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看到题目,瞬间会想到九十年代的港产电影《古惑仔》,里面塑造了一个个经典而又热血的枭雄形象,让如今的我们想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时候的年少青春。
墨子不用过多介绍,与很多圣人一样都有一大串吓人的头衔,历史课本中都有不再赘述。墨子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口才好,物理好,精通手工制造,兵法套路也非常擅长,能文善武。要搁现在估计会活得很开心,应该能早早踏上人生巅峰。墨子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墨子出身卑微,长期生活在战乱之中,了解民间疾苦,这就使得年少的墨子萌生出拯救天下苍生的想法。有一天墨子在家玩,看着远方被战火焚烧过得土地,还有百姓的怨声载道,就忧伤得唱起了歌:“我该拿什么拯救,我的世界......”“对啊,拿什么拯救呢?”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我要先学习文化知识,有了本事才能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啊! 于是墨子就投身孔子门下,学习“仁义”,但是不久后他就发现,那根本不是他想要的。这种思想对于百姓而言洗脑后除了能稍微接受痛苦的现状外基本没什么卵用。于是墨子离开了孔子,准备另立山头,不空谈,组织志同道合者真正的做一些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墨家学派应运而生,墨家是一个很严密的组织,有宗旨,有部署,纪律严明至六亲不认。只对首领也就是巨子负责,历史上还有哪一个组织能够集齐这么一大帮精英去干一件事情呢,所以说他是最牛“黑社会”也不为过。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兼爱”意思就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爱你,你爱我,我们互相爱的博爱思想!“非攻”并不是“不攻”,而是不进行以侵略为目的的进攻,他帮助弱小的国家防守,提供守城器械。墨者皆为穷苦底层人士,这些人能文能武,个个精通军事。墨子的著作与《孙子兵法》不相上下。攻守之道、行兵布阵、武具制作都堪称那个时代的大师。光墨子亲信的门徒就达百余人,要知道孔子比较有成就的弟子里面只有七十二门徒。鼎盛时期的墨者达千人,当时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墨者的出现,他们不求财力,义务支援。为弱国提供兵器和守城器械,并且免费上门保修。当时备受百姓爱戴,是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这荡气回肠的侠义之举,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实属不易。墨者平日生活寒酸简陋,把所有的精力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上,简直就是当时的活雷锋。 有一次,墨子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心说这还得了,湖北人要打河南人了?!他深知弱小的宋国肯定不是楚国的对手,于是不分昼夜不远千里从鲁国走到了楚国,就是现在的山东到湖北,坐高铁也得十几个小时,何况当时也没有。墨子为人节俭,平时不穿鞋,就凭着这股侠气,走到了楚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反正肯定是累够呛。一到楚国,他先没直接找楚王,而是去见了一个人--公输般,也就是鲁班。 他问公输般,说咱俩关系这么好,我想让你帮我杀个人,没问题吧? 公输般说:“那肯定不行,我是良民,怎么能干这种事情,虽然咱俩是老乡,我怎么可以这样,你找别人吧?” 墨子说:“那楚国用你发明的攻城武器去攻打宋国,百姓生灵涂炭,你这样做与杀人何异?” 一句话给公输般问懵圈了,觉得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又不能认输,说我只是个木匠,干活的。是楚王要攻打宋国,我只是在干我的本职工作,要不咱们一起 去见大王吧。 见到楚王后,墨子说:“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绣花绸袍,去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攻宋国的打算。他说我意已决,公输班已为我造了世界一流的攻城器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时墨子二话不说开始脱衣服。楚惠王大惊连忙说:“这使不得,使不得呀,我可没那爱好!”墨子说:“你讨厌,我这是要与他演示攻城守城,用腰带当做城墙,木片当做攻城器械。”楚惠王说:“哦 ,你不早说,我还以为....,吓我一跳。” 大战几个回合,公输般都败下阵来,很是懊恼。 于是公输般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但我不说。” 墨子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我也不说。” 楚惠王说:“你俩在说什么,到底说不说?......”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很清楚,不过是想把我杀掉,以为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帮助他们守城了.其实他打错了主意.我来到楚国之前,早已派了禽滑釐等三百个徒弟守住宋城,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我的守城办法.即使把我杀了,楚国也是占不到便宜的。意思是我是道上混的,你不给面子就别怕我翻脸,我有理我怕啥?!” 楚惠王一听果然有道理,没毛病,于是这才说:“好了我们不打宋国了,墨先生很有本事,不如留在楚国我包养你呀?” 墨子说再见,然后又乘11路回到了鲁国。一场战争就这样避免了。 墨家战争时期就去帮助弱国,没事的时候就一起做木工,制造守城器械卖给防守国,但绝不卖给进攻一方的国家。这个高手云集的组织,平日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由于是义务帮助弱国不收取佣金,所以只能靠手工来维持生计,实在是当时的劳模和助人标兵,感动先秦十大人物之首。 后期的墨家主要对抗秦国对其他国家的侵略,这么大一个组织对于当时的律法与君权是很大的威胁。始皇登基后,墨家为历代帝王所不容。而墨家学说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毫无益处。 “非攻”说到底主动权在强国手里,春秋无义战,哪一场战争不是为了利益呢?“兼爱”有空想成分。中国的宗法讲究亲疏,重视血缘,墨子的理论是要想使天下人相爱,必须爱人如己,就可以消除动乱实现天下太平。墨子对战争的深刻的社会动因的理解显得有些幼稚,他把社会动乱的原因归结为人们“不相爱”,因而主张兼爱,并到处奔走呼号。虽然那时候交通条件差,也没有网络直播,墨家靠双脚和一张嘴还有实际行动付出汗水甚至生命在所不惜,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相距甚远。事实上,超阶级的爱从古到今都没有成功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就会有争斗,就会有不公。 最终,墨家弟子如游侠般散落人间,历经沧海轮回,或理念被同化,或理念不再坚守,或消匿于岁月长河。到最后,或许很多人只知道“墨守成规”这个词语,却不知出处,更鲜有人想去了解墨家和巨子,更少有人懂墨者的精神世外桃源。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消除战争,让世界和平。 但这世界却偏偏又没有那么简单。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历史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