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种葡萄施肥量为什么这么高?

 独秀客 2017-06-23

      在与一些种葡萄的同行交流,很多朋友往往会惊讶云南葡萄种植的施肥量。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云南种植葡萄施肥量大约是南方其他地区施肥量的2-3倍。德盛葡萄团队通过测土配方,实时监控等技术手段,制定出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营养管理方案指标。在广东,目标产量一吨的葡萄,德盛营养方案推荐大约63公斤/亩的水溶肥,而在云南,一季追肥推荐施肥160公斤/亩,事实上,农户实际投入还要远超这个数值。一些在浙江种植葡萄几十年的老师傅,初到云南,按照浙江经验做施肥管理方案,均告失败。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我们总结出下面几点:


01   产量高

     云南气候优势得天独厚,在主要的葡萄优势产区,年日照时数能达到2300到3000小时。在建水,夏黑亩产达到2000公斤,还能保证较高的品质。在宾川,红地球亩产轻松达到3000公斤,管理得当不影响来年花芽。养分归还学说告诉我们,我们从作物收获带走多少养分,就需要施多少养分归还到土壤去,这样看来,云南施肥量比南方其他产区高就很正常了。

云南葡萄挂果状

 02   土壤贫瘠,矿化能力弱,肥料利用率低

      云南葡萄种植区主要以红壤为主,含铁、铝比较多,但是缺乏有机质,这种土壤属于酸性土壤,由于红壤的形成是大量的营养元素(钾、钙、镁等盐基离子)和有机质淋失比较多,我们监测的云南几十个葡萄基地,有机质的平均水平还不到1%,阳离子交换量大致在10-15cmol/kg ,因此这种土壤是比较贫瘠的土壤。土壤有机质低,矿化能力弱,土壤中提供养分有限,另外土壤板结,团粒结构差,肥料施用利用率低。我们只能通过长期施用有机肥来改良这种情况。

建水的红土地

 03   反季节栽培

      云南是全国重要的早熟葡萄产区,尤其是近年来浙江的种植户将大棚促早栽培技术引进过来,使得3月份葡萄就批量上市。大棚促早栽培的葡萄刚好膨果期碰上12月到1月份,这是云南一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时候。低温条件下,土壤矿化能力弱,作物对肥料吸收效率也差,因此,种植户往往大量施肥,并且施用一些高品级的水溶肥及功能性肥料。露天栽培的葡萄能错过这段时间,因此施肥量会比促成栽培的葡萄少。


 04   架势及高密度种植

以两个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来说,宾川的红提,采用篱架种植,亩栽600到900株,建水夏黑,采用双十字V型架,亩栽300到400株。两种架势采用密植的种植方式都是高耗肥水,种植户采用强促,强控。使用大量的肥水后用大量的人工进行抹芽,摘心,定稍,强旺的树势通过外源激素的保果膨大。大家采用这种架势的很大原因在于前期能丰产,尽快让资金回笼。我们也调查了云南一些区域,也有H型、一字型等稀植棚架,施肥量显著降低的情况下,产量、品质也相当出色。

宾川红地球最常见的栽培模式,篱架,亩栽900株

    以上是我想到的在云南种植葡萄施肥量高的几点原因,当然有些地方可能有不当之处,希望与大家讨论交流,共同提高我们的种植水平。

本文系葡萄咖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