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 太素 九气》之读书心得(二)

 为什么73 2017-06-24

(大家可以听听这首音乐的意境是喜么?)



今天继续分享《内经 太素》中的九气这篇。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食而气逆上也。


这一句主要讲的是怒。再说这个之前,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在《内经》的观念之中,很少存在着对与错的观念,更加强调的是用。任何一个东西,用好了就是药品,这也是中医在强调人的技术主观发挥能力。


就拿怒则气逆这一段来说,至少有好几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个角度就是人发怒而生病,比如有些人一生气就小腹胀满。


第二个角度是让人发怒而病好。比如历史书中记载,华佗给一个当官的人治病,就对这个当官的大骂一顿,结果那当官的口吐黑血而愈。所以会骂人,让别人生气,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那什么样的人需要骂?从人的本位上来讲,需要被骂的人一种是心态不对,需要骂醒,比如现代部分中医都是通过骂人+技术而出名的。另外一种是身体有问题。


即“气逆,甚则呕血及食而气逆上也的具体运用”,借助气逆的势来调理身体,通俗的情况就是郁证,可以多骂。


第三个角度是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有些人平时身体动不动就生气,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遇到问题一股无名火就起来了。这种之需要调理饮食,调理血脉就能好转。


下面说一说怎么骂人。一般情况下,在社会中通常是夸人夸道德,责人则行为。如果要骂人只需要反过来就行。


比如一个男性来找你看病,你要让他生气,就先号脉,然后跟他讲你这是月经不调。部分人就会因此而生气,从而达到病愈的目的。但是在医院与诊所中这种治疗方法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建议大家学学沟通与心理学。古人讲嬉笑怒骂皆文章,也能嬉笑怒骂皆治病。


接着,我们再看看喜则气缓。


那什么算喜?现代人用得比较多的语言是,你听我的话,吃这个药三个月之内必好。你必怎么样,你一定会怎么怎么样,这种属于一种让人感觉到自信的语言。但是世间的事哪有一定的理,所以我都懒得用。


原文说: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行通利,故气缓焉。


也就是对于气运行很快的人,要先拍他拍他马屁,让他爽,爽了以后气就下缓下来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被人拍马屁,只是有轻重不同而已。


因此在古人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中,第一个方法就是先怒后喜,也就是先骂他个狗血淋头,然后在把他哄上天。这个要在夫妻相处中经常练习,没事吵吵架,哄哄老婆。不仅婚前要追,而且婚后也要追,技术就练出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