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火、内寒、内湿等 11 种邪气内生的...

 仕仕霖霖 2020-04-11
『内火、内寒、内湿等 11 种邪气内生的情况』
1、肝阳化风(肝阳上亢,风气内动)
以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为主要表现。

2、热极生风(火热亢盛,化而为风)
以高热,神志不清,说胡话,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为主要表现。

3、阴虚风动(阴液亏损,筋脉失润)
以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筋挛肉瞤,手足蠕动为主要表现。

4、血虚生风(肝血不足,筋脉失养)
以面唇淡白,爪甲不荣,肢体麻木,筋肉跳动,手足拘挛不伸为主要表现。

5、寒从中生(阳气虚衰,虚寒内生)
以面色苍白,畏寒喜热,手脚不温,舌质淡胖,苔白滑润,筋脉拘挛,关节痹痛为主要表现。

6、湿浊内生(脾失运化,湿浊内生)
以胃腹胀闷,胃口不佳,大便偏稀,身体困重,面色晦黄,或妇女白带量多,或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腻为主要表现。

7、津伤化燥(津液亏少,燥邪内生)
以口鼻、咽喉、皮肤干燥,干咳少痰,大便干燥,小便短黄为主要表现。

8、阳盛化火(阳气过盛,化而为火)
以热证及阴津耗伤为主要表现。

9、邪郁化火(邪气郁滞,化而为火)
以痰证、瘀血证或结石证,兼有热证为主要表现。

10、五志化火(情志太过,郁久化火)
以五志太过及热证为主要表现。

11、阴虚火旺(阴不制阳,虚火内生)
以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为主要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