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志正:燥痹的辨证论治

 杉木轩 2017-06-2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燥胜则干。”燥痹的主要病机是阴血亏虚,津枯液涸。其表现为:肢体关节隐隐作痛,不红不肿,伸屈不利,口舌干燥,肌肤干涩,烦渴欲饮


成因有三

(1)气运太过,燥气横逆,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天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运,流于气交,多阳少阴”,感而受之,燥痹乃成;

(2)寒湿痹过用大热辛燥之品,耗伤津液,使筋脉失濡。正如《温病条辨?燥气论》所说:“经谓粗工治病,湿证未已,燥证复起,盖谓此也”;

(3)素体肝肾亏虚,阴津不足,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不荣而痛”也。


外燥致痹多见风热之邪,其治当滋阴润燥,养血祛风,方用滋燥养荣汤加减;内燥血枯,酌用活血润燥生津散(当归、芍药、熟地、麦门冬、天门冬、瓜蒌、桃仁、红花)加减。因误治而成者,既有精血亏耗,阴虚内热,又多兼湿邪未净之证。其治较为棘手,滋阴则助湿,祛湿则伤津。故应以甘凉平润之品为主,佐以芳香化浊、祛湿通络。方用玉女煎去熟地,加生地、玄参、藿香、茵陈、地龙、秦艽等。


素体阴亏者,当滋补肝肾,健脾益气,以“肾主五液”、“肝主筋”、“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也。方用一贯煎加减。何首乌、肉苁蓉、鸡血藤、怀牛膝、山药、白扁豆等药可随证加入。


要之,燥痹以阴血亏虚、津枯液涸、筋脉关节失濡为主要病机,治疗当以滋阴润燥为急,即有兼夹之邪,也应在滋阴润燥的基础上佐以祛邪,不可喧宾夺主。正如《六因条辨》所说:燥邪一解,湿开热透,经络畅通,痹痛乃除也



收听完整版课程,请下载明医APP,收听明医微课丨路志正:燥痹的辨证论治

·

·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