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tomyboy47 2017-06-24

我们拒绝枯燥

只想给你带来最富有趣味的地理

我们提供平台

给你另外一种途径亲近地理

让地理走进你我的生活






前言

 英国似乎成了世界城市化的一个试验基地,它所进行的城市化探索,成为其他后发国家开展城市化的一面镜子。


宏观视角下的伦敦灯光






视角


 
自由放任的英国城市化


18世纪下半叶,当满清王朝还沉醉在康乾盛世物产丰饶、无所不有的美梦之中,国人都处于小农经济下的悠然自得之时。



欧亚大陆西边不列颠岛上的蒸汽机正在彻底改变千百年来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



众所周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国家。





英国第一个制定了“城市规划法”,第一个建立了“田园城市”,第一个建设了“卫星城”,第一个完成“郊区城市化,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逆城市化现象非常明显的一个国家。


英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对世界城市化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研究意义重大。


不能遗忘的1952年的伦敦烟雾时期:



英国城市化进程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英国的城市化是在一种毫无先例的情况下进行的,它没有别国经验的可以拿来借鉴和考虑,这样也就意味着,它所呈现出来的城市化特征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原汁原味的,具有非常强的警示作用与借鉴意义。

 
英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城市已有漫长的历史,古代城市的形成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而现代城市的出现与形成,则更多是工业化的产物,也就是我们常提及的工业化带来城市化。

但是,英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工业革命,还包括农业革命以及商业革命。

英国大规模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而在此之前,英国还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

01
农业革命

英国的农业革命有两个关键词:圈地运动;农业商品化。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使部分土地贵族变成了资产阶级,使农民成为第一代工人,农民阶层分化,自耕农消失,大多数流入城市成为工人。



农业商品化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道的开辟,商品化农业开始发展起来,到16世纪中期,大部分庄园土地已被出租合并到地主手中转向了面向市场的农牧产品生产。


总体而言,农业革命对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作用在于:


一方面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充裕的粮食和工业生产原料;


另一方面也使得大量工业人口和资金最终大规模地转移到工业部门。



02
商业革命


英国商业革命的兴起离不开英国重商政策以及新航路的开辟。


特别是新航路的开辟,对于英国的商业革命来说,意义重大。


新航路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人活动的范围顿然扩大,从原来的地中海周围扩展到大西洋以至东、西半球各地。



英国殖民地



而随着活动范围以及殖民地的扩大,英国对外贸易在18世纪增加了6倍,伦敦成了世界贸易中心”。正是这种贸易的往来,城市商品活动的兴盛,才促使了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和流动。


03
工业革命


如果说农业革命与商业革命为城市化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工业化的到来则促使英国城市化迅猛推进。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就业机会增加,把大批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和工矿区。随着工业集中化趋势的出现,一大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所以,英国许多现代新城市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




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1911年达到78.1%,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5%降至21.9%。


总体而言,英国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和商业革命以及起到决定作用的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城市化犹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英国的郊区城市化


19世纪末,英国出现了郊区城市化趋势。

在1801年-1851年间,伦敦商业中心区人口非常稳定,一直保持在13万居民左右。到了19世纪后半期,由于交通和商业向城市外围地区扩展,伦敦商业中心区急剧衰落。1881年人口不到5.1万人,1901年仅2.7万人。

英国的郊区城市化有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从内部因素看,郊区城市化是人们为了摆脱城市化的消极影响,寻求更好的生存空间,以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能力购买自己的住宅;

从外部因素看,在大城市周围已形成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形成商业、服务业等多功能的城市聚集体(也可以称为集合城市),这样使高度集中型城市变为低密度的郊区化城市。


 
英国的逆城市化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英国人口开始大量向小城镇迁移,大中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迅速兴起。

为进一步带动小城镇的发展,英国政府实施了逆城市化行动,将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向小城镇转移,以期带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小城镇整体经济发展,缩小与大中城市的差距。

英国设施相当完善的美丽小镇:





随后,英国政府的行动很快得到公共事业单位及企业的响应,高校、博物馆等公共事业单位紧随政府之后开始了迁移。

英国大企业总部落户小城镇也渐成趋势,许多跨国企业也把英国总部设在了小城镇,如能源企业E.ON的英国总部在考文垂小城,丰田英国总部在朴次茅斯小城。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通过科学规划,英国大城市分区实行优势互补,各区突出特点,形成城市多功能协调发展,而中小城市则追求“小而精”。

此外,伦敦城市群区域还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如下图:英国东南部的广阔绿地



伦敦城市群除城市用地外,还有大片的农田、林地,它们是获取新鲜农产品、提供游憩场所和改善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城市外围还有环城绿带,平均宽度8公里,最大宽度达30公里,绿带里不准建造房屋和居民点。



同时,伦敦还通过楔形绿地、绿色廊道、河流等,将城市的各级绿地相互连接形成网络。

 
结语

我国人口数量、国土面积、社会体制等各方面都与英国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我国城市化发展必然与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质的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