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中医一年之体会/古静安

 古静安 2017-06-23
      (一)
 
迷茫不知何处往,百转千回慕岐黄
     如果要定义一年半以前的我,可以这样: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什么都喜欢去尝试一点,因此换种说法,就是什么都不十分喜欢。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表现出了一定的绘画天赋,曾经依着画册画过些水墨画,水粉画以及素描画。那段时间便以为自己以后是要当画家了。初中的前半段时间,我迷上了记忆术,于是找来许多资料研究,还信誓旦旦对父亲说,我要拿下记忆大师头衔。后来发现所谓的记忆术也只是表演性强罢了,就索性另寻他欢。初中的后半段时间,我又迷上了读书,读茅盾文学奖作品,读泰戈尔,读《红楼梦》,读三言二拍,读金庸武侠,感觉自己肚子里仿佛憋了一股“文气”,非泄之不可,觉得自己是要当作家的了,就开始自信满满地着手写一部武侠小说。

有必要提一下这部武侠小说。我那会儿很迷查老先生的武侠,除《书剑恩仇录》《鹿鼎记》不舍得再看,他的其余作品,我都是焚膏继晷地读完了的。我那时就构思着写一部以戚继光抗倭为背景的武侠小说,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它“干城传”。干城者,国之捍卫者也。我还自觉小说名字起得又有底蕴又霸气,一点不输查老爷子。我寻思,我这小说里面得有个神医,这是套路。那时认知水平不足,以为李时珍是中医界头号人物,就买了本厚厚的《本草纲目》。书中的内容有趣极了,连“水”都有那么大的讲究。可以说,此本中医著作影响到了我后来对中医的认识,这是后话了。

上了高中,因为之前读过冯友兰老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很喜欢老庄那一套理论,“很坚定”地觉得,这回得跟哲学厮守终身了。正好那时看一本书说,《黄帝内经》不仅是医学之书,更充满了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思辨。我出于另一种目的,再一次购买一本中医学著作。不过那时,我并没有过一丝一毫学医的念头,觉得学医辛苦。

事实上,我的志向并不仅仅是以上所提到的,其间有过许多的打算,对于未来要走的路,我还是很迷茫的。开句玩笑,我再爱上中医前,可以用花心形容。

到了我上高三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对我影响很大的事。我的一位叔公得了胆囊结石,就要做手术了。去看望他的时候,就见他一副羸弱无力的样子,整个人说不出话,眼角泛着泪光。我见识到了病魔的可怕。后来在手术室外,我们一众亲戚足足待了七八个小时,一言不发,默默祈祷。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的父母身患重病,而我只能眼睁睁的看他们痛苦的样子,那是何等的酸楚;我当时就在想,世上许多技术,有哪种技术比医术更能捍卫生命;我当时就在想,医生不是发财的职业,但医生是最有成就感的职业。这些理由,于我学医,足矣。

那时我已决定学医。然而还有一个选择题摆在我的面前,那就是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我回想起来几件事。

父亲曾告诉我,我小时候左眼一直流泪,本地医生没有办法,于是他花了三百元买了一套哈慈五行针,往我的曲池穴(还是尺泽穴?已记不清)一扎就好了。

父亲曾因工作扭伤腰部,造成腰椎间盘突出,曾做过手术,基本没用,这病折磨了他三四年。后来家里请了我母亲那边一位有名的正骨高手,仅凭一双手在脊背上推捏,又用针灸,又用了些草药敷就好了,而且后来也没有复发。

在我的认识里,早已被种下对中医信任的种子。而且到了后来,越了解,越喜欢。

高考结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的表上只能见到“中医学、中医学、中医学”。

当时数学老师给做我们志愿参考,一见我的那份散发中药味的表格,就笑着说:“学中医好,你的性格适合学。哦,我一位朋友在厦门大学,他说那里有中医系,很不错的,你可以争取一下。”

(二)

书海茫茫何所有,渐入佳境水清悠

套用鲁迅先生的话,“厦门大学的中医系是和别处不同的。”这里无论是环境还是提供的条件,还是课程的设置都很让我满意。在选择中医院校的时候,我原打算是去北中医、广中医、上中医这几个地方的。不曾想,数学老师的一句话,竟给了我另一个选择,我对此心存感激。

进入大学,要比高中时自由许多,可以任着自己的性子读书,可以接触到更多有用的信息,见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但相比于课内,我是更喜欢课外的阅读生活的。同时我也深深体会了所谓的隔行如隔山。进入中医学专业,我便发现自己能够接触到的关于中医的信息更多了,这在之前是很难想象的。

初开学的时候,我便买了一本《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我那时对中医的一些专业术语还不了解,就开始啃医案,大有小蛇吞大象的意思。饶是如此,我还是读得如痴如醉。看一位好的大夫治病,简直就是在欣赏一门艺术。李可老先生艺高人胆大,敢于破格用附子,创制破格救心汤立起沉疴,一份份精彩的医案演绎出大医济世的情怀。李可老先生是第一位让我见识到了中医的真实水平的人。谁说中医是慢郎中?只要辨证准确,遣方得当,大有“一剂知,二剂已,三剂服后瘥”的收效。

后来我渐渐发现,其实中医高手就在身边,我们系里的老师也都是个个身怀绝技。尤其是我们的王院长,更是能以中药对抗肿瘤癌症,疗效之佳,尤在西医种种治疗手段之上。

越了解,就越喜爱。我遇过一位中医粉。我曾听他说过自学中医的缘由。他说自己曾生过病,找西医大夫治了好久都没好,结果被一位老中医几剂药就治好了。从那以后中医就成了一种信仰般的存在。

中医的疗效是真实可靠的,不是吹出来的,但是在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说睁眼瞎的话。一种是中医白,并不懂中医,用玄不可证的话忽悠别人,捞取好处,抹黑了中医;一种是中医黑,不理解中医,被坑过,或人云亦云,或自认为自己知识渊博,诋毁中医。

学习中医的历史,有利于我更好地了解中医。在上《中国医学史》课程的同时我也积极进行课外的拓展。阅读了诸如《名老中医之路》《什么是中医》等书籍,同时在网上找了百家讲坛有关中医的音频,收获了许多知识。比如说,知道了中医界头号男神叫张仲景。李时珍只是众多医家中勉强排得上号的。中医界有几位学神式的人物,比如说孙思邈、徐大椿、傅青主。现在的火神派跟经方派很热。

我了解中医的途径,并不仅限于书籍,我还去查找了一些影视作品。但是说实话,关于中医题材的影视作品太少。在这里,我很乐意推荐一部不错的电影——《精诚大医》。影片讲述了被誉为“脾胃病国手”的国医大师李振华的故事。一桩桩救死扶伤的故事,勾勒出的是一位仁心仁术的精诚大医。这部片子是由河南中医学院参与拍摄的,很专业,很用心,展现的是原汁原味的中医(不像有些电影加入中医元素,却没半点中医干货)。

我有时常想,为什么像《精诚大医》这样优秀的作品那么少?或许是这样的作品太老实,这个社会太浮躁?我曾推荐身边的同学观看这部影片,但是观者寥寥。大家貌似更喜欢狗血的情节,浮夸的演技亦或是“颜”吧。

在网络文学作品中也有以中医为题材的作品。在这里我顺便评说一番。就我所知道的,最有受众的莫过于柳下挥的《天才医生》和谢荣鹏的《首席医官》。但说实话,我只欣赏后者。

柳下挥的《天才医生》中的主角秦洛被描写得神乎其神,福缘不浅,这种文章最是能引人阅读。但是作者并没有多少中医知识,讲到秦洛治病救人总是含糊带过,堪比古龙描写比武打斗时的敷衍。主角被写得太强大了,起到了抗日神剧的效果。这哪里是中医,简直就是仙术!这本书我没看完一半就扔了——垃圾小说毁我青春。

谢荣鹏的《首席医官》则处处体现作者的智慧。故事的主角曾毅,精通医术,游刃官场。尽管有人会说,根本不会有曾毅这么强大的存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这是一部小说,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而一本好的小说应该是有想象力而不脱离生活基础的。小说中曾毅治病救人的故事都是有医案根据的,比如说曾毅关于“提壶揭盖”的论述,在中医界就是常识。曾毅用茶叶治好水米不进的病,就是取材于蒲辅周老先生的一则医案。曾毅治疗钟老身痒的怪病就是根据《伤寒论》中“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条文。可以说,读完这部小说,能收获到的许多无论是中医知识还是为人处世的知识都会是让你受用一生的。

这部小说最让我欣赏的一点莫过于三观之正。尽管是一部网络小说,但小说塑造的曾毅,人如其名,一心以自己的才华帮助他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沉着冷静,处之泰然,是极具正能量的形象。作者之所以将医道与官场两种元素结合到一起,我想是受了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言的启发,作者所提供的是一种可能,一种猜想,思考的是如果医官两者结合起来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小说不就是将猜想(某一人物性格会导致什么结局,某一事件背后有什么隐情等等猜想)描摹出来的文学吗?

随着阅读以及课程的深入,我对中医的了解也越发深入,慢慢的,我能够运用一些中医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了,就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三)

人道中医多歪理,我言青囊纳须弥

中医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这正是中医的特色,当然也是中医引人误解的地方。就拿中医的五行学说来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人提出并加以运用的一种理论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认识条件下,中医先贤将之引入中医,并在实践中检验与完善。

中医的五行学说,如果是粗略地读,不加思考,很容易以其为无稽之谈。教科书上也只是说出其基本内容,不会给你分析出个所以然来。更何况中国古人的哲学理论,那是比哈姆雷特还要哈姆雷特的。

我思考哲学问题喜欢从本质入手。在我看来,中医的五行学说的本质就是一种分类法。所谓的“木火土金水”就是分类条件。这样的分类方法绝对不是唯一的,但绝对是有道理的。中医的五行学说不仅仅是分类方法,其间还融合了生克观,与动态平衡观。中医里的许多思想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的。中医所强调的阴阳平和正是符合以和为贵的思想的。

著名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讲课的时候常说“细玩之”,中医的许多内容如璞玉一样值得细细把玩。学习中医也往往需要“功夫在诗外”的努力。一句话可以解读出许多内容,含无尽之意于言外。我们老师就说,曾经有人想请中医系的老师教他《黄帝内经》,为的是以此作为炒股的理论指导。我当时听了觉得好笑。但正如我前文说的,“《黄帝内经》不仅是医学之书,更充满了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思辨”。所以学中医并不等同于学医,不知觉间还能学到许多“医”之外的东西。中医的思维方法是可贵的,未学前或疑之哂之,学之时揣之摩之,学之后用之得益于之。

深入思考中医,也能发现中医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多的表现在继承中医的人的身上。在“治未病”的问题上,很多所谓的中医专家跳到坑里,“有意或者无意”。中医有“上工治未病”的说法,很多人就根据这句话到处宣扬自己闭门造车得出的中医养生观念,毫无逻辑地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对古人的言论只会引用而不懂探其实质。电视台因此成为养生大师的高产地,中医竟在他们手中沦落至“保健药品”的地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教授就很批判这种现象。治未病只是中医思想的一小部分,也是最能讨巧的一部分。面对西医的冲击,中医不应该退却,更不能失去治疗疑难重症的战场而畏缩在养生一隅。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很欣赏像黄煌、冯世纶这些名家推广经方的行动。黄煌就生动的指出,自己是在到处点火。点的是传承经方的焰火。经方疗效可靠,确有“一剂知,二剂已,三剂服后瘥”的神效。经方不见得什么病都能治,但对于大多数疾病,甚至很多疑难杂症,经方的疗效是公认的。我们系的许多老师就很喜欢用经方。在我看来经方绝对是振兴中医的一个突破口。在今后的道路中,我也希望能跟随仲师脚步。

 

行文至此,感慨自己只是入门一年,竟已有如斯感悟,虽不是如何独到精妙但已颇为欣慰,诗意顿起,诗曰:

岐黄路上一年半,芸叶青囊分外香。

常叹前贤言简易,每闻师友论疑难。

黉门学步家千里,医道学得为哪般?

为济含灵非为己,纸间苦觅仲师方。

                                               2017.5.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