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坚梓州路遗迹考述

 红尘幻客 2017-06-25
卢俊勇 张邦炜

一、“文章何罪触雷霆”
——引言
北宋文豪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人称豫章先生,洪州分宁(即今江西修水)人。他一再为自己画像: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①]
前身寒山子,后身黄鲁直。颇遭俗人恼,思欲入石壁。[②]
此公一本色书生,官场逢迎,非其所长。作为官员,他仕途始终不显,晚年一再惨遭贬逐。黄庭坚年届半百,适逢宣仁太后病故,宋哲宗亲政,政局骤变,新党掌权,旧党遭殃。他被视为旧党,其政敌攻击他编修《神宗实录》,“擅敢增损,诬毁先帝,为臣不忠,罪不可赦”[③]。黄庭坚竟因文字得罪,远贬巴蜀达6年之久。直到南宋时,诗人陆游仍颇为愤慨,呐喊道:“文章何罪触雷霆!”[④]
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黄庭坚以“所修《实录》多诋斥”[⑤]的罪名,贬为涪州(治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治今重庆彭水)安置,后又移往戎州(治今四川宜宾)。到元符三年(公元1010年),黄庭坚才奉命离开戎州。他经万州(今属重庆),出巴蜀,已是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二月。黄庭坚在巴蜀生活期间,留下不少遗迹。笔者拟对这些遗迹作一较为系统的梳理,或可为当前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提供某些参考。黄庭坚在巴蜀地区居住、途经的地方,北宋时分属夔州(治今重庆奉节)、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成都府(治今四川成都)三路。限于篇幅,本文仅涉及梓州路,黄庭坚在夔州路、成都府路的遗迹将另文考述。
绍圣四年十二月,诏“责授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黄庭坚移戎州安置,以避部使者亲嫌也。”[⑥]他由黔州移往更为“远恶”的戎州,表面上是因为其表兄张向出任“部使者”即提举夔州路常平,其实是其政敌进一步对他进行迫害。即史书所称:“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法”[⑦]。所谓“骫法”,与“屈法”同义。然而黄庭坚离开黔州,前往戎州,已是次年三月。戎州,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改称叙州,[⑧]北宋时属梓州路。梓州路所属不少州县都有黄庭坚的遗迹。如遂州小溪县(即今四川遂宁)慧云院有“山谷书‘观音堂’三字”;卧龙山有《广利禅寺碑》:“宋绍圣元年辛亥,同真净禅师煮茗此上,南昌黄庭坚题。”此碑“字大如拳蝌蚪文,山谷书所仅见者。”可惜“碑已毁”[⑨]。黄庭坚在梓州路的遗迹以戎州最多,泸州次之。现依次略述如下,错漏之处难免,恳请各位指正。
二、“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谪居戎州
苏辙《戎州》诗云:
江水通三峡,州城控百蛮。[⑩]
戎州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金沙江与岷江在此会合后,称长江。黄庭坚于元符元年三月离开黔州,经涪州逆江而上,到达戎州,已是当年六月。史称他“一不以介意”,未免言过其实。但黄庭坚毕竟“风韵洒落”,心态较为平和、豁达。他“与后生讲学,孜孜不怠,两川人士争从之游,经公指授,下笔皆有可观”[11]。“邦人好事者多从之游,其后溪山悉号曰:‘涪’”[12]。黄庭坚对戎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甚大。直到明代,官至礼部尚书的当地名士周洪谟仍盛赞:“州以涪翁重诗书,礼乐之泽渐渍至今”[13]。元符三年正月,宋哲宗去世,宋徽宗即位,政局又变。当年五月,诏“涪州别驾、戎州安置黄庭坚为宣义郎,监鄂州(治今湖北武昌)在城盐税”[14]。由于夏季江水上涨,船只无法通过三峡,他趁机去青神探望姑母,以致迁延数月。黄庭坚离开戎州,顺江而下,已是当年岁尾。即使除去前往青神期间,黄庭坚仍在戎州居住两年有余。他在戎州不时外出,参与各种活动,写下若干名篇、警句。如其咏苦笋诗云:
南园苦笋味胜肉,箨龙称冤莫采录。
烦君更致苍玉束,明日风雨皆成竹。[15]
颂修竹诗称: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16]
凡此种种,不胜其举。至于黄庭坚在戎州的遗迹,则有无等院、任运堂、锁江亭等等。
(一)无等院
黄庭坚初到戎州,寄居此院。《舆地纪胜》曰:“无等院在州南门外。山谷以元符间寓居此,作枯木庵,今犹无恙。其寺额尚山谷笔迹也。”[17]《方舆胜览》云:“无等院在州南门外。鲁直以元符间寓居,作乔木庵。今犹存其寺额,亦鲁直笔迹”[18] 。“枯木庵” 、“乔木庵”恐均系“槁木庵”之误。[19]对此,《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雍正]四川通志》诸书均有大同小异的记载。《[嘉庆]四川通志》称:“黄山谷故居在县南门外无等院”[20]。因无等院在“州南”,又称“南寺”。黄庭坚曾说:“今寓居南寺,乃当阛阓中,屋室差胜开元旧居(指其在黔州的住所),但无复摩围江山之胜”。[21]
黄庭坚虽住在无等院中,但到元符元年重九才有机会畅游此院。其《题名》称:“元符始元重九日,同僧在纯、道人唐履、举子蔡相、张漙、子相、侄桓歩自无等院,登永安门,游息此寺,同僧惟凤、修义、居泰、宗善观甘泉甃井回,乃见东坡老人题云,低回其下,久之不能去。责授涪州别驾、戎州安置黄庭坚鲁直书” [22]。所著《无等院生台铭》迄仍保留在其文集中。[23]
宋孝宗时,陆游曾到无等院凭吊。其《叙州(无等院山谷故居)》诗云:
文章何罪触雷霆,风雨南溪自醉醒。
八十年间遗老尽,坏堂无壁草青青。[24]
事隔80年后,陆游对黄庭坚当年遭遇文字狱,仍愤愤不平。对于无等院,《[光绪]叙州府志》有记载,今人所编《宜宾市志》则无。可见,无等院毁于清代末年以后。
黄庭坚“后僦居城南,名任运堂。”[25]其《任运堂铭》曰:“或见僦居之小堂名任运,恐好事者或以借口。余曰《腾腾和尚歌》云:‘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堂盖取诸此。余巳身如槁木,心如死灰,但作不除鬓发一无能老比丘,尚不可邪?”[26]黄庭坚曾言及他居住任运堂期间的生活情况:“寓舍在城南屠儿村侧,蓬藋柱宇,鼪鼯同径,然颇为诸少年以文章翰墨见强,尚有中州时举子习气未除耳。至于风日晴暖,策杖扶蹇蹶,雍容林丘之下,清江白石之间”[27]。“任运堂”三字至今仍不止一次见于其文集,如《书刘禹锡浪淘沙竹枝歌杨柳枝词各九首因跋其后》一文的落款便是:“元符二年四月甲戌,戎州城南任运堂中书” [28]。任运堂或许由于仅是其“僦居”而已,在《舆地纪胜》、《方舆胜览》、《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雍正]四川通志》、《[嘉庆]四川通志》诸书中均无记载。
(二)锁江亭
此亭是黄庭坚当年游玩之所。范成大称:“山谷谪居时,屡登此亭”[29]。所谓“锁江”,《方舆胜览》有解释:“锁江,两岸大石屹立,因置铁縆,横截其处,控扼夷羗”[30]。按照范成大的记述,锁江的功能经历了由防御工事到征税关卡的变化。他说:“锁江者,旧戎州在对江平坡之上,与夷蛮杂处。马湖江自夷中出,合大江。夷自马湖舟行,过旧州下,放联锁于江口,以防其出没,今徙州治于南岸,而锁江之名犹存,犹置锁中流,但栏税而已。”当范成大来寻访黄庭坚的遗迹时,锁江亭系在旧基上重建。他说:“方山谷谪居时,屡有锁江亭诗,今江上旧基,别作新亭,颇如法”。所谓“屡有锁江亭诗”,是指《次韵李任道晚饮锁江亭》、《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前者有句曰:
西来雪浪如炰烹,两崖一苇乃可横。[31]
后者有句云:
锁江亭上一樽酒,山自白云江自横。 [32]
范成大“敬用其韵”,作《七夕至叙州登锁江亭》诗:
水口故城丘垄平,新亭乃有縆铁横。
归艎击汰若飞渡,一雨彻明秋涨生。[33]
陆游到此凭吊,有《叙州(锁江亭)》诗:
楚柂吴樯又远游,浣花行乐梦西州。
千寻铁锁还堪恨,空锁长江不锁愁。[34]
岂止吟诗而已,黄庭坚还有《戎州锁江磨崖留题》:“元符三年五月戊寅,太守刘广之率宾僚来赏锁江荔枝。”他在戎州期间,受到刘广之等历任知州的礼遇。此次与知州同游并同盘品尝荔枝者,除黄庭坚而外,还有廖琮字致平、石谅字信道等在戎名士。唐宋时期时期,川东南地区均盛产荔枝。“然蜀中荔枝,泸、叙之品为上,涪州次之,合州又次之。涪州徒以妃子得名,其实不如泸、叙耳。”[35]当时,戎州可谓荔枝之乡。黄庭坚在戎州品尝荔枝的记载不止一条,歌咏荔枝的诗歌不止一首。如《次韵任道食荔枝有感三首》,其二曰:
今年荔子熟南风,莫愁留滞太史公。
五月照江鸭头绿,六月连山柘枝红。
其三云:
舞女荔支熟虽晚,临江照影自恼公。
天与蹙罗装宝髻,更挼猩血染殷红。[36]
诗中所谓“柘枝”、“舞女”,是荔枝的两个不同品种。
关于锁江亭的处所,《舆地纪胜》、《方舆胜览》无记载。《大元混一方舆胜览》仅称:“山谷有诗”[37]。《明一统志》曰:“在锁江侧”[38]。《大清一统志》云:“在府城南,锁江侧”[39]。但以上诸书均未述及石刻。《[雍正]四川通志》载:“在县城外,锁江岸侧,石刻‘锁江’二字”[40]。《[嘉庆]四川通志》载:“在县城外,吊黄楼前,今圮,石柱犹存。亭下石崖,镌‘锁江’二字。” 又引《蜀碑记补》,仅称:“‘锁江’二字”,“在叙州锁江崖” [41]。可见,锁江亭至迟在清代中期已毁,仅存石刻“锁江”二字。但此二字为何人所书,两种《四川通志》均无记述,更无款识的记载。
如今石刻“锁江”二字犹存,每字见方1.5米,古朴苍劲。旁有“山谷”款识,各约30公分,清晰可见。此石刻为宜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士大都认为系黄庭坚真迹。其实,“山谷”二字很可能是后人补书。《明一统志》曰:“何师心知叙州,因夷叛,修战守之具,置锁崖岸,以保居民,乡人徳之。其崖石上镌‘锁江’二字,尚存。”[42]明人凌迪知所编《万姓统谱》的记载与此一字不差[43]。但并未明确“锁江”二字为何师心所书。或许是出自对这一记载的误读,《[嘉庆]宜宾县志》称:“吊黄楼前,今圮,石柱犹存,亭下石崖镌‘锁江’二字,字阔四尺许,宋淳熙癸丑资中何师心书,江之南巨石上亦有之”[44]。总之,“锁江”二字并非黄庭坚所书,其镌刻者是何师心。至于书写者是否是何师心,目前还只能说有可能。

--------------------------------------------------------------------------------
[①][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正集卷22《赞·写真自赞五首(其五)》,第2册第560页,刘琳、李勇先、王蓉贵点校,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黄庭坚全集》别集卷3《赞·戏题戎州作予真》,第3册第1510页。
[③][宋]黄?:《山谷年谱》卷26绍圣二年乙亥,吴洪泽、尹波主编:《宋人年谱丛刊》第5册第307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宋]陆游:《剑南诗稿》卷10《叙州(无等院山谷故居)》,《四部备要》第79册第111页,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67之10,第4册第3892页,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93绍圣四年十二月甲辰,第4册第460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⑦][元]脱脱等:《宋史》卷444《文苑六·黄庭坚传》,第13110页,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⑧]戎州改称叙州,出自戎州通判苏时建议。他说:“今车书同,声教一,州名曰‘戎’,是夷其民也。”“朝廷以为是,易名叙州”([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63《潼川府路·叙州·州沿革》,第5册第4400页,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本)。
[⑨]甘焘等修纂:《民国遂宁县志》卷1《古迹》,《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以下省称《府县志辑》)第21辑第56页,巴蜀书社1992年版。
[⑩][宋]苏辙:《栾城集》卷1《诗·戎州》,《四部备要》第76册第41页,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方舆胜览》卷62《泸州·事要·题咏》、《蜀中广记》卷56《风俗记第二·上下川南道属》将此诗句误为苏轼所作。苏轼另有《戎州》诗,其首句云:“乱山围古郡,市易带羣蛮”(《东坡七集·东坡续集》卷2,《四部备要》第77册第781页)。
[11]《黄庭坚全集》附录一《传记·豫章先生传》,第4册第2362页。
[12][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6《风俗记第二·上下川南道属》,《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以下省称《四库》)总第591册第756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印行。
[13][清]和珅等:《大清一统志》卷301《叙州府·风俗》,《四库》总第481册第196页。
[14]《宋会要辑稿》职官76之22,第4册第4106页。《辑稿》将此事系于元符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15]《黄庭坚全集》正集卷9《七言绝句·从斌老乞苦笋(元符二年戎州作)》,第1册第224页。
[16]《黄庭坚全集》正集卷5《七言古·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元符二年戎州作)》,第1册第110页。
[17]《舆地纪胜》卷163《潼川府路·叙州·景物下》,第5册第4412页。
[18][宋]祝穆撰、祝洙增补:《方舆胜览》卷65《叙州·事要·寺院·无等院》,下册第1132页,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
[19]《黄庭坚全集》别集卷7《题跋·书遗道臻墨竹后与斌老》称:“元符三年三月,戎州无等院涪翁借地所筑槁木庵中书”(第3册第1616页)。
[20][清]常明等篡修:《[嘉庆]四川通志》卷52《舆地志五十一·古迹五·叙州府·宜宾县》,第1974页,巴蜀书社1984年影印本。
[21]《山谷年谱》卷27元符元年戊寅,《宋人年谱丛刊》第5册第3083页。
[22]《山谷年谱》卷27元符元年戊寅,《宋人年谱丛刊》第5册第3085页。
[23]《黄庭坚全集》正集卷21《铭·无等院生台铭》,第1册第548-549页。
[24]《剑南诗稿》卷10《叙州(无等院山谷故居)》,《四部备要》第79册第111页。
[25]《山谷年谱》卷27元符元年戊寅,《宋人年谱丛刊》第5册第3083页。
[26]《黄庭坚全集》别集卷3《任运堂铭》,第3册第1502页。
[27]《黄庭坚全集》别集卷6《书韩愈送孟郊序赠张大同》,第3册第1566页。
[28]《黄庭坚全集》别集卷7《题书刘禹锡浪淘沙竹枝歌杨柳枝词各九首因跋其后》,第3册第1615页。
[29][宋]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19《七夕至叙州登锁江亭》,第1叶下,《四部丛刊》初编第194册,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
[30]《方舆胜览》卷65《叙州·事要·山川·锁江》,下册第1131页。
[31]《黄庭坚全集》正集卷5《次韵李任道晚饮锁江亭》,第1册第109页。
[32]《黄庭坚全集》正集卷7《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第1册第173页
[33]《石湖居士诗集》卷19《七夕至叙州登锁江亭》,第1叶下。
[34]《剑南诗稿》卷10《叙州(锁江亭)》,《四部备要》第79册第111页。
[35]《蜀中广记》卷63《方物记第五·荔枝》,《四库》总第592册第59页。
[36]《黄庭坚全集》正集卷9《次韵任道食荔枝有感三首》,第1册第221页。
[37][元]刘应李原编、詹友谅改编:《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卷中《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叙州路·景致》,上册第314页,郭声波整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69《叙州府》,《四库》总第473册第463页。
[39]《大清一统志》卷302《叙州府》,《四库》总第481册第209页。
[40][清]黄廷桂等监修:《[雍正]四川通志》卷26《叙州府》,《四库》总第560册第474页。
[41]《[嘉庆]四川通志》卷52《舆地志五十一·古迹五·叙州府》,第1975页;卷59《舆地志五十八·金石二·叙州府》,第2138页。
[42]《明一统志》卷68《叙州府·名宦》,《四库》总第473册第464页。
[43][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34《下平声·五歌·何》,《四库》总第956册第545页。
[44][清]刘元熙等纂修:《[嘉庆]宜宾县志》卷13《古迹》,《府县志辑》第30辑第26页。
(三)流杯池
宜宾流杯池黄庭坚在戎州的遗迹如今首推流杯池,此池由四川省政府1980年公布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但不知何故,在《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诸书中俱不见记载。《[雍正]四川通志》曰:“流杯池在县北,隔江二里。两石对峙而中通,上下曲折约身入之,磴路供伛偻而达于巅。其中广处,黄鲁直垒石为九曲,号流杯池,石上尽昔贤纪载,多藓剥不可读。亭馆虽毁,遗址尚存。康熙初年,巡抚张德地捐赀复购,碑勒更新。”[①]《[嘉庆]四川通志》的记载与相同,但增选了若干则明清名士的题咏。明人潘鉴诗曰:
洞自巨灵辟,名因太史传。
曲流分石脉,断壁锁烟寒。
山水见真性,行藏卜晚年。
我车三入蜀,低首愧江边。
谢瑜诗云:
鬼斧辟云根,灵泉绕砌轮。
流觞人不见,看壁倒斜曛。
夜雨长秋水,新题灭旧文。
悠哉黄太史,邱壑意犹存。 [②]

称黄庭坚为“黄太史”,是由于他在元祐年间,曾任《神宗实录》院检讨官、国史编修官等职,并参与校定《资治通鉴》。由潘鉴、谢瑜等人的诗篇可想见,当年此地游人之多,题咏之盛。《[嘉庆]宜宾县志》称:“流杯池,治北,隔江一里,巨石中劈,黄庭坚于其中甃池九曲为流觞之乐,石上尽昔人题咏,多藓剥不可读。”[③]清初名士王世祯则因未到此池凭吊而深感遗憾:“叙州流杯池、泸州使君岩,皆山谷先生旧游,都不及访,怅然。”[④]这里确实“名因太史传”。
《[嘉庆]宜宾县志》载:“涪翁亭,流杯池石崖顶。”[⑤] 《[光绪]叙州府志》所载与此相同。此前,《明一统志》、《[雍正]四川通志》均称:“涪翁亭在府治北,黄庭坚建,有碑存。”[⑥] 笔者曾前往实地考察,在流杯池、涪翁亭附近并未发现此碑。这里确有不少石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极老人无量寿佛”八个大字,每字一米见方。《[嘉庆]四川通志》载:“流杯池崖壁有‘南极老人无量寿佛’八字,大六尺许,黄庭坚真迹。”[⑦]清人孙如芝《流杯池山亭诗》序曰:“黄鲁直所凿石上‘南极’二字”[⑧]。为何现存石刻为八字,孙如芝所见仅二字?原因或许在于“南极”二字刻于流杯池南壁,“老人无量寿佛”六字刻于流杯池东壁。据《[嘉庆]四川通志》记载,“流杯池石壁书,以八分书黄庭坚《赠秦少仪(觌)》者。”当时字迹便大多难以辨认,“款识剥蚀更甚,年代、姓氏俱不可考”[⑨]。《赠秦少仪(觌)》诗系黄庭坚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任秘书省兼史局时所作,其中有句云:
秦氏多英俊,少游眉最白。
频闻鸿雁行,笔皆万人敌。[⑩]

(四)涪溪
此溪实有所指。《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曰:“涪溪,黄太史号涪翁,游此溪,命之曰:‘涪溪’。” [11]至于其处所,《明一统志》云:“在府城北一十里,宋黄庭坚迁涪州别驾,号涪翁,后安置戎州,乃游是溪而乐之,故名”[12]。《大清一统志》称:涪溪“源出丛桂山下,入大江”[13]。据说,黄庭坚还亲笔写下“涪溪”二个大字,石刻在苏黄桥附近。《[雍正]四川通志》载:“苏黄桥在宜宾县北二里,岩间有山谷手书‘涪溪’二大字,稍前为桥,以东坡、山谷同游于此,因名。”[14]其实,黄庭坚谪戎州时,苏轼正贬儋州(今属海南),二人断无同游此地的可能。《[嘉庆]宜宾县志》称:“苏黄桥,治北二里,涪翁溪侧,宋人以苏、黄并称,因名。”[15]《[嘉庆]宜宾县志》又称:“涪溪,治北,对江,黄庭坚谪涪州别驾,安置戎州,游而乐之,因名。溪边石崖上镌有‘涪溪’二字,字大五尺余,黄真迹也。”[16]《[光绪]叙州府志》所载与此大体相同。而今人所编《宜宾市志》则不载,可知“涪溪”石刻及苏黄桥均不存。
涪溪同时又是统称。宋宁宗时,曾任枢密院编修官的当地名士李嘉谋曾为涪溪作《记》。其《涪溪记》曰:“黄太史绍圣初,章(惇)、蔡(卞)用事,以前史官得罪谪,安置黔州,三年移戎州。方公之迁,以涪州别驾,因自号为涪翁,放浪山水间,初不知有迁谪困悔之意。城南,秋、夏间,水集,迅驶漱石,声振如雷,水反壑则溪石离列可爱,水泫然流其间。公游而乐之,命之曰:‘涪翁溪’。其后溪、山、洞、谷、泉、岭、庵、祠、亭、堂之属,悉以涪翁名、曰涪翁山、曰溪翁溪、曰涪翁洞、曰涪翁泉、曰涪翁桥、曰涪翁庵、曰涪翁岭。”[17]于是,黄庭坚“乐一溪水,即号涪溪。”[18]他所喜爱游乐的溪水,均可称涪溪。黄庭坚歌咏于溪旁。宋人赵徳麟《侯鲭录》载:“山谷在涪溪,咏水仙花。”其诗云:
凌波仙子生尘袜,波上盈盈步微月。
被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樊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19]

后人则来涪溪,追寻黄庭坚当年的踪迹。明末官至太常卿的当地名士尹伸有《叙南曲》二首,其二曰:
锁江北渡入涪溪,乱石丛篁路欲迷。
太史遗文残碣上,武侯荒庙夕阳西。[20]

明人彭大翼《山堂肆考》曰:“叙州府涪溪侧,有泉味甘美,盛夏水冽,冬月则温。黄庭坚号为安乐泉,谓饮之令人安乐也”[21]。《[雍正]四川通志》云:涪溪“在县北十里”、“其侧有安乐泉,亦山谷所名,源出桂丛山下,入大江” [22]。《[嘉庆]宜宾县志》、《[光绪]叙州府志》所载与《[雍正]四川通志》相同。黄庭坚有《安乐泉颂》,其《序》称:“锁江安乐泉,水味为僰道第一。姚君玉取以酿酒,甚清而可口。又饮之,令人安乐。故予兼二义,名之曰:‘安乐泉’。”[23]其泉水既可酿酒,又可治病。现今锁江亭旧址附近无泉水,安乐泉已消失。
(五)金鱼井
黄庭坚尤其喜爱饮茶,有“分宁一茶客”之称。《舆地纪胜》曰:“金鱼井在城南门外一里许。山谷居是邦时,酷喜茶,令人遍汲井泉试之,品题为第一。”[24]《山堂肆考》云:“叙州府城南有金鱼井,中有金鱼,故名。宋黄庭坚贬涪州,酷好茶,令人遍汲井水试之,惟此井水品为第一。”[25]“贬涪州”三字显然太笼统,不甚确当。《大清一统志》称:“金鱼井在府城南方”[26]。 此井究竟在哪里? 《[嘉庆]四川通志》一部书中,便有两种说法。其《舆地志·山川》将其置于宜宾县下,称:“金鱼井在县南,详见《古迹志》。”其《舆地志·古迹》又将其置于庆符县(已并入四川高县)下,称:“《县志》: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七星山下,水泠芳洌,宋涪翁、东坡曾游于此。涪翁嗜茶,遍汲泉水试之,极称此水为佳。”[27]《[嘉庆]宜宾县志》、《[光绪]叙州府志》均载:“金鱼井,治南隔江,庆符界内,黄庭坚尝品此水第一。”[28] 此井当在庆符县即今高县(属宜宾市)境内为是。《舆地纪胜》所谓所称“在城南门外一里许”,不确。
(六)水帘洞
此洞是戎州当时一大奇观,黄庭坚常到此游玩。水帘洞位于戎州城北,各种记载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洞侧的奇观亭是否黄庭坚所建。一说奇观亭为黄庭坚所建。如《图书编》曰:“水帘洞,府城北,瀑布如帘,下垂数尺,黄庭坚尝置竒观亭于旁。”[29]《[雍正]四川通志》云:“水帘洞在县北十五里,有瀑布泉,黄庭坚作奇观亭于旁。”[30]另一说黄庭坚仅题扁额,奇观亭为后人所造。如《蜀中广记》曰:“水帘洞在府北十五里,瀑布泻出两峰间,垂数十丈,如珠帘状。其侧有亭,黄山谷扁曰:‘奇观’。”[31]《[嘉庆]四川通志·舆地志·古迹》云:“水帘在县北,山谷常游于此,题‘水帘奇观’四字。后人建亭其侧,名曰‘奇观’,今圮。”[32] 而该书《舆地志·山川》又称:“水帘洞在县北十五里,有瀑布如帘下垂,黄庭坚作‘奇观’二大字于旁。”[33]可见,黄庭坚所题是“奇观”二字还是“水帘奇观”四字,又各说不一,如今很难判定。至于奇观亭,可能系黄庭坚初建,后人重建。
至迟从宋代开始,水帘洞便是游览胜地。宋孝宗时,知州何师心到此一游,并写下《满江红》词一首:
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不须人卷,不须人轴,一点不容飞燕入,些儿未许游鱼宿,向山头款歩,听疏音,清如玉。 三峡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龙浴,更两边潇洒,数竿修竹,晩倩碧烟为纯缘夜,凭新月为钩曲,问当年题品是何人?黄山谷。[34]

明代达官到此地凭吊黄庭坚,并留下“地因名士留奇观,天为游人放晚晴”[35]一类的题留。奇观亭及水帘洞到清代中期已毁。
(七)冠冕楼
苦笋是戎州的土特产之一。《蜀中广记》引《本草》曰:“四川叙州宜宾、长宁(今属四川宜宾市)所出苦笋,彼人重之”[36]。《齐东野语》云:“世传涪翁喜苦笋”。有诗云:“南园苦笋味胜肉”,[37]“万竿苦竹旌旗卷”[38]。黄庭坚在戎州作《苦笋赋》:“僰道(宜宾的古称)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温润缜密,多啖而不疾人。”并引申道:“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39]。戎州冠冕堂因《苦笋赋》而得名。《舆地纪胜》曰:“冠冕林在倅厅,山谷尝赋云‘僰道苦笋,冠冕两川’故也。”[40] 所谓“倅”,即通判。《明一统志》云:“冠冕堂在府治东。北宋黄庭坚赋:‘僰道苦笋,冠冕两川。’故名。”[41]《[嘉庆]宜宾县志》载:“冠冕楼,治西北,取黄庭坚赋‘冠冕两川’句为名。今圯。”[42]冠冕楼在哪里,各说不一,如今已毁,难于求证。
戎州的土特产除苦笋而外,还有馀甘、橄榄等。戎州的馀甘“大者如李,其质味甘脆,与常见者绝不类”[43]。《桯史》载:“戎州有蔡次律者,家于近郊。鲁直尝过之,延以饮。有小轩,极华洁。槛外植余甘子数株,因乞名焉,题之曰:‘味谏’。后王子予以橄榄遗山谷。”[44]其《谢王子予送橄榄》诗云:

方怀味谏轩中果,忽见金盘橄榄来。
想共余甘共瓜葛,苦中真味晚方回。[45]
此诗作于元符三年春,所谓“苦中真味晚方回”,是个双关语。当时人指出:“时盖徽祖(即宋徽宗)始登极,国论稍还,是以有此句云”[46]。关于味谏轩,《方舆胜览》有记载。《山堂肆考》曰:“味谏轩在叙州府治北”。[47]《[嘉庆]四川通志》云:“味谏轩在县北”[48]。《[嘉庆]宜宾县志》、《[光绪]叙州府志<一>》均称,在“治北”[49]。今人所编《宜宾市志》不载,可知此遗迹已不存。

--------------------------------------------------------------------------------
[①]《[雍正]四川通志》卷24《叙州府》,《四库》总第560册第370页。
[②]《[嘉庆]四川通志》卷52《舆地志五十一·古迹五·叙州府》,第1976—1977页。
[③]《[嘉庆]宜宾县志》卷6《山川》,《府县志辑》第30辑第19页。
[④][清]王士祯:《精华录》卷3《古体诗·叙州流杯池泸州使君岩皆山谷先生旧游都不及访怅然赋此》,《四库》总第1315册第41页。
[⑤]《[嘉庆]宜宾县志》卷13《古迹》,《府县志辑》第30辑第26页。
[⑥]《明一统志》卷69《叙州府》,《四库》总第473册第463页;《[雍正]四川通志》卷26《叙州府》,《四库》总第560册第474页。
[⑦]《[嘉庆]四川通志》卷59《舆地志五十八·金石二·叙州府》,第2138页。
[⑧]《[雍正]四川通志》卷47《皇清艺文·诗》,《四库》总第561册第635-636页。
[⑨]《[嘉庆]四川通志》卷59《舆地志五十八·金石二·叙州府》,第2138页。
[⑩]《黄庭坚全集》正集卷2《赠秦少仪》,第1册第40页。
[11]《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卷中《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叙州路·景致》,上册第314页。
[12]《明一统志》卷69《叙州府》,《四库》总第473册第461页。
[13]《大清一统志》卷301《叙州府·山川》,《四库》总第481册第202页。
[14]《[雍正]四川通志》卷22下《津梁》,《四库》总第560册第278页。
[15]《[嘉庆]宜宾县志》卷13《古迹》,《府县志辑》第30辑第25页。
[16]《[嘉庆]宜宾县志》卷6《山川》,《府县志辑》第30辑第18页。
[17]《舆地纪胜》卷163《潼川府路·叙州·景物上》,第5册第4405页。
[18][清]张英、王士祯等纂:《渊鉴类函》卷33《地部十一·溪四·涪翁》,第9叶上,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本。
[19][宋]赵徳麟:《侯鲭录》卷8,《四库》总第1037册第413页。黄庭坚这首“咏水仙花”题为《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心为之作咏》,见《黄庭坚全集》正集卷5《七言古》,第1册第114页。可是应当指出,据《山谷年谱》卷28建中靖国元年辛巳记载,此诗并非作于戎州,而是作于荆州(今属湖北),《宋人年谱丛刊》第5册第3097页。
[20][清]朱彛尊:《明诗综》卷75《尹伸》,《四库》总第1460册第693页。
[21][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22《地理·泉》,《四库》总第974册第375页。
[22]《[雍正]四川通志》卷24《叙州府》,《四库》总第560册第369页。
[23]《黄庭坚全集》正集卷23《安乐泉颂》,第2册第593页。
[24]《舆地纪胜》卷163《潼川府路·叙州·景物下》,第5册第4409页。
[25]《山堂肆考》卷25《地理·井》,《四库》总第974册第413、414页。
[26]《大清一统志》卷301《叙州府》,《四库》总第481册第204页。
[27]《[嘉庆]四川通志》卷13《舆地志十三·山川五·叙州府》,第818页;卷52《舆地志五十一·古迹五·叙州府》,第1976页。
[28]《[嘉庆]宜宾县志》卷6《山川》,《府县志辑》第30辑第19页。
[29][明]章潢:《图书编》卷66《四川各郡诸名山·叙州府》,《四库》总第970册第772页。
[30]《[雍正]四川通志》卷24《叙州府》,《四库》总第560册第369页。
[31]《蜀中广记》卷15《名胜记第十五·下川南道·叙州府》,《四库》总第591册第190页。
[32]《[嘉庆]四川通志》卷52《舆地志五十一·古迹五·叙州府》,第1976页。
[33]《[嘉庆]四川通志》卷13《舆地志十三·山川五·叙州府》,第816页。
[34]《蜀中广记》卷15《名胜记第十五·下川南道·叙州府》,《四库》总第591册第190页。
[35]《[嘉庆]四川通志》卷13《舆地志十三·山川五·叙州府》,第816页。
[36]《蜀中广记》卷63《方物记第五·竹》,《四库》总第591册第72页。
[37][宋]周密:《齐东野语》卷14《谏笋谏果》,第259页,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38]《黄庭坚全集》正集卷7《次韵黄斌老晩游池亭二首》,第1册第162页。
[39]《黄庭坚全集》正集卷12《苦笋赋》,第1册第303页。
[40]《舆地纪胜》卷163《潼川府路·叙州·景物下》,第5册第4407页。
[41]《明一统志》卷69《叙州府》,《四库》总第473册第463页。
[42]《[嘉庆]宜宾县志》卷13《古迹》,《府县志辑》第30辑第25页。
[43]《蜀中广记》卷61《方物记第三·木》,《四库》总第591册第45页。
[44] [宋]岳珂:《桯史》卷12《味谏轩》,第138页,吴企明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45]《黄庭坚全集》正集卷11《谢王子予送橄榄》,第1册第278页。
[46]《桯史》卷12《味谏轩》,第138页。
[47]《山堂肆考》卷173《宫室·轩》,《四库》总第975册第178页。
[48]《[嘉庆]四川通志》卷52《舆地志五十一·古迹五·叙州府》,第1976页。
[49]《[嘉庆]宜宾县志》卷13《古迹》,《府县志辑》第30辑第26页;[清]王鳞飞等修纂:《[光绪]叙州府志》卷14《古迹》,《府县志辑》第28辑第406页。
(八)定夸山
杜甫《解闷》诗云: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隐映石逶迤。
京华应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①]

唐宋时代,戎州最负盛名的土特产当推荔枝。此地种植荔枝,历史悠久,可上推到远古时代。居住在这里的僰人“多以茘枝为业,园植万株树,收一百五十斛”[②]。直到宋代,戎州仍然是“江两岸,多荔子林”[③]。定夸山是戎州荔枝的重要产地之一,又称峰岩。《方舆胜览》曰:“峰岩在宜宾西百里。山坡荔支连袤,多属廖氏。”[④]诸书所载大致相同。定夸山不仅盛产荔枝,而且风景秀美。《[嘉庆]四川通志》云:“定夸山在县西一百里。山坡荔支连袤,多属廖氏。洞山在定夸山后,下有洞,容数十人,上有一览亭,登眺为胜。”[⑤]关于定夸山的主人廖氏,元人徐昌《绿荔亭记》称:“叙南之西,安边里有铜山。铜山巨族为廖氏,其先世徙自蜀郡(治今四川成都),诗书行义为乡人所敬,交游婚媾率显者也。” 定夸山荔枝以廖氏绿荔枝最为名贵,“实绿而味甘”。[⑥]黄庭坚应廖氏巨的代表人物廖致平(名琮)之邀,曾到定夸山一游,并品尝荔枝。他曾亲笔记载此行:“元符三年七月,涪翁自戎州泝流,上青衣。廿四日,宿廖致平牛口庄,养正置酒弄芳阁,荷衣未尽,莲实可登,投壶奕棋,烧烛夜归。”[⑦]黄庭坚品尝绿荔枝,“食之惊异”[⑧],称赞绿荔枝为戎州荔枝之魁。荔枝不仅可即时食用,而且可以用于酿酒。黄庭坚写下诗篇,题为《廖致平送绿荔枝,为戎州第一;王公权家荔枝绿酒,亦为戎州第一》。其诗云:
王公权家荔枝绿,廖致平家绿荔枝。
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干颗轻红肌。
泼醅葡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
谁能同此绝胜味,唯有老杜东楼诗。[⑨]

所谓“唯有老杜东楼诗”,指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其诗有句曰:
重碧酤春酒,轻红擘茘枝。[⑩]

于是,宋代“叙州公酝,遂名以‘重碧’”[11]。所谓“公酝”,即官府酿造的酒。而黄庭坚“廖致平家绿荔枝”之句颇受廖氏重视,为此建亭,并“名其亭曰:‘绿荔’”[12]。然而因气候变化,这里迟到明代已不见满山遍野的荔枝林。诸如“绿荔枝”、“荔枝绿”之类,如今仅留在美好的历史记忆之中。
(九)墨妙亭
此亭是黄庭坚笔迹的贮存之所。《舆地纪胜》曰:“墨妙亭在郡治,龛置山谷笔迹。”[13]《明一统志》云:“在府治东,龛置黄庭坚笔迹”[14]。《[嘉庆]四川通志》称:“墨妙亭,在县东,贮黄庭坚笔迹。”[15]《[嘉庆]宜宾县志》、《[光绪]叙州府志》诸书都有相似的记载,遗憾的是所藏笔迹的具体内容则一无所知。
黄庭坚在戎州一带留下的墨迹较多,除上文已述而外,尚可举出以下数例。(一)“金箱浩碑刻”。《全蜀艺文志》引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碑目》称:“在宣化(即今宜宾宣化镇)上流三十里。吴季成所卜筑,在山之阿。有山谷老人所书《盘谷序》、《虔州学记》碑刻。”[16]此事见黄庭坚所著《书送李愿归盘谷序遗吴周才》[17]。(二)“介于石刻”。《[光绪]叙州府志<一>》载:“介于石,旧县学署左,地名韭菜园,有石峭立,中横刻‘介于’二字,笔势遒劲,相传为黄庭坚书。”[18](三)“宋黄庭坚戎州舍利塔铭”。《大清一统志》有记载[19],并见黄庭坚文集[20]。《[嘉庆]四川通志》云:“舍利塔又名东雁塔”。并附录“宋黄庭坚《铭》”,《铭》文有句云:“维我戎州,沿汉僰道,钩带二江,抚有蛮僚”[21]。(四)“黄山谷晤轩石刻”。《全蜀艺文志》引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碑目》称:“在(叙州所属)南溪县(今属四川宜宾市)资圣院”[22]。(五)“凉暑亭石刻”。《六艺之一录》曰:“凉暑亭石刻,黄庭坚书,在叙州府南溪县腾龙山。”[23]《[雍正]四川通志》:云“在(南溪)县东龙腾山,有鲁直书‘凉暑亭’三大字”[24]。《[嘉庆]四川通志》称:“龙腾山在(南溪)县东二里,下瞰大江,其北有石横空,长四丈许,俗呼为‘龙桥’。山半有洞,深四丈,额镌曰:‘李公洞’。下有岑参别业,盖参罢嘉州守时寓此。旧有黄庭坚大书‘凉暑亭’三字。”[25]这些石刻目前是否存在,笔者未能一一考查。所寻访者,除“南极老人无量寿佛”而外,仅“桂轮山石刻”。
对于“桂轮山石刻”,明、清两代,直至民国,都有明确记载。《明一统志》曰:“桂轮山在南溪县西七十里。石壁上有黄庭坚所书‘大桂轮山’四字。”[26] 《蜀中广记》云:南溪县“西七十五里桂轮山,昔涪翁书‘大桂轮山’四字于其岸壁。是山惟中秋见月,故名。”[27]《大清一统志》称:“桂轮山在南溪县西七十里。石壁上有黄庭坚书‘大桂轮山’四字。”[28]《民国南溪县志》载:“桂轮山在县西七十里,石壁上有黄庭坚书‘大桂轮山’四字。”[29] 但今人所编《宜宾市志》、《南溪县志》俱不载。笔者前往宜宾考查,得知桂轮山与李庄隔江相眺,上有“大桂轮山”四字,虽漫灭不清,仍依稀可见。在李庄的庙宇中,有联语称:
桂轮耸天外,涪翁留墨迹。
即指此。何以《宜宾市志》、《南溪县志》失载,据说是由于行政区划变动,李庄已由南溪县划归宜宾市翠屏区。
(十)吊黄楼
黄庭坚离开戎州后,士民怀念他,为他修建纪念性建筑,如二老阁。《舆地纪胜》曰:“二老阁在郡治,绘少陵、涪翁像。”[30] 《明一统志》云:“二老阁在府治东,绘唐杜甫、宋黄庭坚像于内。”[31]《大清一统志》称:“在府治东,绘唐杜甫、宋黄庭坚像于内”[32]。《[雍正]四川通志》载:“在县东,阁中绘杜甫、黄庭坚像”[33]。而《[嘉庆]宜宾县志》则称:“二老阁,治东,中旧绘杜甫、黄庭坚像。”[34]可见,二老阁早在嘉庆年间,已无杜、黄画像。
二老阁之外,还有涪翁祠。《吴船录》称:“山谷谪居在小寺中,号大死庵。后人就作祠堂,并裒墨迹,刻其中。”[35]何谓“裒”,聚集也。《[雍正]四川通志》曰:“涪翁祠,在江北。”[36]《[嘉庆]四川通志》引明人赵远《武候祠记》云:“叙州涪翁溪,旧有山谷太史鲁直祠。”“涪翁祠,在县北,祀黄庭坚。”并附录明人周洪谟《涪翁祠记》。据此可知,涪翁祠“宋所建”,“元末废”。明景泰年间,“别建祠,肖涪翁像,而树涪翁亭于其右。”知府“每岁五月五日,率属致祭。” 周洪谟在《记》中说:“叙乃先生履历之地,迨今三百八十余年,士大夫慕之者犹皆不能忘也。”[37]

在戎州,名声最大的纪念黄庭坚建筑无疑是吊黄楼。然而《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诸书俱不载。《[雍正]四川通志》、《[嘉庆]四川通志》仅称:“吊黄楼在县东。”[38]《[嘉庆]宜宾县志》载:“吊黄楼,治北,对江,昔人为黄庭坚建,后圮。今为东岳庙,士人犹呼旧名。”[39]吊黄楼当毁于清代中期以前。1980年,宜宾市政府在流杯池旁,重建吊黄楼。

--------------------------------------------------------------------------------
[①][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17《解闷十二首(之十)》,《四库》总第1070册第689页。
[②][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79《剑南西道八·戎州·土产》,《四库》总第469册第642页。
[③]《范成大笔记六种·吴船录》卷下,第212页。
[④]《方舆胜览》卷65《叙州·事要·山川·峰岩》,下册第1131页。
[⑤]《[嘉庆]四川通志》卷13《舆地志十三·山川五·叙州府》,第815页。
[⑥]《蜀中广记》卷63《方物记第五·荔枝》,《四库》总第592册第61页。
[⑦][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卷4《宋黄文节公正书法语真迹》,《四库》总第816册第649页。
[⑧]《蜀中广记》卷63《方物记第五·荔枝》,《四库》总第592册第61页。
[⑨]《黄庭坚全集》正集卷7《廖致平送绿荔枝,为戎州第一;王公权家荔枝绿酒,亦为戎州第一》,第1册第172页。
[⑩]《杜诗详注》卷14《宴戎州杨使君东楼》,《四库》总第1070册第571页。
[11] [宋]费衮:《梁溪漫志》卷7《二州酒名》,《四库》总第864册第742页。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吴船录》卷下称:叙州“郡酝旧名‘重碧’,取杜子美戎州诗‘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之句,余谓‘重’字不宜名酒,为更‘春碧’。印本‘拈’或作酤,郡有碑本,乃作‘粘’字。”(第212页)
[12]《蜀中广记》卷63《方物记第五·荔枝》,《四库》总第592册第62页。
[13]《舆地纪胜》卷163《潼川府路·叙州·景物下》,第5册第4408页。
[14]《明一统志》卷69《叙州府》,《四库》总第473册第463页。
[15]《[嘉庆]四川通志》卷59《舆地志五十八·金石二·叙州府》,第2140页。
[16][明]杨慎编:《全蜀艺文志》卷52《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碑目·叙州碑记》,下册第1586页,刘琳、王晓波点校,线装书局2003年版。
[17]《黄庭坚全集》别集卷7《书送李愿归盘谷序遗吴周才》,第3册第1593页。
[18]《[光绪]叙州府志》卷16《金石》,《府县志辑》第28辑第486页。
[19]《大清一统志》卷301《叙州府·形势》,《四库》总第481册第195页。
[20]《黄庭坚全集》正集卷21《铭戎州舍利塔铭》,第2册第548页。
[21]《[嘉庆]四川通志》卷40《舆地志三十九·寺观三·叙州府》,第1579页。
[22]《全蜀艺文志》卷52《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碑目·叙州碑记》,下册第1586页。
[23] [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卷97《石刻文字七十三·宋刻》,《四库》总第832册第87页。
[24]《[雍正]四川通志》卷26《叙州府》,《四库》总第560册第475。
[25]《[嘉庆]四川通志》卷13《舆地志十二·山川四·叙州府》,第826页。
[26]《明一统志》卷69《叙州府》,《四库》总第473册第460页。
[27]《蜀中广记》卷15《名胜记第十五下·川南道·叙州府·南溪县》,《四库》总第591册第192页。
[28]《大清一统志》卷301《叙州府》,《四库》总第481册第198页。
[29]李凌霄等修纂:《民国南溪县志》卷1《舆地》,《府县志辑》第31辑第470页。
[30]《舆地纪胜》卷163《潼川府路·叙州·景物下》,第5册第4410页。
[31]《明一统志》卷69《叙州府》,《四库》,总第473册第463页。
[32]《大清一统志》卷302《叙州府》,《四库》总第481册第209页。
[33]《[雍正]四川通志》卷26《叙州府》,《四库》总第560册第474页。
[34]《[嘉庆]宜宾县志》卷13《古迹》,《府县志辑》第30辑第26页。
[35]《范成大笔记六种·吴船录》卷下,第212页。
[36]《[雍正]四川通志》卷28上《祠庙·叙州府·宜宾县》,《四库》总第560册第531页。
[37]《[嘉庆]四川通志》卷35《舆地志三十四·祠庙二·叙州府》,第1442-1443页。
[38]《[雍正]四川通志》卷26、《叙州府》,《四库》总第560册第474页;《[嘉庆]四川通志》卷52《舆地五十一·古迹五·叙州府》,第1975页。
[39]《[嘉庆]宜宾县志》卷13《古迹》,《府县志辑》第30辑第26页。
三、“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
——途经泸州
宋朝统治者认为,“泸州西南要会,控制一路,边阃之寄,付畀非轻”[①]。它位于长江之滨、戎州下游,江阳是其古称,治所在泸川县(即今四川泸州)。北宋蜀士唐庚《题泸川县楼》诗云:
百斤黄鱼鲙玉,万户赤酒烧霞。
榆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②]

足见此地出产之丰盛。元符元年,黄庭坚由黔州迁戎州,路过泸州。元符三年年年底,黄庭坚从戎州出发,顺江东下,离开巴蜀,先在位于戎、泸之间,当时属于泸州的江安县(今属四川宜宾市)停留。次年即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011年)春节,黄庭坚在江安度过,然后再由江安到泸州。于是,他有此一说:“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③]。黄庭坚在江安停留并过年,是为儿子办婚事。元符三年十二月,其子黄相与江安知县石谅字守道之女在江安成亲。《山谷内集诗注》原注云:“石谅信道,本眉(即今四川眉山)人,家于江津(今属重庆),女嫁山谷之子相。是岁十二月,成亲。”[④]

(一)偶住亭
黄庭坚曾到此游乐,此亭位于江安城北、长江岸边,宋、元两代均有记载。《舆地纪胜》曰:“偶住亭,在江安县之对。建中初,山谷自僰道(戎州的古称)还,过邑,宰石谅同游此亭,书《琴操》。后改为渡泸亭,有范百禄《平蛮碑》,见石正行《亭记》。”[⑤] 《方舆胜览》云:“偶住亭在江安县之对。建中初,鲁直自僰道还过,邑宰石谅同游此亭,书《琴操》。后改为渡泸亭,有范百禄《平蛮碑》在焉。”[⑥]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称:“偶住亭,黄山谷改为渡泸亭,范百禄《平蛮碑》在焉。”[⑦] 此后,《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雍正]四川通志》、《[光绪]直隶泸州志》诸书记载大致相同。[⑧]《蜀中广记》则多提供了一点信息:江安“北城街有渡泸碑亭,宋时范百禄自立,载其平夷事迹。今碑止存篆额‘熙宁甲寅平夷之记’八字”[⑨]。在上述记载中,有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偶住亭与渡泸亭是一亭还是两亭?按照上述记载,两亭原本是一亭,只是前后名称有更改。但《[嘉庆]四川通志》认为原本是两亭,“偶住亭在县东北”,渡泸亭“在县城北,内有宋熙宁七年《平夷碑记》。明正德辛亥,知县王郊重建。今亭圮碑存。”并指出:“《州志》误载偶住亭内。”[⑩] 淳熙四年(公元1178年),范成大路经此地,作《江安道中》诗:
秾绿连村荔子丹,瘴云将雨暗前湾。
张旗且喜三滩驶,叱驭曾惊九折艰。
他亲自考察渡泸亭后,一再嘲笑道:“泸、戎之间有渡泸亭,然不知孔明竟出何路?”[11] “(江安)近城有渡泸亭,竟不知诸葛孔明的从何处渡”[12]。《[嘉庆]四川通志》编者亦称:“渡泸亭之名,当是宋人平夷,张大其功,立碑建亭,比美诸葛之意。”[13]

其二、范百禄《平蛮碑》或《平夷记》现存何处?内容是什么?不少文献都一再肯定确有此碑,如《六艺之一录》引宋王象之《舆地碑目》称:“《泸州平夷记》,熙宁中范百禄撰,今在江安县之偶住亭。”[14]范百禄熙宁年间曾任梓州路提点刑狱,并参与平定泸南所谓“蛮夷”。其事仅在《宋史》中,便既见于其本传,又见于《熊本传》及《淯水夷传》[15]。至于所谓《平蛮碑》,是否即是《宋史·淯水夷传》所称“提点刑狱范百禄作文以誓之”。此传保留了其全文,并称“立石于武宁砦”[16]。此文既收入《[嘉庆]四川通志》,题为《宋提点刑狱范百禄誓淯水夷文》[17];又收入近代江安籍名士傅增湘所编《宋代蜀文辑存》,题为《誓淯水夷文》[18]。
其三、石正行何许人也?其《偶住亭记》是否传世?对于《亭记》,笔者尚一无所知。至于石正行的简历,则见于记载。如《明一统志》称:“石正行,眉州人,徙居江安,宋淳熙中登进士,力学不倦,尤工于书,得黄庭坚笔法,自号笑斋,有文曰《毫芒集邑》。宰赵迈榜其居,曰‘止斋’。”[19]

值得注意的是黄庭坚在偶住亭,岂止游玩,还进行创作。除“书《琴操》”而外,写下著名的《此君轩》诗。后人称赞:“《此君轩》诗为涪翁极得意之作,而书亦潇洒如意。”[20]所谓此君轩,是荣州(治今四川荣县)祖元禅师的斋名。此人喜抚琴,酷好竹,植万竿竹于此君轩,并在轩中收藏各种古器乐。祖元的堂弟王彦周雅好诗书,都和黄庭坚有频繁的交往和很深的友情。祖元听说黄庭坚离开巴蜀,在江安停留,赓即赶往江安送行。黄庭坚在偶住亭,写《此君轩》诗相赠。
据黄君先生考证,黄庭坚先后着有三首《此君轩》诗[21]。其一是《戏用题元上人此君轩诗韵奉答周彦公起予之作》,元符二年闰九月写于戎州,、书法不详,首句为:
此道沈霾多历年,喜君占斗斸龙泉。[22]

其二是《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元符三年三月写于戎州,、书法为大行书,首句云:
王师学琴三十年,响如清夜落涧泉。[23]

其三是《元师自荣州来追送余于泸州之江安绵水驿因复用旧所赋此君轩诗韵赠之并简元师从弟周彦公》,建中靖国元年正月初十写于江安,书法为大行楷,首句云:
岁行辛巳建中年,诸公起废自林泉。
其《跋》曰:“余旧得东坡所作《醉翁操》善本,尝对元道之,元欣然曰:‘往尝从成都通判陈君颀,得其谱。’遂促琴弹之词与声相得也。蜀人由是有《醉翁操》然词中之微旨,弦外之余韵,俗指尘耳,岂易得之。建中靖国元年正月辛未江安水次偶住亭书”[24]。其跋又云:“江安城北滩上作小草亭,尉李相如为余开两窗,极明焕,故作戏弄笔墨,可意”[25]。黄庭坚还应祖元之请,用草书为他写下第一首《此君轩》诗。第三首《此君轩》诗,《山谷别集》编者注称:“右有石刻”,但已无可考。曾发现有石刻的是其第二首《此君轩》诗。《明一统志》的记述太简单:“此君轩在荣县后山上,有黄庭坚诗刻”[26]。《金石文考略》的记载较详细:“黄鲁直题琴师元公《此君轩》诗,弘治辛酉(公元1501年)长洲薛英按蜀,获此碑于南荣,立于分司,覆之以亭。”[27]《[同治]嘉定府志》载:“此君轩,县治后凤鸣山,后有黄庭坚诗刻,今已无存。”[28] 所幸其拓本尚存,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至于偶住亭,《民国江安县志》载:“民国八年(公元1918年)重建”[29]。今已毁。
(二)葛氏竹林
竹中空而有节,黄庭坚爱竹。江安位于蜀南竹海之麓,产竹。葛氏竹林地处江安城北的中坝,中坝是因淯江在此会入长江所形成的沙洲。石谅在这里置酒为亲家黄庭坚饯行。《蜀中广记》载:“山谷有泸州中坝葛氏竹林留题,云:‘江南黄庭坚自僰道蒙恩放还,元符三年十二月,道出江安,江安宰石谅信道以亲亲见留,作岁。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丙寅,置酒中坝葛氏之竹林而别。’”[30]但无有关此题留已刻于石的记载。《[光绪]泸州直隶州志》仅载:“在县北,两江合抱,中拥沙洲。明末,兵部尚书、郡人杨鼎和建阁其上,以供游赏。今遗址犹存”[31]。所谓“今”是指光绪年间,如今已无。
(三)滴乳泉
不少典籍均称,此泉在州西真如寺。如《舆地纪胜》曰:“滴乳岩在(泸州)西城真如寺,崖石中流出,泉味甚甘。山谷元符间渡泸,徜徉此寺,喜其岩幽泉美,大书为‘滴乳泉’。”[32] 《方舆胜览》亦云:“在城西真如寺,自崖石中流出,味甚甘。鲁直经行,大书此三字”[33]。而黄庭坚《泸州大云寺滳乳泉记》则称在州西大云寺。《记》曰:“泸州大云寺西偏,崖石上有甘泉滳沥,一州泉味皆不及也。余名曰:‘滳乳泉’”[34]。由《[嘉庆]四川通志》将大云寺、真如寺并称,可知二寺并非一寺,但都在泸州城西。或许正因为此,《大清一统志》笼统地说:“乳岩在州西一里,有泉自崖中流出,黄庭坚名曰:‘滴乳泉’。”[35] 《民国泸州志》补充道:“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巡道黄云鹄建石室寺,后名云谷洞,竖碑刊涪翁小像并题咏。”[36] 石刻今存。《泸州市志》载:“石刻为楷书“滴乳岩”三字,宋黄山谷题,清黄云鹄补书,字径长0.78米,宽0.70米”[37]。
(四)拙溪
《[雍正]四川通志》、《[嘉庆]四川通志》均载:“拙溪在州东北七里,黄山谷过此坠驴,号为‘拙溪’,大书二字镌于石。”[38] 《民国泸县志》曰:“在里仁乡罗汉场拙溪石盘上,字大二尺六,相传宋黄山谷书”[39]。《泸州市志》云:拙溪石刻“位于市郊罗汉乡政府西北面,前为洗脚溪,后为罗汉大桥。题记刻于北宋年间,现基本保存完整。题记刻于洗脚溪旁一块长2.1米、宽1.4米的地面长方形的板上,为阴刻楷书‘拙溪’二字,字径长宽各0.9米,字距为0.08米,下有‘黄山谷书’”的落款。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

--------------------------------------------------------------------------------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7之5,第8册第7427页
[②][宋]唐庚:《眉山诗集》卷9《六言绝句·题泸川县楼》,《四库》总第1124册第317页。
[③]《黄庭坚全集》正集卷22《史应之赞》,第2册第566页。
[④][宋]黄庭坚着,任渊注:《山谷内集诗注》目录,《四库》总第1114册第19页。
[⑤]《舆地纪胜》卷153《潼州府路·泸州·景物下》,第5册第4136-4137页。
[⑥]《方舆胜览》卷62《泸州·事要·亭观》,下册第1087页。
[⑦]《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卷中《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泸州·景致》,上册第279页。
[⑧]《明一统志》卷72《嘉定州》,《四库》总第473册第526页;《大清一统志》卷311《泸州》,《四库》总第481册第371页;《[雍正]四川通志》卷27《直隶泸州》,《四库》总第560册第514页;[清]田秀栗等修纂:《[光绪]直隶泸州志》卷2《古迹》,《府县志辑》第32辑第382页。
[⑨]《蜀中广记》卷16《名胜记第十六·下川南道·泸州·江安县》,《四库》总第591册第202页。
[⑩]《[嘉庆]四川通志》卷56《舆地志五十五·古迹九·泸州直隶州》,第2085页。
[11]《石湖居士诗集》卷19《江安道中》,第1叶下-2叶上,《四部丛刊》初编第194册。
[12]《范成大笔记六种·吴船录》卷下,第213页。
[13]《[嘉庆]四川通志》卷56《舆地志五十五·古迹九·泸州直隶州》,第2085页。
[14]《六艺之一录》卷107《石刻文字八十三·宋王象之舆地碑目》,《四库》总第832册第225页。
[15]《宋史》卷337《范镇传附从子百禄传》、卷334《熊本传》、卷496《蛮夷传四·泸州蛮传》,第10791、10730、14244-14246页。
[16]《宋史》卷496《蛮夷传四·泸州蛮传》,第14245-14246页。
[17]《[嘉庆]四川通志》卷95《武备志十四·边防六·附录》,第3006页。
[18]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卷22《范百禄·誓淯水夷文》,第322页,香港龙门书店1971年影印本。
[19]《明一统志》卷72《泸州·流寓》,《四库》,总第473册第528页。
[20][20][清]李光暎:《金石文考略》卷14《黄鲁直题元上人此君轩》,《四库》总第684册第418页。
[21]参看黄君:《黄庭坚<此君轩诗>及其书作考》,载《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59-64页。
[22]《黄庭坚全集》别集卷1《戏用题元上人此君轩韵奉答周彦公起予之作》,第3册第1455页。
[23]《黄庭坚全集》正集卷5《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第1册第111页。
[24]《黄庭坚全集》别集卷1《元师自荣州来追送余于泸州之江安绵水驿因复用旧所赋此君轩诗韵赠之并简元师从弟周彦公》,第3册第1456—1457页。
[25]《黄庭坚全集》别集卷7《跋此君轩诗》,第3册第1604页。
[26]《明一统志》卷72《嘉定府·宫室》,《四库》总第473册第522页。
[27]《金石文考略》卷14《黄鲁直题琴师元公<此君轩>诗》,《四库》总第684册第417页。
[28][清]文良等修纂:《[同治]嘉定府志》卷5《古迹》,《府县志辑》第37辑第83页。
[29]严希慎等修纂:《民国江安县志》卷2《古迹》,《府县志辑》第32辑第40页。
[30]《蜀中广记》卷16《名胜记第十六·下川南道·泸州》,《四库》总第591册第201页。
[31][清]田秀栗等修纂:《[光绪]泸州直隶州志》卷2《山川·江安县》,《府县志辑》第32辑第344页。
[32]《舆地纪胜》卷153《潼川府路·泸州·景物下》,第5册第4139页。
[33]《方舆胜览》卷62《泸州·事要·井泉》,下册第1087页。
[34]《黄庭坚全集》正集卷16《泸州大云寺滳乳泉记》,第2册第452页。
[35]《大清一统志》卷311《泸州·山川》,《四库》总第481册第369页。
[36]王禄昌等修纂:《民国泸县志》卷8《古迹志·胜迹》,《府县志辑》第33辑第306页。
[37]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泸州市志》第1154页,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38]《[雍正]四川通志》卷25《直隶泸州府》,《四库》总第560册第423页;《[嘉庆]四川通志》卷19《舆地志卷十八·山川十》,第1009页。
[39]《民国泸县志》卷8《古迹志·金石下》,《府县志辑》第33辑第315页。
[40]《泸州市志》第1154页。
(五)开福寺
《舆地纪胜》载:“黄太史书《砥柱铭》碑,在高寺”;“《大像记》、《醉僧图诗》碑,黄太史三碑并在开佛寺。”[①] 《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地》均称:“开福寺在州治南,有宋黄庭坚《大像记》。”[②]所谓“黄太史三碑并在开佛寺”,除《大像记》、《醉僧图诗》碑而外,当指《泸州开福寺弥勒殿铭》。其文见《山谷别集》卷2,落款为:“建中清国元年正月丁亥,清辉阁前舟中书。”[③]而所谓《砥柱铭》,其全称当为《魏郑公砥柱铭》,黄庭坚《题所书〈魏郑公砥柱铭〉后曰:“建中靖国元年正月庚寅,系舟王市,山谷老人烛下书。”[④]《[光绪]直隶泸州志》引《名胜记》云:“碑俱黄太史撰,并在东崖之开福寺。”[⑤] 黄庭坚在泸州留下的墨迹还有:《镜砚铭》又称《任从简镜研铭》,铭文见《山谷集》卷十三;木龙岩题榜,《方舆胜览》载:“木龙岩,在宝山之趾,有古榕木,盘洁夭矫如龙,黄鲁直为题榜。”[⑥]

(六)使君岩
泸州当时的名胜有使君岩。《明一统志》载:“使君岩在州城南五里,宋使君王献可游赏之地。”[⑦]其实,这里也是黄庭坚的游赏之地。陆游称:“泸州使君岩在城南一里,深三丈,有泉出其左,音中律吕,木龙岩相距亦里许,黄太史所游憩地也”[⑧]。王士祯亦称:“叙州流杯池、泸州使君岩,皆山谷先生旧游,都不及访,怅然赋此。”其诗云:
今日使君岩,南望还咫尺。
通词托微波,蹇修空脉脉。
平生一瓣香,敢为涪翁惜。[⑨]

除使君岩而外,还有泸州属县合江(今属四川泸州市)的安乐山。《吴船录》曰:“有刘仙观,在对江安乐山。刘仙名珍,隋开皇时人。山中出天符木叶,上有篆文,如道士书符,人采以相赠遗。”[⑩]《方舆胜览》引《图经》云:“在合江西五里,三峰俱秀,有溪及延真观。有石柜,为仙人藏经之所。”[11]建中靖国元年正月晦,黄庭坚应知合江县白宗愈之约,泛舟安乐溪上。他写下《游泸州合江县安乐山行记》,以纪此游。《行记》盛赞道:“僰道平山气歇而不清,江安方山气浊而不秀,求山而清秀,惟安乐山耳”[12]。
四、“巴蜀自古多奇士”
——赘语
本文行将结束,需要补充的是,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即使着眼于宋代巴蜀区域史,黄庭坚研究也尚有深入的余地。
经查,仅在《宋史》一书中,“蜀士”一词便反复出现达26次之多。如果说宋代是由科举出身的读书人所组成的士大夫阶层当权的时代[13],那么“蜀士”便是一个很值得重视和探讨的地域性士大夫集团。南宋中期,吴曦叛宋降金之时,隐士安世通怒不可遏:“此非曦一人之叛,乃举蜀士大夫之叛也。”[14]这一激愤之词断断不可信以为真,但从中不难看出“蜀士”对巴蜀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难怪巴蜀地区的地方官员往往延揽“蜀士”,力争做到“蜀士由是归心”[15]。岂止在地方上,而且在朝廷内,蜀士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至迟在南宋初期,已出现“蜀士仕于朝者”[16]甚多的局面。因此在当政者中,打击蜀士者有之,如“自秦桧专权,深抑蜀士”[17],笼络蜀士者更多,甚至包括绍兴后期的宋高宗。诚然,宋代的蜀士自有其成长、壮大的过程。而黄庭坚生活的北宋中后期正是其发展、崛起的重要阶段。
《宋史·黄庭坚传》称:“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18]。黄庭坚谪居巴蜀期间,与不少蜀士时相过从,友情至深,甚至结为姻亲。他对蜀士从总体上给予高度评价:“巴蜀自古多奇士。学问、文章、德慧、权略落落可称道者,两汉以来盖多。”[19]黄庭坚每到一地,必先询问当地名士,以便向他们请益。如他“迁置于戎州,未至而访其士大夫之贤者”。友人相告:“王黙复之、廖及成叟,其人也”。黄庭坚高兴地说:“虽投弃裔土,而得两贤与之游,可无恨”。让他“太息”的是:“至戎州而访之,则二士皆捐馆舍矣”[20]。只能同王黙、廖及的后代交往。黄庭坚在巴蜀地区,交游面相当广泛。前文提到的便有戎州廖致平、王公权,泸州石谅、石正行,荣州王彦周、祖元禅师,等等。前文未提到的为数当更多,黄斌老、黄子舟兄弟即是其例。在黄庭坚的文集中,与黄斌老唱和的篇章达7件之多。黄斌老者,乃蜀中名士、大书画家。他与黄庭坚相识,是因为当时他正担任戎州通判。《画继》载:“黄斌老,不记名,潼川府永泰[21](在今四川盐亭县东)人,文湖州(即文同)之妻侄也。登科尝任戎倅,适山谷贬戎州,与定交,且通谱。善画竹,山谷有咏其横竹诗。”[22]黄斌老之弟黄子舟与黄庭坚的关系更亲近,其名字系黄庭坚所取。《画继》称:“黄彝字子舟,斌老之弟。其名字,初非彝与子舟也。山谷以其尚气,故取二器,以规之。自后折节,遂为粹君子,举八行,终朝郎、郡倅。” 黄子舟的画技不在乃兄之下,其姑父文同“每言:‘所作不及子舟。’”[23]仅由这些例子也可看出,黄庭坚所交多半蜀士。以此为线索追寻下去,或许对探究宋代蜀士的个性及其崛起的过程多少有所补益。
还应当指出,黄庭坚为蜀士乃至其妻、其母所撰墓表、墓志铭为数较多,本文一概未涉及。墓表因其文字太简略,如《成都赵夫人墓表》仅寥寥数语:“幼孤而知诗书,蚤孀而能礼义,斥簪珥以教其子,叔求异炊而不争财”[24],通常并无多少实质性的内容。而墓志铭的史料价值则不可低估,其中往往不乏研究宋代巴蜀区域史的珍贵资料。如黄庭坚所撰《太子中允致仕陈君(庸)墓志铭》[25]、《陈少张墓志铭》[26]提供了唐末入蜀的青神陈氏家族在北宋中期分别迁往颍川(即今河南许昌)、叶县(今属河南)的资料。《青神程氏夫人墓志铭》则记述了一位“能俭能勤”的孀居妇女如何将其夫家蔡氏造就为“戎州富室”:“家富矣,命诸孙无敢不学。”黄庭坚称:“夫人之孙相从予学,其言行可亲也。”[27]黄庭坚所撰《南园遁翁廖君(及)墓志铭》[28]、《泸南诗老史君(扶)墓志铭》[29]、《朝请郎郭方进墓志铭》[30]、《通直郎张修孺墓志铭》[31]、《青阳希古墓志铭》[32]是戎州廖氏、泸州史氏、火井(在今四川邛崃西南)郭氏、江原(在今四川崇州东南)张氏、井研(今属四川)青阳氏等家族兴盛历程的记录。而《朝奉郎致仕王君(黙)墓志铭》[33]、《杨宽之墓志铭》[34]、《张子履墓志铭》[35]、《史端臣先生墓志铭》[36]、《朝奉郎通判泾州(治今甘肃泾川)韩君(复)墓志铭》[37]则是戎州王氏、资州(治今四川资阳)杨氏、严道(即今四川雅安)张氏、眉山史氏、井研韩氏等家族崛起过程的描述。
宋人有诗云:
力穑输公上,藏书教子孙。
追游屏裘马,宴集止鸡豚。[38]

在上述家族中,“累世以儒学知名”[39]者并不多,起初多半均为传统时代常见的所谓“耕读家庭”。如戎州王氏先辈“皆隐约田间”,王黙始奉父命,“弃耒为诸生”;火井郭氏“世在田间”;眉山史氏“伏匿田间,不乐仕宦”。而其发家的关键往往在于其子弟进士及第。如青神陈氏陈希亮、陈庸、陈谕叔侄三人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同登第,“眉州号其所居坊曰:‘三俊’”;江原张氏“七子皆举进士”;眉山史氏史褒、史襄兄弟“皆登进士第”。这些士大夫家族一般都经历了由农而士,由士而仕的发家历程。但先致富,后入仕者有之。如戎州廖氏的创业者廖翰号称“治生有猗顿之材,知子有朱公之智。”他先“买山于夷戸,即其人以耕稼,不征其财力。数年,遂役属数百家,而富以十倍。”然后“乃大治产居,延儒学以为子师,礼游士以为子友。命子(廖)琮为进士,遂登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第。”据说,“戎人仕于朝,自琮始。”[40]因商而富,由商而士者也有之。如井研青阳氏“煮盐为富人”,起初“安于富饶,不求宦达”,后来“始筑书馆,使子弟皆就学。”

这些家族发家后,既有向外转移者,也有向内发展者。通常认为,传统时代“乐土重迁”,巴蜀地区四周群山环抱、出入道路艰险,内部气候温暖、物产丰富,人们更是故土难离,不愿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有所谓“盆地意识”。就宋代而言,巴蜀地区不少家族唐末入蜀、宋末出蜀。关于南宋晚期的情况,元人虞集有记载:蒙军“連兵入蜀,蜀人受禍慘甚,死傷殆盡,千百不存一二,謀出峽以逃生。”[41]迁移出于被迫,目的在于躲避战祸。其实,宋代巴蜀士大夫家族也有因求发展而先后主动迁出巴蜀者,且为数不在不少。就黄庭坚所提供的资料看,除前述青神陈氏而外,还有号称“陵州(治今四川仁寿)衣冠族姓”的井研韩氏。韩复“既仕中州,有田于叶,故今为叶人。”当然也有向内发展者,如戎州王氏。王黙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登第,历任通泉(今属四川射洪)知县等职,官至朝奉郎,即“请老而归,年始四十有八”。他返回家乡后,“治大宅,开花圃,筑台榭。”在家乡维护弱者,“于乡邻?其无而收其弱”,主持公道,“至其无赖者,众会唾辱之,里人畏之,甚于刑罚”,并代表乡里,监督地方官府。黄庭坚所撰《朝奉郎致仕王君(黙)墓志铭》称:王黙“性狷介,不能容人之非,州县有过举,輙上书论之。”青阳希古在家乡井研同样充当维护社会公正、调解社会矛盾的角色。黄庭坚所撰《青阳希古墓志铭》载,青阳希古力主:“礼士当尽心,?贫当尽力。公法不可不畏,租赋不可不时。”他“好读律,能通法意。乡邻讼者,多决于君。君为道:‘如是可,如是不可。’多以君言解而不争。”总之,仔细研读这些墓志铭,将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宋代巴蜀士大夫家族的了解和认识。

--------------------------------------------------------------------------------
[①]《舆地纪胜》卷153《潼川府·泸州·碑记》,第5册第4147页。
[②]《明一统志》卷72《泸州·寺观》,《四库》总第473册第527页;《大清一统志》卷311《泸州·寺观》,《四库》总第481册第373页。
[③]《黄庭坚全集》别集卷3,第3册第1501页。
[④]《山谷年谱》卷28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宋人年谱丛刊》第5册第3094页。
[⑤]《光绪直隶泸州志》卷2《古迹》,《府县志辑》第31辑第375页。
[⑥]《方舆胜览》卷62《泸州·事要·山川》,下册第1086页。
[⑦]《明一统志》卷72《泸州·山川》,《四库》总第473册第525页。
[⑧]《剑南诗稿》卷10《泸州使君岩》,《四部备要》第79册第111页。
[⑨]《精华录》卷3《叙州流杯池》,《四库》总第1315册第41页。
[⑩]《范成大笔记六种·吴船录》卷下,第213页。
[11]《方舆胜览》卷62《潼川府·泸州·事要·山川》,下册第1086页。
[12]《黄庭坚全集》别集卷2《游泸州合江县安乐山行记》,第3册第1498页。
[13]可参看拙稿:《论宋代的皇权和相权》第四节《士大夫阶层的特质》,见《宋代政治文化史论》第15-19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宋史》卷459《隐逸下·安世通传》,第13470页。
[15]《宋史》卷386《范成大传》,第11869页。
[1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9绍兴二十八年二月丙午,第4册第2958页,中华书局1956年版。
[17]《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6绍兴二十七年四月庚戌,第4册第2914页。
[18]《宋史》卷444《文苑六·黄庭坚传》,第13110页。
[19]《黄庭坚全集》正集卷25《跋秦氏所置法帖》,第2册第651页。
[20]《黄庭坚全集》正集卷32《南园遁翁廖君墓志铭》,第2册第848页。
[21]“永泰”原作“安泰”,误。
[22][宋]邓椿:《画继》卷4《黄斌老》,《四库》总第813册第522页。
[23]《画继》卷4《黄子舟》,《四库》总第813册第522页。
[24]《黄庭坚全集》别集卷10《墓表·成都赵夫人墓表》,第3册第1677页。
[25]《黄庭坚全集》正集卷30《墓志铭·太子中允致仕陈君(庸)墓志铭》,第2册第826-828页。
[26]《黄庭坚全集》正集卷30《墓志铭·陈少张墓志铭》,第2册第837-838页。
[27]《黄庭坚全集》别集卷10《墓志铭·青神程氏夫人墓志铭》,第3册第1674-1675页。
[28]《[嘉庆]四川通志》卷45《舆地志四十四·陵墓二·叙州府·宜宾县》,第1761页。
[29]《[嘉庆]四川通志》卷47《舆地志四十六·陵墓四·泸州直隶州·泸县》,第1821页。
[30]《黄庭坚全集》别集卷10《墓志铭·朝请郎郭方进墓志铭》,第3册第1663-1664页。
[31]《黄庭坚全集》别集卷10《墓志铭·通直郎张修孺墓志铭》,第3册第1666-1667页。
[32]《黄庭坚全集》别集卷10《墓志铭·青阳希古墓志铭》,第3册第1670-1671页。
[33]《黄庭坚全集》正集卷30《墓志铭·朝奉郎致仕王君(黙)墓志铭》,第2册第809-811页。
[34]《[嘉庆]四川通志》卷47《舆地志四十六·陵墓四·资州直隶州·内江县》,第1824页。
[35]《[嘉庆]四川通志》卷46《舆地志四十五·陵墓三·雅州府·雅安县》,第1778页。
[36]《黄庭坚全集》别集卷10《墓志铭·史端臣先生墓志铭》,第3册第1671页。
[37]《黄庭坚全集》正集卷30《墓志铭·朝奉郎通判泾州韩君(复)墓志铭》,第2册第820-822页。
[38]《剑南诗稿》卷55《题斋壁二首(其二)》,《四部备要》第79册第558页。
[39]《黄庭坚全集》正集卷22《赞·故江阳杨君画像赞》,第2册第562页。
[40]《黄庭坚全集》正集卷22《赞·故僰道廖君画像赞》,第2册第561-562页。
[41]虞集:《道园学古录》卷19《史氏程夫人墓志铭》,《四部备要》第88册第187-188页。

http://blog.163.com/ybxldh@126/blog/static/69242731201041883093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