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生儿子继承皇位,等了四十年才立太子,郁郁而终不得已传位给养子

 山地之仔 2017-06-25

想生儿子继承皇位,等了四十年才立太子,郁郁而终不得已传位给养子

儒雅的历史达人

在帝制时代,皇位继承人的确立,事关皇权的传承、国本的巩固,所以,每当新皇帝上台后,通常都要把立储--选定太子的事儿纳入首要议事日程。但北宋仁宗皇帝赵祯似乎是一个例外,而且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外--他于乾兴元年(1022)二月即皇帝位,到嘉佑七年(1062)八月,历经四十年才确立太子,时间跨度之长,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位皇帝就是宋仁宗赵祯。宋仁宗也并非没有子嗣,据记载他曾有三个儿子,这在历史上皇帝子嗣最少的了。只可惜宋仁宗赵祯虽然有过三子,可一个个不争气,都是早早夭折。宋仁宗一生有十三个女儿,三个儿子。除去四个女儿长大成人外,其余子女全部都夭折。长子更是出生一天就死了。为什么宋仁宗的子女成活率如此低下呢?一来,可能是宋仁宗的基因问题,孩子出生就比较病弱。二来,可能是后宫争斗,孩子能够正常出生已经不易,要想活命,那更是千难万难。

这样一来,宋仁宗赵祯又变成了膝下无子,就是想立太子也没有儿子可立了。赵祯也不傻,因为自己的儿子早亡,怀疑自己是不是缺了什么阴德生不出儿子,宋仁宗把自己的侄子宗实接进宫里,当儿子养,以作不时之需,希望他将来接自己的班。

这种情况下宋仁宗赵祯虽然有了养子,仍旧迟迟不肯立太子。原因其实很简单,宋仁宗赵祯还觉得自己年轻,还有机会生儿子,因此不甘心将自己的皇位传给非己出的外人。

宋仁宗四十六岁时大病一场,这可吓坏了满朝文武。国不可一日无君,万一皇帝驾崩却没有继承人,那时天下肯定大乱。

宋仁宗命不当绝,还是挺了过来;可满朝官员却意识到了没有“太子”的严重后果。先是范镇给宋仁宗赵祯谏奏,奏折中言辞灼灼的说道:“天下事尚有大于此乎!”说白了就是立太子这事儿是现如今天底下的头等大事!可宋仁宗怎么说的,赵祯只是婉转的说“我还身体健壮,立太子这事再等个两三年,不急。”这时候的仁宗皇帝还抱有生儿子来继承皇位的希望。宋仁宗病好了以后,便把立储的事儿撂下了。

皇上不急,大臣可着急。到了1058年,重臣韩琦就时直截了当的上书说:“皇上为什么不择选宗室之中贤能的人来作为太子呢?”说的很坦率、很直接:“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庙、社稷计?”意思是,你没有儿子可立,就在宗室子侄里选一个嘛。但宋仁宗回答的更坦率、更直接:“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就是说,后宫中已有妃嫔怀孕,若是个男孩,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立为太子了;如果这时候立养子为太子,那我生下儿子却做不了皇帝,岂不是亏大了?

结果呢,宋仁宗赵祯的求子梦再次碎了一地,生下来的偏偏是个公主,也也让宋仁宗极为恼火;这回他该听大臣们的劝说,把立太子的事儿拿到桌面上了吧,可宋仁宗还是拖着不办。

历史上著名的“包青天”包拯都看不下去了,也出来说话了:“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夫万物皆有根本,而太子者,天下之根本也,根本不立,祸孰大焉!”说的义正言辞。但任凭你树梢怎么摇晃,树根就是不动弹。宋仁宗对包拯这样说道:“徐当议之。”一句话把包拯打发了。

久而久之,宋仁宗这种一直对自己还能生出儿子来继承皇位抱有不灭希望的态度,朝中大臣也都明白了八九。都知道这位宋仁宗赵祯不希望自己的这张龙椅落到了宗室子弟,而非自己的亲生儿子手中。

宋仁宗就这样迟迟不肯立太子,等亲生儿子等了四十多年,结果直到赵祯死去也没能等来。

也许赵祯死时心中仍旧不情愿将皇位传给他的养子宗实,但情非得已不得不传;等了四十多年的生子梦,到死时宋仁宗也该甘心了吧。

古来就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宋仁宗虽然有女,却没有儿子,宋仁宗一脉依然算是断绝了;一方面有几分遗憾,当初宋仁宗本来是可以有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宋仁宗放弃了。没想到最后竟然孤独终老。一方面又有几分愤怒,韩琦、富弼等宰辅动辄用江山社稷压迫宋仁宗,逼迫宋仁宗去面对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只是,谁让宋仁宗忙活了一辈子,风光了一辈子,最后竟然绝后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