出紫金色的光辉。 仔细观察这些密布于墙面、窗棂上的几何图案,你会发现每一组极为繁复的图案其实都存在一个可以不断重复的基本图形单元,而这个通常呈现出星芒状的基本单元又是由更为基本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或者正多边形多次的旋转叠交而成。 这种由不可分割的基本单元逐级构成的几何图形体系符合伊斯兰哲学原子论的思想,同时这种规律重复的图形因其背后的数学逻辑得以展现出精确而均衡的几何美感。在建筑的某些局部,植物图案和文字还会以这些几何图形为骨架进行组合,形成更为复杂的装饰图案。 四座面向庭院建于不同时期的高大“依旺”内部各有一个深深凹进的半穹顶空间,对于11、12世纪的穆斯林建筑师来说,作为象征天穹的穹顶结构还是过于巨大、连续并且光滑,因此巨大的穹顶需要被划分为更小的、清晰可见的单元,削减它的尺度,从而使其粒子化,这就产生了中东地区古典伊斯兰建筑的另一个标志性结构:穆克纳斯(Muqarnas)。 穆克纳斯是一种依附于穹顶内表面的三维空间结构,其单元组合的复杂性就远胜过简单重复的二维几何图案。因此穆克纳斯呈现出自然界常见而建筑界罕见的分形(Fractal)结构,它的基本单元拱在每个不同的层级都会发生尺寸变化,但同时又完美地自我复制并相互联结。 这使得穆克纳斯具有了奇幻的视觉效果,特别是站在穹顶下部抬头仰望的时候。随着你在伊朗旅途的延续,你会在不同的建筑内部发现更多的穆克纳斯穹顶结构,有的穆克纳斯穹顶甚至会将其中一部分小单元拱置换为透光的天窗,抬头仰望如同星空。 伊斯兰建筑术语 关于伊斯兰哲学原子论:长期以来,穆斯林哲学家与神学家认为,物质、时间与空间皆由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构成。物质的属性(颜色、形态、亮度等)属于可变的偶因,是依神的意志而变。 这样的伊斯兰世界观为伊朗建筑的发展带来了两点主要变化:一、建筑构件的粒子化。小尺寸的砖替代了巨大沉重的石料;二、建筑装饰的几何化。 穆克纳斯(Muqarnas):阿拉伯建筑术语,是一种由小型单元拱发散生长而成的、依附于穹顶内表面的三维空间结构,最早出现在9世纪的伊朗东北部城市内沙布尔,随着伊斯兰教在11世纪晚期的广泛传播,这种以装饰性为主的元素成为了伊斯兰建筑古典阶段的重要特征。 ![]() 分形(Fractal):又称碎形,通常被定义为“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质。 ![]() 消隐的建筑运用 长期以来伊朗的清真寺对室内空间似乎更为偏爱,以至于忽视了建筑的外观。如果你在印度或者土耳其旅行过,这种感受会更加深刻。这种“表里不一”的状态在伊朗南部设拉子的几座建筑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莫克清真寺(Nasir-al-Molk)位于设拉子城南一个不起眼的巷子里,没有人能够回忆起这座泥砖结构的清真寺过于“朴素”的外立面,寺院规模甚至不及卡尚的那些私人宅院。然而那间有着东向彩色玻璃窗的小祈祷室却成为外国游客(尤其是女性)趋之若鹜的场所,每当清晨的太阳升起,这个小而精致的房间便被五彩斑斓的光线笼罩,景象只能用奇幻来形容。 ![]() ![]() ![]() ![]() 圣文化 ID:T577533 因着美 | 得自由 | 以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