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有5亿胃病患者, 中国就占了1.2亿, 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那么,身体的气血就会出现生成不足,身体各个部分得不到滋养,自然就会出现“枯萎',就会百病丛生。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观面色是望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脸是腑脏健康状况的“反射镜”,通过“面色”可以观察出脾的健康与否。注重脾胃养生,健脾益胃,可以祛邪扶正气,让你红光满面、精神奕奕。 中医讲究人与自然和谐,所以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面色的改变。如白天阳气旺盛,人的面色就会呈现容光外露;晚上阴气较盛,面色大多呈现明润内敛。晴朗的日子,人体内气血较热,运行畅通,所以面色偏红偏黄;阴冷天气,人体内的气血较寒,会使气血运行不畅产生凝滞,面色一般就呈现出青、黑。 脾主肌肉,当脾的气血充足时,肌肉中的气血才会通畅,面部肌肉就会丰润而有弹性,面部表情生动有活力,这就是常说的“气色好”。如果面部肌肉僵硬呆板,甚至萎缩,是脾气虚的表现。 鼻子是脸上重要的五官之一,各腑脏组织在鼻子都有一定的相对应部位,中医认为,鼻头是脾脏反射区;鼻翼是胃腑反射区。正常人的鼻子,从外观看端正且大小适中,没有红肿疮疖,颜色明润,鼻毛也疏密适中。 如果我们的脾胃发生疾病,其相对应的区域就会有所反应。有些人鼻子上爱长痘或者黑斑,其实都是在提示我们脾胃的不适。脾胃湿热或者胃火过剩,鼻头就会长痘,所以祛痘的根本就是先调理脾胃的气血。 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表现。 脾胃不好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此外,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过度劳累或情绪引起的。尤其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脾胃失调的人,春天常常觉得身上没劲儿、手脚冰凉、有时还会拉肚子。脾胃受伤五脏都遭殃。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肺部 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 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心脏病要从脾胃治。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肝脏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常有病人告诉我,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肾脏 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酵素是一种天然的营养酶,能够帮助分解胃中残留的食物、有害物质、溃疡面等,还可以调节脾虚的功效。同时,酵素能清除体内的毒素,如亚硝胺、内毒素、葡萄球菌等,并且形成粘膜免疫屏障,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促进胃粘膜以及脾的修复,保证胃脾逐步趋向正常。 |
|
来自: 飘雪无痕7zbg8t > 《我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