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骄傲,我是中医的“点灯人”!

 愿你有个好心情 2017-06-23



《中医药法》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钱锋表示,相信在中医法的引领和保障下,在中医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而对于广大中医人来说,为了这份成就,早已有很多人在执着努力。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所言,“21世纪是中医腾飞的世纪,十分欣喜看到中医药事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我毕生都在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鼓与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上书专业户’。我还要继续为中医药事业奉献我的余生。


的确,不求力挽狂澜,但求绵绵不绝,尽心尽力。事实上,这条路上,还有无数中医劳苦大众在星星点灯,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医的燎原之势。



【一】


他是奔跑在中医文化推广路上的执着追梦者。在下属眼中,他是有激情有想法更有执行力的有料创始人;在朋友眼中,他是信仰坚定的跨界创业青年,也是正能量爆棚的新生代力量……他是惠州上医堂中医门诊部(以下简称上医堂)创始人黄茂锋。


中医文化的再发展需要两方面的相辅相成:一是推广,即使之有人信、有人爱;二是传承,即有人做、有人传。”上医堂就是黄茂锋中医文化推广的载体。


首先,他确定了上医堂的经营理念———心存正气与善念,以名医治专病,用良方配好药,实现社会效应最大化。让医馆的有形之体与中医的无形之识,合二为一,释放威力。


他说,“正如人需要信仰才有底线和敬畏之心一样,医馆也必须要有信仰,才不会惟利是图危害社会。



所以上医堂,要做就做一家尊重生命的文化型中医馆。“找好名医、用好药材、尊重顾客、公道人心”就是上医堂的信仰,是中医的信仰。这也是一个医馆得以存活,并顺利成长的根本。


而且,这也是老百姓最真实的需求。医,因人而生,生而为人,如果除去中医商业的外衣,老百姓所要的,其实不过是世间最基本的真理。


另外,黄茂锋还表示,从事医疗这一行业,必须摒弃“乱开药、多开药、乱收费、高收费”的过度医疗行为。要找理念相同的供应商,确定药材的来源,绝不添加硫磺,充分保障药材的足够地道,才能在对症下药之后药到病除。要把员工主动贴心服务作为“标配”,把每位进馆的客人都视为朋友。要继续走专业化的道路,要细中求细,精致化患者每个需求服务……


让中医馆,作为整合中医文化优质资源的载体,成为中医文化腾飞的风火轮。



【二】


除了国内中医,别忘了还有那些为中医推广,全心全意的海外友人洋中医们。


在以往公众号中,我们列举过很多。无论是法国金发女孩安娜、俄罗斯90后小帅哥格里申,还是美国幽默男孩范大勇、马里铁粉迪亚拉,以及意大利女孩胡幸笛、马来西亚女孩严利依,或是阳光男孩庄贞毅……他们都是中医的狂热粉丝,不远万里为中医而来。或学成归国,或留在当地,力求让世界更多国家真正认识中医,懂得中医,千万不能错过它的好。


今天还有一位我们要说的洋中医——28岁的俄罗斯青年B·KURBANOV(库尔巴诺夫)。在山西中医学院学习中医5年后,库尔巴诺夫留在了山西,任职于运城某医院。



在库尔巴诺夫心中,中国的医学相当全面而且先进,他说,“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医学,对于中医,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库尔巴诺夫热衷推广中医,时不时在网站上讲自己在中国的体会、见闻,尤其是中医。后了解到,中国治疗脑瘫的效果要比俄罗斯好很多,便发起并建立了一个有关脑瘫的俄文网站,帮助更多同胞中的脑瘫儿童接受中国式的治疗。


在毕业之后6年的时间里,他累计介绍3000多名外国患者进入中国,让这些因为孩子脑瘫陷入绝望的家长,在中华医学中找到希望。



库尔巴诺夫成为了中医与俄罗斯与脑瘫孩童之间,天使的纽带,没有他,许多家庭会陷入破碎,中医也不会因此传播,它的燎原之火也不会增添威力。


库尔巴诺夫说,社会发展速度快,给予个人的机会就多,很庆幸自己几年前就选择了中国。“目前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整体的经济实力以及发展速度。”他说,“我相信,中国以后会更好,中医也会更好,我很有信心!”


说到未来,他还要在中国开个公司,做些和医疗有关的事情;他还准备建设平台去做“医疗旅游”,让全世界的患者方便地来中国看病。他还打算在俄罗斯建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医院,促进两国医学更好地交流和进步。



【三】


中医依存中医人而行走于世,没有中医人才,就没有中医的恩泽四方。做一名真正的中医,就是对中医学最本质的推广。


如何做一名好的医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表示,“作为学医的人,面对有血肉情感的患者,不投入情感,不具备人文素养,不领悟生命的本质真谛,安能行医?好的医生往诊室、病房一站,就应让病人如沐春风,使病人产生发自内心的信任。”


“医生是生命的照护者,在医生救治病人的过程中,语言代表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在疗效中永远超过50%,一千年前是这样,一千年后还是这样。”



也如《坛经》所言“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心性正直光明不能变。故而,一个人,心不好不能成为明医。这心就是百姓常说的良心,也可说医道之德。医不能一味以利为目的,不能有商人的投机心,不能以虚假之语骗人……


当然,医生也要有合理收益。如果没有,医者何存?如医者皆一味奉献,贫困,医道何存?医生的心要好,同样病人也要有良心。这是平等共存的基本道理,也是所说的世间法。


另外,中医之智慧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要做事的,不是说着好听。只有亲临其境才有真的感受,所言事与时皆得恰到好处,方可呈现。



中医之人还必须认得中药,否则枉为中医,因为不亲自识药,病不会获得很好的疗效。在条件许可下应对中药产地,道地与否,药材质量等都亲自察看,对药的加工炮制也学会点,开方时心中方能有数,真正造福百姓。


最后,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对中医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中医人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满足现代患者。这已是中医药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


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怎样,中医人好,中医才会更好,中医好了,大家都好。

需要完整版《2016民营中医大数据报告》者可以继续留言哦!编辑“姓名+电话+单位+电子邮件发送到医馆视界,无需费用,我们将在整理后统一邮件发出。谢谢!O(∩_∩)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