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侨农场和居民,中国外交史上一条几乎被遗忘的支流

 無情360 2017-06-25

华侨农场和它的居民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历史记忆。它的存在,是中国外交史上一条几乎被遗忘的支流。

 
华侨农场

华侨农场,一个诞生于上世纪的名词。到今天,它和它的居民们已渐渐淡出视线,成为封存在历史里的记忆。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命运却十分相似。在自己的祖国,他们却固守着祖籍地和侨居国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坚持讲印度话、白话、客家话……哪怕是做一道越南凉鸡,也一定要用产自越南的鱼油做调料。他们的固执,让自己变成外人眼中的陌生人。他们的历史,是中国外交史上一条几乎被遗忘的支流。


1959年,印尼发生严重排华事件,华人财产被掠夺,财产被掠夺,流离失所。“没有压迫和剥削”的新中国成了他们的向往之地。中方经与印尼协商,派轮船到印尼接回一批华侨,让他们参与国家建设。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印关系恶化,印度华侨受到冲击。很多印度华侨要求回国,中国政府派了多艘船到印度接华侨。


如果说印尼和印度华侨的回国之路还算“坦途”的话,越南华侨的回国之路就只能算是逃难了。“身上背着锅和米,大人手上拉着娃娃,从越南内陆往中越边境跑,房子、地产、山林、快要成熟的大米,一样都没有带回来。”


197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华侨、侨眷出入境审批工作的规定》,恢复了对华侨和侨眷的出国审批;1978年,又颁布《关于放宽和改进出国归侨侨眷出境审批意见》,1979年,又进一步简化了审批程序。这些政策出台后,有亲属在香港或他国的归侨纷纷申请移居香港或他国。


【飞来峡镇——新华村,一个被叫“越南村”的地方】

3月26日,selina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清华居委会新华村


新华村始建于1979年,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批侨民由越南归国,由政府安排在清远华侨农场落户。全村71户226人,民风淳朴,村民主要从事耕作山地,种植龙眼等水果,养殖家禽以及劳务输出为主。


依山而建古朴的砖瓦平房,饱经岁月的阶梯,郁郁葱葱的老树,庭前屋后鸡犬相闻,无不散发出世外桃源般的恬静和悠闲。拾级而上,村中民居不时传出的越南卡拉OK歌曲旋律,戴着越南斗笠的老人偶尔说出的几句越南话音,不禁让人产生置身异域的奇妙感受。


每当夜幕降临,能歌善舞的村民跳起了东南亚民族风情舞。除此之外,村里的主妇们也大都能做得几样地道的越南风味美食,如风行东南亚的越南春卷、肠粉、冻肉、粽子等,无论是食材还是工艺,都是归侨们按照越南民俗精心制作的。

越南粽子:同样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取天圆地方之意。越南粽子包有糯米、绿豆、猪肉和胡椒粉,味道十分独特。长条形的粽子吃的时候,需要切成片状,既可当菜又可当饭。

越南春卷:越南春卷与中国春卷最大的不同在于饼皮并不用薄面皮而是用稻米磨浆制成的米皮包裹,馅料以虾肉、猪肉和当地蔬菜为主,以米皮包裹成约十厘米的小长筒形状油炸,吃时用手以生菜叶包裹春卷后沾鱼露后食用,是越南相当盛行的一道料理。


越南肠粉:越南肠粉馅料是剁碎后炒熟再包进粉皮里卷起来,肠粉皮比粤式的要薄。越南肠粉食材包括姜粒、蒜蓉、小葱花、香菜以及虾仁、香菇、肉酱、芹菜粒,有的还加进剁碎的煎鸡蛋,内容都十分丰富


近来,小村致力发展越南特色农家乐,一边赏春踏青,一边享受越南美食也成为了当地的特色。由于越南承自中国饮食阴阳调和的饮食文化,而近百年的法国殖民史又给越南菜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这个小村的农家乐里,美食也杂糅东西方烹调方式的特点,所用食材热量不高,吃多了也不担心会发胖。

【美食路线】

乐广高速-清远江口出口-江口华侨农场方向-新华村

历史背景

《文史精华》2013年10期

据我国民政部原部长李学举主编的《民政30年》一书介绍,目前在中国生活的印支难民达30万。这些难民以越南驱逐的为主,从1977年越南当局开始驱逐难民,受其影响也有从柬埔寨和老挝输入中国的难民。越南当局仅从1978年4月至1979年6月,通过云南的河口、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兴及凭祥口岸拥入的越南难民即达26.5万多人,到1980年初,共有28万多人。这些印支难民,至今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西、海南6省(区)196个安置单位,其中越南难民多达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