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阳日冕洞形成造成地球极光涌现,到逐渐缩小的木星大红斑;从蓝色大脑计划模拟得到小鼠大脑的图像,再到白垩纪哺乳动物毛发的发现。看看原理为你挑选的上周科学界中的最美图片及背后故事吧。 太阳日冕洞 (? NASA/SDO) 虽然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但是一个巨大的深渊正在太阳表面形成——太阳上半部分发暗的区域,即日冕洞。在太阳外层和磁场间的一个缝隙使太阳风高速流喷涌而出,它的密度比周围的物质低,温度也更低。这次的太阳活动,导致了地球多出连续多天都可以看到北极光弥漫空中。 北极光 (? NASA) 我们当然希望每天早上唤醒我们的不是闹钟,而是绚丽灿烂的北极光,不幸的是,我们即不生活在北极圈,也不生活在太空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关注在国际太空站生活的宇航员Scott Kelly的推特..... 缩小的大红斑 (? NASA, ESA, A. Simon (GSFC), M. Wong (UC Berkeley), and G. Orton (JPL-Caltech)) 哈勃望远镜绘制了木星的新地图,发现木星上肆虐了300年的巨大风暴——大红斑,仍在在逐渐的缩小,但是缩小的速度相比去年放慢了。木星的这幅新地图拍摄到了大量特征,包括风、云和风暴。这些图像还显现了木星大气层中一种罕见的波纹结构,这种波纹已经近半个世纪没有人见过了。 红蓝的气候模式 (? NASA/Earth Observatory) 今年的冬天会冷吗?由于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2016的这个冬天将会更加的暖和和多雨。如果不考虑其它气候系统的影响,今年超过50%的概率应该会比往年更加偏暖偏湿。这张图显示了1997年10月在太平洋赤道海平面高度与今年的相比。海平面高度是水温的指示器,暖水区明显会膨胀。1997-1998年的冬天是记录中最潮湿的冬季,这是超强厄尔尼诺的影响。 消失的雪 (? Ted Scambos/NSIDC)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积雪量最多的地方,但是,南极洲上表面上覆盖的雪或许没有科学家原先预想的多。研究人员在南极洲东部勘察的时候发现该地区这里的雪经常被风刮走,狂风的袭击事实上直接摧毁蒸发了积雪,而不是把它们吹走重新分布在其它的地方。这项发现对未来南极洲积雪的测量有直接的作用,也可帮助科学家更好的学习南极洲如何影响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蓝脑计划 (? Blue Brain Project, EPFL) 蓝色大脑计划联合了生物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力量,他们对小鼠的新皮层进行模拟,图片中是模拟的小鼠脑片的重建。该计划的长期目标是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在分子水平上模拟出一个人造大脑,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并将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太阳能车 (? Brendon Thorne for The World Solar Challenge) 日本工学院的一个太阳能车计划研究小组研发了这辆车,根据他们的计算这辆车可以依赖太阳能在澳大利亚内陆行驶3千公里。至于结果如何,就看它在10月18日普利司通冠名赞助“2015世界太阳能车挑战赛”表现如何了,加油! 金叶 (? Kadir Kaba) 在塞浦路斯北部发现了三个古墓,经专家分析,其中两座古墓应当属于2000年以前的古代贵族的尸骨。这些古墓挖掘出来的史前古物器,包括大量的金子,表明了古代索罗伊、雅典和其他区域间的贸易活动。 重归大自然 (? Valeriy Yurko/Polessye State Radioecological Reserve) 将近30年,全球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地区目前已成为动植物的天堂,熊、猞猁、鹿等珍稀动物重返切尔诺贝利并在那里安静的生活。为何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不受核辐射的影响,成为待解之谜。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产生的核辐射的危害可能比原来想象的要,并且由于人类活动的退出,为野生动物创造了安静的生存环境。那篇土地几乎变成了原始森林,正焕发勃勃生机。 哺乳动物的毛发 (? Oscar Sanisidro) 科学家在西班牙奥斯拉亚斯采矿场发现了一块保存异常完好的距今1.25亿年白垩纪时期的三锥齿动物化石(Spinolestes xenarthrosus)。科学家指出这块化石中的动物皮毛以及背上的小刺与刺猬极为相似,而且在其皮肤组织下,还可观察到肝脏和肺泡,这正是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科学家认为,这块化石的发现将哺乳动物软组织保存的最早记录向前推进了至少6000万年。 — See You Next Wee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