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洞大开!大肠杆菌毒素工程化,化身癌症特异性诊断利器!

 哲人石zrs 2017-06-24

研究大肠杆菌也许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开发出更好的检测癌症的新工具。一组来自格里菲斯大学糖组学研究所、阿德莱德大学和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在近日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上的新研究中详细解释了他们的新发现。


来自糖组学研究所的Michael Jennings教授解释说大肠杆菌可以产生一种能够结合细胞表面一种不寻常糖类的毒素,该糖类属于细胞表面碳水化合物(Neu5Gc)的一部分,而正常细胞表面没有这种糖类。

“毒素识别的结构是一种肿瘤抗原,也就是一种由肿瘤细胞产生的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癌症可识别标记物。”

研究团队随后利用自然产生的毒素,将之进行工程化处理以改变其组成,使之只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该糖类结构。

“真正的创新在于我们将食物中毒的感染疾病研究项目中发现的事物进行了转化,使之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抗原。”Jennings教授说道。

而这种肿瘤抗原可由一系列肿瘤产生,如乳腺癌和卵巢癌。

“科学界有一句俗语就是机会只青睐有头脑的人,因为在研究所里我们与感染疾病和癌症研究人员一起工作,我们才有机会孕育出这样的机会和成果。当我们发现这种工程化毒素效果很好时我们都感到很惊讶,我们将无用的结合域都去掉了,使之对该肿瘤抗原具有完全的特异性。”他解释道。

肿瘤细胞表面的Neu5Gc水平非常高,但是正常细胞几乎不表达该物质,因此检测出Neu5Gc就意味着病人可能患上了癌症。

人体本身并不能合成Neu5Gc,但是我们能够通过红肉等日常饮食吸收该物质。

Jennings教授解释说尽管还需要更多深入研究,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新工具可以更灵敏的检测一系列癌症。

原文出处:

Christopher J. Day et al, Structure aided design of a Neu5Gc specific lectin,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DOI: 10.1038/s41598-017-0152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