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法,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以达到祛除寒邪和温养阳气目的的治疗大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即是指此法。凡寒邪内侵脏腑所致的实寒证,以及阳虚寒从中生之虚寒证(二者皆为里寒证)都属于其适应证。 临床上根据寒邪所在部位的不同,以及人体正气盛衰程度的差异,温法应用时又分为温中祛寒、温化痰饮、回阳救逆等治法。 温中祛寒适用于素体阳虚,寒邪内侵中焦证; 温化痰饮适用于痰饮证; 回阳救逆用于亡阳欲脱,阴寒内盛证。 由于温法所用药物,性多温燥,易伤损血阴、津液。故凡阴虚、血虚、津液不足,以及血热而出血者皆当忌用。
回阳救逆法:
温法之一。指救治阳气将脱的方法。
症见:汗出不止、四肢厥逆、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
急用方剂有:参附汤、四逆汤。
温中去寒法:
温法之一。治疗脾胃阳虚阴盛的方法。
症见:食不消化、呕吐清水、大便渍稀,舌淡苔白,脉沉细。
常用方剂有::理中丸、附子理中丸。
温经祛寒法:
温通经络、祛散寒邪的方法。
1、寒邪凝滞经络者:症见: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行走不便、
常用中药有:麻黄、桂枝、苍术、制川乌、附子、细辛、千年健等。
2、妇女冲任虚寒月经不调或月经后期用药有:吴茱萸、桂枝、附子、生姜、当归、川芎、白芍、党参、炙甘草、阿胶等。
温血法:
是治疗血分有寒的方法。
温补血分:如妇女崩漏、男子吐血,舌质淡,脉虚无力,唇爪不红润等。
常用方剂有:十全大补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