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的必然性

 泊木沐 2022-09-09 发布于辽宁

作为“圣西门主义力行者”,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等人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主要践行的是圣西门主义学说。正是在这一学说影响下,他们不仅已把“实业制度”视为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式,同时还预见到世界将进一步工业化。而在当时的法国,若要实现尽快发展实业的目标,确实也非得像英国那样大力推进乃至完成工业革命不可。

因而,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等人大权在握之后,即致力于在法国推进工业革命进程。学术界目前一般都已认为法国的工业革命完成于第二帝国时期,但笔者以为有必要明确一点,即这一结果的取得固然和拿破仑三世等人的努力大有关系,但法国在此前时期,尤其是七月王朝时期在工业化方面迈出的一些步子、取得的进展也同样需要予以关注和肯定。

一、工业革命前期英国与法国的地位

无疑,就工业革命而言,英国是欧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首开先河之国,法国充其量只能算是继其之后进行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欧洲大国,但我们在确认这一事实同时还应当看到,在进行工业革命方面,法国实际上亦曾具有堪与英国等量齐观,甚至不妨说更好的基础或条件。惟其如此,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探讨此期主要工业强国发展态势的过程中,不仅把法国视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同时竟然还如是断言,“在理论上,没有其他国家能比它发展得更快。如我们所知,法国有十分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法国企业家的天赋和创造性,在欧洲堪称无与伦比。”

事实也确乎如此。如果说在旧制度末期,就工业总体水平而言,法国完全堪与英国平起平坐,那么甚至还有学者认为,就总体水平而言,大革命前的法国堪称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只是在人均产量上,法国才明显处于劣势而已。

不过,由于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在政治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中造成法国出现了持续不断的社会动荡,加之连绵不断的对内和对外战争,导致法国从18世纪开始的经济增长进程被强行打断,尤其使在18世纪中得到明显发展的纺织、冶金和采煤业等一度出现倒退。这一切表明,即便法国工业在大革命前和英国工业大致旗鼓相当,那么经过大革命,法英两国之间在这方面的差距已昭然若揭。

二、法国工业革命前后的变化

尽管如此,法国在大革命前后发生的变化是不容否认和低估的,因而,对法国自19世纪初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等方面出现的情况及其演进予以考察实有必要。

1.双重革命

19世纪曾被不少人称为“欧洲的世纪”。不过,它同时也是“欧洲走向城市化的时代”。正是在这一世纪里,欧洲经历过一次双重革命:“其一是人口革命,主要特征为死亡率低,出生率趋缓及城市人口剧增,其中死亡率下降主要归功于当时的医学进步,尤其是疫苗的发明。其二是1780-1830年期间进行的工业革命,这是一个大发明的时代,这些发明随之被应用于生产,从1820年开始,农业劳动力开始流向工业和服务行业,与它的邻国相比,这种现象在法国表现得尤其明显。”

上述现象表明,就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发展史而言,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无疑密不可分,它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如“发动机”与“加速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谓工业化,乃是新的生产方式发展、扩大和前进的过程至于城市化,简单地讲,实际上就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此外,就更大的范围和更长远的影响来看,正如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指出的那样,“工业革命”或“工业化”还“引起世界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2.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纵观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近代史,欧洲国家的城市化一般也是由工业化来推进的,换言之,相关国家的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但另一方面,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其对工业化也起着不容低估的相辅相成的作用。

简单地说,城市化如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就会推动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反之则会延缓甚至阻碍工业化的进程。事实上,一般来说,工业化进程会逐步诱导城市化进程并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回顾19世纪法国史,其在很大程度上也同样如此。人们甚至不妨断言,19世纪非但是法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它同时也是法国的城市化和城镇建设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时期。

无疑,工业化以前的法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民的国家。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主要基础,而农业生产方式在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200多年里,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均是以粮食种植占统治地位的混合种植为主。而且有学者甚至认为,“大约在1500年左右确定耕地的田地和使用的森林以及在此后若干年逐渐稳定下来的所有的村庄,甚至到18世纪末叶仍几乎保持原状。”与之相应,农村在城乡格局中也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

当时,虽然中央政府设在首都巴黎,各省权力机构所在地也无不设在城市,然而,“权力的基础,却根植于乡村。议员大部分是贵族,即使他们生活在城市里,但其基金基础仍在农村。加之城市的经济力量弱小,还不足以影响乡村,因而实际上仍然是农村主导城市,农村制约城市,这时期法国的城市具有中世纪城市的特点,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对此,人们甚至还可以说,一直到19世纪初,法国城市对乡村的影响力依旧极为有限。例如,虽然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早就存在,但由于农村社会传统结构仍较为健全,因而一直到19世纪初,农民即便进城务工也基本上是季节性或暂时性的,一旦需要便可再度返回农村安身。

不过,在此还是需要强调一点,诚然,法国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主要是始自第二帝国时期的现象,但如同一些法国史学家指出的那样,法国实际上在18世纪就已出现乡村人口移向城市的倾向。惟其如此,法国城市人口会在18世纪末发展到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而在17世纪末,法国城市人口尚不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由于大革命爆发后不时出现的动荡和战乱,法国工业化进程一度停顿。

不过,在大规模动荡与战乱大致告一段落之后,尤其是始自复辟王朝时期,这一状况明显有所改变。与此同时,法国城市化进程也出现了相应变化:城市规模明显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法国城市化进程出现的这些变化,以及城市规模明显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归因于工业化进展导致的城市社会功能所发生的变化。而这一时期城市社会功能的变化,诚如有学者已有精辟分析的那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化促成了城市化,而且,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表明,工业化时期城市的发展不再依赖于政治,而与工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此外,工业化以前的法国城市规模小,人口少,十几个5万人口以上的稍大一点的城市,稀稀落落地点缀在法国广袤的国土上,城市之间缺少联系,影响了城市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工业化之后,不仅新型的城市不断涌现,古老的城市也得以扩大、发展和改造,环绕大城市又兴起一些中、小工业城市,最终形成现代的工业区和城市群。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扩展,工业品开始大量进入农村,不仅把普通农民拉入城市产品的消费队伍,对传统农村经济造成有力冲击,而且实现着对农业生产的改造。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是,造成农业为工业而生产的态势,每一座城市都是附近农村的经济中心,农村开始为城市提供原料和粮食,农业开始为城市而生产。

农业越来越依赖于工业,农村越来越依赖于城市。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转移,即生产资本、技术和劳动者在城市里的聚集,城市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基地,农村变成城市的附庸,整个社会因现代城市的发展而为之一新。

总结

在工业革命带动下,城市化的出现与发展构成了19世纪中后期法国的一大重要社会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如果说在1851年时,全法国只有巴黎、鲁昂、南特、波尔多、马赛和里昂6个10万人以上人口的大城市。那么到1896年,10万人以上人口的城市就增加到14个。

如果说1851年仅有3%的法国人住在经济发达的塞纳省,那么及至1911年,居住在这里的法国人已占法国总人口的10%。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个现象或趋势非常值得关注,即就法国从乡村向城市的移民而言,他们不仅在这一时期保持很高的数量,并随着工业发展而不断增加,其性质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