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亲身教训告知你如何避免孩子生病越治越重!

 日寒月暖 2017-06-24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喜悦妈正陪着小喜悦在病房雾化,今天已是小喜悦入院第四天,从急救室迁入普通病房的第二天。看着八个月的孩子病瘦的小脸蛋,身上连着五六根监测管,每到扎针时撕心裂肺的哭喊和望着我无助的眼神,甚至成惊弓之鸟,害怕陌生人的碰触,睡觉时都要搂着我的胳膊才能安然入睡,我自责、心更是在流血!

5月27号小喜悦感冒咳嗽,有吐奶症状,就诊为急性咽炎,吃中药三天未见好转,5月30号转西医治疗,口服抗生素加化痰止咳的中成药,6月3号复查为急性支气管炎,吃化痰药并雾化三天,再复查情况好转,医生说不必再吃药,可等病情自行好转。一直到6月13号之前,小喜悦都是偶见几声咳嗽,食欲佳,当我们都为此松口气的时候,小喜悦开始持续低烧、咳嗽、吐奶,到医院就诊,验血(指尖血、白细胞正常)、拍片,仍旧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雾化加化痰止咳中成药吃了三天,病情不见好,6月15日晚复查,医生只说继续雾化,仍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在我的要求下,化验是否为支原体感染(三天出结果)。这时,小喜悦已经开始食欲下降,一天奶量从之前900多下降到500不到,而且低烧不退,有时高烧我们就按医嘱服用美林退烧,到6月16日高烧不退,我们换了家附近的三甲医院,在未验血未拍片的情况下,被确诊为肺炎。此时,我已经觉得情况不妙,但由于病床紧张,医生没收我们住院,只要求在门诊打头孢和青霉素、雾化,以及口服一些化痰药,此时小喜悦食欲已经非常差,中间我要求医生为我们抽血化验被医生拒绝。18日晚,在门诊打了两天针,雾化4次之后,小喜悦的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出现呼吸急促、高烧、昏睡的现象,一天奶量水量不到300毫升,我们甚感情况严重,不敢耽误送到军区医院儿科病房急诊,当晚就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即刻吸氧上心律监测仪,心率一度上到170!此时回想起来,当时情况多么危重!甚感后怕!

从小喜悦发病到急救,我一路回想,我们没一刻敢耽误,挂号看诊、吃药打针,一有苗头就往医院跑,为什么把孩子的病越看越重?到底是照看不周还是医术不昌?为了避免相同的情况再发生,我总结几点深刻教训。第一,相对于治疗,预防和恢复更关键。在一个多月病程中,小喜悦有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是完全没症状的,而且奶量也增加了。正是由于我们大意地认为他康复了,没有像病中那么细致的照看,导致病情反复。其实小宝宝是很弱小的,无论是在平时还是恢复过程中,都要小心谨慎的照顾。不要带孩子到人太多的地方以免感染细菌病毒,避免多次进出温差大的地方,夏季孩子容易出汗,衣服要多备几套,出汗要勤换,特别要保护背部,防止感冒咳嗽;夜间开空调温度在27度左右,最好给穿上连体睡袍,夜间要勤帮孩子翻身,避免背部出汗受凉。第二,相对于医院,医生更关键。小喜悦一开始生病,我就往儿童医院挂号看专科,由于医院病童实在太多,主任以上的号根本挂不到,每次只能到医院报道后由护士台按号安排看病医生,每次复诊的医生非同一人,这样就造成治疗相对不连续。更重要的是,每个医生的经验水平是不一样的,比如支原体肺炎,前期的血项指标不明显,肺部湿啰音也很少,拍片也不见很明显的炎症,遇到经验不够丰富的医生确实很容易误诊。所以儿童医院虽然专业,但医生水平不见得都一致,对于久治不愈的病症找对医生很关键。第三,相对于医生,父母更关键。相较于医生短时间的诊断,父母对孩子的症状更熟悉掌握得更清楚。当孩子出现咳嗽痰多、发热不退、食欲大减、持续昏睡、呼吸急促等症状,很有可能是感染肺炎,一定要立即送医。有时候细菌病毒等潜伏期很长,孩子一开始一点点小症状都可能是一场大病的开端,父母马虎不得,经常学习一些小儿常见病的处理非常有必要!更不要嫌麻烦跑医院,小孩子的病情发展很快,一两天时间耽误就可能让人悔恨。

喜悦妈非常万幸,小喜悦正在逐步康复中,又非常遗憾,一次病痛给孩子身体和心理带来的不可弥补的伤害。喜悦妈的这篇文章并不具有任何指导意义,只是把自身的惨痛教训与大家分享,希望更多的家长不要像我一样走了弯路走了远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平安、喜乐!警惕!亲身教训告知你如何避免孩子生病越治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