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此一篇文章,教你喝明白安吉白茶!

 竹韵青青a 2017-06-23


产制分布


  安吉白茶在浙江安吉县域分布,主要在递铺镇(递铺街道、昌硕街道)、溪龙乡、皈山乡(孝源街道)、天荒坪镇、梅溪镇等地区。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与福建白茶不同 


   “安吉白茶”是产于浙江安吉的一种名茶,这种“白茶”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白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安吉白茶” 它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芽叶,经杀青、造形加工制作而成,外观色泽为绿色,属于绿茶类;而福建的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是采用白毫多的品种芽叶,不经过杀青,直接萎凋晒干,制成的茶叶满披白毫,外观色泽呈白色,这种白茶属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六大茶类中的白茶类。简而言之,安吉白茶是用白色芽叶制成的绿茶;而福建白茶是用多毫的绿色芽叶制成的白茶。 

   

  安吉白茶的品种是属于“白叶茶”一类的“白叶一号” 。“安吉白茶”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叶品名。安吉白茶品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茶树品种,据研究认为,它是茶树产生遗传突变而形成的特异品种。


  这种突变体茶树,每到早春低温时,生长出的芽叶都有叶绿素缺失现象,嫩芽叶是白色的,新芽玉白,叶质薄,叶脉浅绿色。当日均温度达到23℃以上时,叶色开始慢慢转花白至绿。 由此特色,你能对比自己品饮过的安吉白茶叶底,大致判断出采制时期早晚的。



宋徽宗的“白茶” 


  宋代徽宗皇帝赵佶(1082~1135)酷爱饮茶,精于茶道,善于点茶。在北宋大观年间,著有一部《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该书有序、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勺、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等二十一节。白茶是其中的一节,现将这一节内容抄录如下: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1)不同,其条敷阐(2),其叶莹薄(3)。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4)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銙(5)而已。芽英(6)不多,尤难蒸焙(7)。汤火(8)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9),运度得宜(10),则表里昭澈(11)。如玉之在璞(12),他无与伦也。浅焙(13)亦有之,但品格不及。” 


  1. 常茶:一般普通茶树。 

  2. 其条敷阐:枝条柔软易铺散开。 

  3. 其叶莹薄:叶片呈浅黄白玉石一样的颜色,且薄。 

  4. 正焙:指贡茶产地中心地带,宋代生产贡茶的工厂称焙茶工场,以焙为单位。 

  5. 銙:宋代饼茶的计数单位。 

  6. 芽英:新发出的芽叶。 

  7. 蒸焙:宋代饼茶加工经蒸、研、压、焙等过程,蒸焙指饼茶加工。 

  8. 汤火:指宋代煮水点茶过程,热水称汤。 

  9. 制造精微:制造得好。 

  10. 运度得宜:点茶(泡茶)掌握得当。 

  11. 表里昭澈:外观浅黄明亮,汤色清澈。 

  12. 如玉之在璞:璞是含玉的石头,“如玉之在璞”,指一片绿色的茶园中有一株白芽叶的白茶,就好像一块白玉镶嵌在矿石中。 

  13. 浅焙:指贡茶中心产地以外的茶山所产。 

   

  宋徽宗赵佶所描写的宋代白茶,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制造得法,品质是非常好。从描写的茶树形态来看,枝条柔软易铺散开,叶片莹薄,如玉之在璞,老远望去,万绿丛中一点白。


  茶叶专家程启坤实地考察了安吉白茶原种茶树,认为确实是这种情景,从茶树形态和叶片特征来看,安吉白茶就是宋徽宗《大观茶论》中所指的白茶。



采制加工


  当每年早春时节,芽长于叶,芽叶匀齐肥壮,芽叶间角度小,芽叶长度不超过2.5CM时,进入开采期。要求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一芽一叶好看,一芽二叶好喝,芽叶成朵,大小均匀,不采碎叶、老叶、奶叶、鱼叶等。


  并且不同茶树阴面阳坡分开、鲜叶分开、长势不同鲜叶分开、晴雨天鲜叶分开、不同地块鲜叶分开、上下午鲜叶分开,因为不同的鲜叶,芽叶大小、叶张厚薄、颜色深浅、茎梗粗细、水分含量都不一样,因而制作温度、杀青时长都要区分才行。


  比如阳坡茶树鲜叶,色泽亮绿,芽短粗,节短,叶片着生角度大;而阴坡茶叶正好相反;平地茶叶色绿且发乌等。若混一起制作,会使色泽花杂、长短不一,香气滋味自然有异,品级降低。


  安吉白茶,茶园鲜叶品质最好的是坐南朝东北向的茶园为上,而不是朝向东南、或南方的为最优,这与茶友所理解的大多数茶类的阴面、阳面茶不同。


  采制回的鲜叶,先是“摊放”在蚕匾上,时间长短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为4-12h;接下来是“杀青理条“,有机械杀青和手工锅炒杀青,300度左右锅温炒制3~5min;然后是”初烘“,时长多是10~15min;初烘之后要进行”摊凉“,以散去水汽降低温度,一般15min;再”复烘“,此时低温长烘10~15min,进一步干燥提香,及时翻动,直到手捏成粉末;最后”收灰干燥“,精品茶手工茶会用布袋装好茶放入石灰缸中,收灰储存一段时间后,再品饮,此时最佳风味,与常茶机械茶不同,只是手工茶目前很难遇到,大多是机械化流水线加工了。



外观品质


  精品安吉白茶干茶外形,显玉色,俗话说的“白”,但和“白色”又不会完全一样,且条直显芽,芽头壮实,一芽一叶,芽长于叶,芽叶成朵,均匀齐整,汤色嫩绿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叶白脉绿的品质特征。


  春茶外形是鉴别采制加工的好坏,主要是条索松紧、老嫩、净杂、色泽。茶叶老嫩程度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础条件,一般要条索细直、大小均匀整齐,色泽嫩黄鲜活有金边为佳品,反之外形条索松散弯曲、大小不均、色泽暗灰都是质量较低的标志了。所以,判断安吉白茶,一般从外形就能大致判断,再加上前面所说的采摘时鲜叶在早春低温时是玉白奶白色,然后是花白,再后来就是色绿了。



  安吉白茶最吸引人的除了独特的莹玉白外,就是富含氨基酸,滋味特别鲜嫩醇爽的特色。


  所含18种氨基酸之多,且总量达10.6%,是大多数绿茶的2~3倍,而茶多酚15.4%、咖啡碱2.8%,酚氨比(通俗说就是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越小,说明氨基酸含量越多,故而滋味特鲜醇,因而又非常有利于儿童或老年人品饮,茶多酚低、咖啡碱低,不苦不涩,刺激性就小,不影响睡眠。


  精品安吉白茶往往带有鲜纯的嫩香,且香气清高而爽朗。滋味以鲜醇柔和为好。滋味和香气密切相关,香气好闻的滋味通常也很好。汤色以嫩绿明亮为好,汤色深黄为次。



安吉白茶分类


  按加工工艺分,主要有凤形安吉白茶,龙形安吉白茶两类。凤形因干茶形似凤羽得名,龙形似龙井茶的扁平型。


  安吉白茶产品分级主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等共4个等级。


引自国标GB/T20354-2006《地理标志产品 安吉白茶》


新茶与陈茶的区别


  色泽:新茶鲜黄活绿,光亮油润;陈茶色泽枯灰无光。


  香气:新茶香气持久,清香馥郁;陈茶平淡、低闷、浑浊。


  汤色:新茶汤色鹅黄,清澈明亮;陈茶汤色黄褐不清。


  滋味:新茶鲜爽甘醇;陈茶淡而不爽,略带陈年气味。


如何保存


  密封、低温避光干燥、冷藏,一般18个月没问题。


品赏不同级别安吉白茶



  上两图头采、朝向东北坡面茶园,芽肥硕长于叶,叶片小嫩。



  四个品级春茶安吉白茶。


  感谢好友南岩青茶叶郑琳,拍摄给我清晰的对比图分享给友们学习。


相关美文

穿越竹林云海来看你 | 寻春.2017.安吉白茶(一)

安吉白茶之美 | 寻春.2017.行走安吉(二)


欢迎订购头采

2017年明前安吉白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