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孩子真的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吗?

 我的书海601 2017-06-24

小C就是从小被打到大的,他父母奉行的教育原则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只要他不听话,他爸爸就会一阵暴怒,对他拳打脚踢。

小C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长大。从外在来看,他好像一切正常。但是,他性格特别爆,他常常觉得自己很愤怒,尤其对陌生人,一言不合就冲上去动手把对方胖揍一顿的事情经常发生。

影响

小C还特别自卑,尤其在一些权威面前,他常常觉得害怕、心慌、想逃。很多人长大后会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对某一类人感到特别恐惧,在他面前,总是想方设法把自己隐藏起来,希望自己不被看到,不被关注,害怕被看到后把暴风雨引到自己身上。

往往特别恐惧的那一类人往往就是小时候欺负过你、打过你的那个人。而越是亲近的人,打你的伤痕越是永久。这个伤痕天长日久,经常重复,穷其一生,都可能无法再平复。

分析诱因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师专家陈默分析说,4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极为重要的心理建设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这一阶段的心理状况将直接决定孩子长大以后的自主能力强不强。对待这般大的孩子,不要说打,就连过多的约束都不行。

有可能造成的结果

“很多成人具有很强的自卑心理,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四五岁时受到的打骂和约束太多,到后来便永远失去了自信。”同时还会给孩子带来另一种巨大的心理创伤,“4岁的小不点老是挨1.7米的大个子暴打,会让他(她)觉得大人是多么恐怖。”为了逃避这种恐怖,人最终会走向“精神分裂”。

理性教育孩子

有的家长通过自身经验,认为适当地打确实可以让孩子戒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吮手指。但心理学家表示,从表象上看靠打解决了问题,但这种痛苦的记忆会一直留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不知哪一天会爆发出恶果。

伤口即便愈合了也仍然会有疤,感情是世上最牢固却又同时最脆弱的东西,人一旦被伤害过,是很难完全忘记的。极端棍棒下的教育,很可能给孩子心里留下一生难以磨灭的阴影。在打孩子之前,你不妨问问自己。

平和爱孩子

你在爱孩子的同时,有没有让他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有没有反复告诉过他不可触碰?当孩子犯了错,在或温和或严厉的管教的同时,你有没有对事不对人,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尊重?

体罚绝对不是尊重和接纳孩子的表现形式,无能的父母才会打孩子。就如赖佩霞老师所言,“你只是情绪管理不好。”给孩子无限的爱和有界限的自由,才是应该倡导的。

平和的、有规则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