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思想让女性地位一落千丈,历史上女性地位的变化

 昵称VChmUhmv 2017-06-23

前段时间,电影《摔跤吧,爸爸》在我国引起了热议,影片中通过爸爸将两个女儿培养成摔跤手的故事,反映出印度男尊女卑、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问题。反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以来,女性的地位随着统治阶层的改变而时好时坏。那么,从历史上看,女性的地位是如何变化的呢?

儒家思想让女性地位一落千丈,历史上女性地位的变化

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社会制度是母系氏族制度。女性管理着族内事务,因此地位也是最高。然而,因为男性的生理条件天然优于女性,男性渐渐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地位也就随之提高。这是古代人民对于社会需求的一种适应,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儒家思想让女性地位一落千丈,历史上女性地位的变化

在周朝,夫妻关系之间的维系,全凭丈夫的好恶。到了战国,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贯彻法家思想。这时候,妇女在某些方面拥有着和丈夫相同的地位。但好景不长,随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官方正统思想之后,对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一系列思想的表述,让女性的地位又一次下降到谷底。直至唐朝,武则天称帝以来,女性的地位又有提高,这一时期的女子不仅可以向丈夫提出离婚。而男子也对妇女的再婚毫不在意。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了南宋,随着程朱理学的崛起,女子的地位又再次下降。女子缠足便是这个时候开始兴起的。到了明清时代,对于妇女的压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残酷。女子缠足之后的“三寸金莲“是决不能让除了丈夫以外的其他男子看见的。随着封建社会的土崩瓦解,女子的地位一日一日增高。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享有跟男子同等的权利。

儒家思想让女性地位一落千丈,历史上女性地位的变化

直至今天,虽然在男女平等方面取得了伟大的进步,但因为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男女生理结构的差别。想要全方位的实现男女平等,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