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孩子走丢了,你一定要教会他生存下去——电影《雄狮》带给我的启示

 竺言小聚 2017-06-24

最近,我家一岁多的宝宝正在闹分离焦虑,妈妈外出几天了,从一开始的嚎啕痛哭,到反复念叨“妈妈妈妈”,无意识地哼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再到这两天想妈妈时,递给她一个安抚奶嘴,也能平静下来了。

看着她挂满泪痕的脸,我不确定眼前这个小人儿,会不会像《雄狮》(Lion)里的男主角Saroo那样,心里真的住着一头狮子。

假如孩子走丢了,你一定要教会他生存下去——电影《雄狮》带给我的启示

作为一部温情催泪的家庭剧情片,《雄狮》能获得今年奥斯卡六项提名,自然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而身为奶爸的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更多的是站在亲子视角,为Saroo的表现所鼓舞,为妈妈的爱所感动,也在思考是什么帮助了S a r oo走丢以后还能生存下来,并最终找到自己的家。

影片前半段,就是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紧凑的剧情推进,让我一边为小Saroo的命运揪心,一边忍不住赞叹他走失后的机智表现。我们看看5岁小男孩Saroo,在独自一人面对复杂社会时,都做了些什么:

首先,适应孤独与恐惧。

片中大量运用的长镜头,刻画了广袤的森林、绵延的山丘、长长的海岸线,再加上逼真的音效(无尽的风声、鸟叫声、火车轰鸣声),凸显了人的孤独感,让人身临其境地跟随Saroo,体会他的遭遇。在确定与家人失联后,Saroo也有过紧张和哭泣,但他并没有慌乱到失掉分寸,多数时候表现得很镇定,睁大眼睛观察,懂得动脑筋,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能够与孤独和恐惧为伴相当难得。

其次,照顾好自己。

在火车上,在佛像前,Saroo懂得找吃的东西填饱肚子。后来的流浪途中,Saroo捡起硬纸板和勺子,这些表现,都来自于长期独立生活、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习惯。

第三,分辨好人和坏人

或许是依靠纯真的天性,小孩子往往能够凭直觉辨别善意和恶意,否则没有强大成熟的心理,这一点很难做到。这里要特别提一下,除了刚开始在车站的大声呼叫,Saroo全程都没有“主动”寻求过帮助,这也让他在一个混乱的社会中逃开了很多凶险。

最后,就是躲避危险。

一旦察觉出有危险,Saroo只有一招,就是拼命地跑,那是一种用尽全部力气向前跑,战胜内心的恐惧,头也不回的行动,这种对风险的察觉和躲避似乎已经固化在Saroo体内。

假如孩子走丢了,你一定要教会他生存下去——电影《雄狮》带给我的启示

到处找不到妈妈和哥哥,Saroo当然也是焦虑的,他曾大声呼叫,也曾默默流泪,在脑海中反复闪现家人的画面,并且这种影响一直伴随他成长。成年Saroo的第一个镜头是在海里漂浮,我认为那代表了他仍然没有走出心理障碍。

然而,Saroo在走失后的表现,已经足够勇敢,和后来的兄弟Mantosh相比人格也更完整,最终回家寻亲完成了自我救赎。

Saroo是如何在悲惨的命运中,摆脱了分离焦虑的呢?我认为与Saroo妈妈(生母)给予的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寻找、逃命、流浪,都算不得什么,心中有爱就不怕,有妈妈温暖的回忆就不怕,因为心中的狮子在慢慢长大。

Saroo妈妈做了什么?

首先是信任与夸奖。

让孩子搬石头、照看霉霉,给予足够的信任,不停地夸Saroo是“good boy”,这给了Saroo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支撑他战胜困难。

假如孩子走丢了,你一定要教会他生存下去——电影《雄狮》带给我的启示

其次是懂得放手。

家里生活负担沉重,妈妈靠搬运石头养家糊口,除了最小的孩子,都需要承担工作,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学会独立品尝生活,难道不是对孩子的成长最好的教育吗?

第三是热爱自然。

妈妈形容再次见到Saroo像闪电一样惊喜(surprised with thunder),心中的喜悦像海洋一样深(as deep as the ocean),这个细节说明妈妈非常喜爱自然,应该也会跟孩子们灌输自然之美,带他们去接触自然。从贯穿影片的风声和鸟叫声来看,Saroo对外面的世界(特别是空旷的自然)非常熟悉,这正是他流浪时能够克服恐惧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一点,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承诺与坚守。

在Saroo走失的25年里,妈妈从未搬离居住地,就是担心有一天儿子回来找不到家,她没有走出家一步,尽管每天都和Saroo一样备受煎熬。给我带来的启示是,要让孩子与家人建立起稳定的爱的联结,让他意识到,需要家人的时候一定会出现。而分离前的承诺,归来后的兑现,正是帮助孩子消除不安全感的方法。

孩子们总有一天要放飞,走向自我的独立。有了爱和信念,分离就只是下一次相聚的起点。推荐带孩子一起看这部《雄狮》,感受小狮子如何从离开那一刻起,就踏上回家的路。

假如孩子走丢了,你一定要教会他生存下去——电影《雄狮》带给我的启示

作者简介:若游,做过五年记者,如今是一岁女宝的奶爸,尝试用敏锐的观察力理解这个世界,和女儿一同成长。

品读“亲子沟通如何说”头条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一起探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