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苏秦、张仪、蔺相如、诸葛亮等人都因口才极好改变了历史,其实与他们相对的,还有四大口吃男,他们虽然口不能说,但强秦国,保(汉)太子,传奇赋、灭西蜀,其成就远在那些只知夸夸其谈的人之上—— 第一位:韩非。 韩国公子非,胸中怀有惊天地震鬼神的治国本领,因为口不能说,于是就写,把他的主张、思想洋洋洒洒写了十几万字,以期韩国能用,从而富国强兵,韩王却视为废纸。可韩王不用,其他国的王却想用,他,就是秦国国君嬴政。 嬴政看到韩非的大作,目作者为天人,大呼:“我若能见此人,与他同游一番,死而无恨!” 后来,韩非的策略方针被秦国全盘接受,得到彻底的实现。在韩非之前,秦国虽然在七国中独强,但远没到吞并他国的地步。而靠着韩非的著作,秦国国力达到空前强大,从而在公元前230年,正式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六国之灭,源于韩非。 第二位:周昌。周昌是秦末汉初的一朵奇葩,天生大口吃,说起话来每每重复“期期”。此人在汉高祖刘邦手下做事,以二愣子、什么时候都敢说话、什么话都敢冒出嘴著名,萧何、曹参见了他,都要心里一凛,紧闭嘴巴,心里告诫自己:老周在,莫开口(引火烧自己)! 一次,刘邦在大殿上对大臣们说:“我老人家已经决定改立戚美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把原先的太子刘盈废掉!” 大臣们争了半天,什么用都没起,此时周昌气疯了,脸涨得通红,胡须乱抖:“期期——我虽然口吃,期期——但我知道,这件事不行!期期——你想废太子——老周我不奉诏!”刘邦看见这二愣子发飙,只好决定不废太子了。 一下朝,周昌正走着,一个女人“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先生,今天若没有您,我和儿子就完了!”她不是别人,乃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天不怕地不怕的女人吕雉。 第三位:扬雄。 西汉文学家扬雄,历来为后世做学问的人所景仰,我们所熟知的《陋室铭》中的“西蜀子云亭”,这个“子云”,指的就是这位扬雄老兄。 这个扬雄也是个大口吃,因为不能说,就把精力放到了做赋上,给后世留下了名传千古的《河东赋》、《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史称“四大赋”。 说一件趣事,扬雄老年时,篡权的王莽怀疑他对自己搞小动作,派人去抓他,扬雄一看兵来了,心里咯噔一声:“完了,完了,老夫不能说,有理也无法辩,这回是死翘翘了……”把心一横,直接从二楼跳了下来。结果没死成,只把腿给摔断了。这一摔,王莽知道错怪扬雄了,就把他给放了。 第四位:邓艾。魏国镇西将军邓艾,也是位口吃之人,他喜欢自称,一开口就是:“艾艾、艾艾、艾艾艾……”一次,司马昭问他:“艾,你总说艾艾……,到底有几个‘艾’呀?” 邓艾眼珠一转,机警对道:“凤兮凤兮,故是一凤!”自视甚高,把自己比作凤凰。 刘备所建立的西蜀集团,曾经强盛无比,天下无人敢撄其锋。可邓艾却敢深入险地,打响攻蜀的第一枪。绝顶之上,无路可前,邓艾大呼:“弟兄们,名扬千古的时刻到了,跟着我——艾艾——下吧!”一骨碌滚下山去,众军士跟上。 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出降,蜀亡。 再啰嗦几句:现代社会,笔者曾见过太多能说(无实际之才)之辈,真正是说中更有能说嘴,比如一个电影界老先生,跟人说话,别人不说结束,他是永远也不会停止说下去的。每次谈话一结束,总是冲向厕所,我每每想这事:如果谈话永远不结束,他难道宁愿膀胱憋炸吗?与其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我倒是更希望与那些口不善言、但腹有光华的人相处! (原创极不易,虽难登大雅之堂,亦是本人一番心血,望梁上君子在施展复制、粘贴、乾坤大挪移诸神功时,能“贵”爪一哆嗦,就此罢手、了事。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