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末、节假日游玩时 出行就成了大问题 坐火车人巨多,坐汽车又巨堵 这些自动化的交通出行方式 已经无法满足我们人类了... 试想过10年后、20年后 是如何出行的吗? ▼ RS Components公司发布了一个 预测未来交通工具的交互式网站 详细列出了全景汽车、超级高铁、太空电梯等 各种未来交通工具的实现时间 只要输入自己的年龄 就可以知道自己在多少年后 就能搭乘上这些高科技交通工具了! ▼ 2020年 增强现实汽车和超级高铁 3年后,将会有超过一亿辆汽车(占全球汽车总量的50%)装备全球智能GPS +AR系统。智能车辆能够将道路交通状况、实时事故警报以及各种旅游景点信息实时传递给驾驶员,而这些信息只要通过全息投影呈现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即可。 除了私人交通工具外,超音速行驶的“超级高铁”也将打破公共交通出行的新界限,带来每小时700英里(1100公里)的超快运行体验。从北京去海南岛旅游可能只需要3个小时就能到达。早上去广州吃早茶,中午去成都吃涮火锅,晚上到新疆烤羊腿也不是问题。 2025年 空中公共交通系统 “天行者(SkyTran)”磁悬浮公共交通系统投入使用。这种靠空中交通轨道滑行的超小型列车重300磅(136公斤),一次能容纳2到4人,用电量仅相当于两个吹风机。在无需任何额外电源的帮助下,最高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55英里(250公里)/小时,既高速便捷又绿色环保。 2035年 自动驾驶电力车成主流 90%的道路车辆将成为自动或电动驾驶。虽然在现在看来,似乎是一个不可能的挑战。但目前,宝马、奔驰等多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加入到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的研发当中。而即使是谷歌、百度等科技公司也开始纷纷涉足自动驾驶车辆领域。10年后的自动驾驶或许真能成为主流。 2050年 全息飞机和太空电梯 空客公布的专利显示,40年后的飞机将加入全息投影技术,直接将飞行信息以及外部景色通过全息影像投射在客舱内。 飞机上将搭载神经网络,智能识别每一位乘客信息,同时提供全息通信、声音隔断等功能。客舱内的地毯、座椅等基础设施表面将覆盖具有防污和自愈功能的涂料,所有的座椅可根据乘客需求自动调节和设置。
40年后的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地球上的旅行,开始选择探索太空的奥妙。日本Obayashi Corporation公司设计的太空飞行电梯将建成。
该系统将由长9.6万公里的碳纳米管电缆,直径400米浮动地球港和重达12.5吨的平衡配重物组成,最大承重100吨。人类将乘坐电梯从“地球港”到达3.6万公里外的地球轨道上,在太空中欣赏蔚蓝的地球和浩瀚的星空。 看起来这么高大上,感觉不可能会这么快实现?要知道,在古时候靠骑马和步行的先人们看来,日行千里也是一种只出现在神话故事里,而现实却不可能发生的神技。科技的发展一直都是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 来源:机器人公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