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年轮时光、留住绿色历史” 上期,我们为大家讲述了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一株历经1500多年风雨的“六朝松”。本期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东南大学的另一颗古树名木-墨杉。 (绿荫如盖、遮天蔽日) 百年墨杉 东南大学健雄院一侧,有一株绿荫如盖、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堪称“健雄魂”。 (健雄院前的墨西哥落羽杉) 这是一株墨西哥落羽杉(简称墨杉),古树名木编号“052”,胸径超过1.2米,高30多米,这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株墨杉。 (南京市古树名木编号-“052”) 健雄院历史悠久 健雄院历史悠久,曾名口字房、科学馆、江南院。 口字房始建于1909年,曾是两江师范学堂的主楼。那时条件艰苦,这座楼只有两层,却同时作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用,多少风华正茂的少年郎怀着报国之志在这里潜心苦读,直到1923年,口子楼不幸遭遇一场熊熊大火,烧毁殆尽。 (两江师范学堂全图)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随后慷慨解囊,于口字房原址兴建科学馆。1924年破土,1927年建成,面积5234平方米,新建的科学馆成为了培养理科人才重要基地。数十年来,师生中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便有竺可桢、吴有训、严济慈、李四光、童第周五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吴健雄亦曾就读于此。 1952年院系调整后,科学馆更名江南院。1992年东南大学九十华诞,更名为健雄院,现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在地。 老树开新枝 这株老杉作为父本,在1973年经由中山植物园陈永辉、王名全、吴寿彭等几位植物育种专家之手,与作为母本的植物园里的落羽杉进行杂交,诞生了一个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中山杉。 这种中山杉继承了母亲的高挑身材,又有父亲半常绿的优点,于1997年成为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旁的首选树种。 从1973年至1980年,通过杂交培育,这株老杉一共诞生了282株苗。 (树形美观、常年翠青) 中山杉的“美貌”征服了落羽杉故乡的专家——美国园艺学家大卫·克里奇,在考察过中山植物园的中山杉之后,他写了一篇研究报告,将之称呼为“Nanjing Beauty(南京美人)”。 树大根深,百年传承。 传奇的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 (图片来源于《周末》报第2017年6/22期) 科普时间 墨西哥落羽杉 墨西哥落羽杉原产于墨西哥及美国西南部,半常绿高大乔木,引进栽培后生长良好,是引种比较成功的国外树种之一,唯一改变的习性是开花季节,原产地秋季开花,引进南京后是春季开花,但不能正常结实,主要依靠人工繁殖。 南京是最早引种墨西哥落羽杉的城市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南京林业工作者就利用墨西哥落羽杉进行人工繁育,通过杂交手段和扦插,获得了大量植株,用于南京的园林绿化,为科学利用外来树种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在南京的各公园、院落等处栽植的墨西哥落羽杉生长良好,成为理想的庭院、道路、河道绿化树种。 年轮时光 尤为珍贵的另一株墨杉 此株墨杉位于八字山公园挹江门南,编号68。是民国时期从美国引种而来,只留存此一株,尤为珍贵,90年代移植至此,经过辛勤养护管理,长势逐渐恢复。 潮水自会来去,但心志得坚若磐石。即便成不了那根定海神针,也至少不是那随意被拍上岸的野鬼游魂。 by 一枚热汤圆 穿越年轮时光、留住绿色历史 古树名木是承载城市记忆的“活化石”。 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一种文化的记录;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生动记载。透过一棵棵古树名木,我们可以重温这些“活文物”的博大精深。 南京高校云集,精英辈出,同时南京的高校也孕育了众多名木古树。本报推出名校名木寻访系列,让古树之根连接南京名人的家乡情结。 主办单位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 南京市绿委办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 南京发布工作室 周末报社 【寻找南京的古树名木(第6期)】 来源 | 南报周末 办公室装修上海办公室装修上海办公室设计上海办公室装修上海办公室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