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的科技水平到底有多差?

 饮膳道人 2017-06-25

清宫戏中的机关枪

文|陈事美

清朝有科技吗?貌似清朝与科技根本不沾边。人们有这种印象,说明清朝的科技实在太差。大清帝国生不逢时,不仅自己没有创新,又赶上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两相对比,悲催得无以复加。不管有多差,我们都要重新审视一番,看看究竟差到什么地步。

一谈到科技,人们总是首先想到新发明,而新发明在国人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引以为傲的古代四大发明。在清朝毫无建树的同时,西方工业强国一发不可收拾,不说汽车、火车、飞机,仅就伴随电的发明,就诞生了无数划时代的伟大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等。从清朝起,中国人对这些世界发明成果就开始“坐享其成”。不得不说,这种坐享其成是耻辱的。难道清朝人就没有自己的发明吗?答案是否定的。

查来查去,清朝最有名的发明大概非“连珠火铳”莫属。这是一种军事武器。康熙年间,由戴梓发明。戴梓,杭州人,不仅懂兵法、天文算法,擅长诗书绘画,同时精通机械、兵器制造。在平三藩时,康亲王杰书征讨耿精忠,戴梓随军入伍。善于鼓捣机械的他很快被军队重用,就在这时,发明了设计十分巧妙的连珠火铳。这种火器是一种后装、滑膛、单发的燧发枪,可储存28发火药铅丸,有两个相互衔接的铳机。当扣动扳机时,弹药就会自动进入枪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这种武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连续射击28发子弹,就相当于机关枪。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为此,戴梓受到康熙的嘉奖。因为当时的火器大多是火绳枪,需要用火绳点火,一旦下雨受潮就无法使用。

国人称戴梓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关枪发明者,比欧洲发明的机关枪还要早200年。但这点并不被古代战争器械研究的专家认同。而且,关于这个伟大的发明,在《清史稿》中虽有记载,但并无使用记载。也就是说,清军是否将连珠火铳用于实际战争中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那时的清军广泛使用这种火器的话,再经过二百年发展,清军的武器装备绝对会洋人刮目相看。但悲催的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清军在张家湾阻击洋人时,大部分还在使用弓箭、竹编盾牌。这就是清朝的真实科技水平。

如果在《清史稿》查找官方记载,那么清朝的科技水平就更悲催。比如用于农业生产的“深耕犁”,同样是诞生于康熙年间,由一个叫杨屾的人在书中记载。另外还有道光年间锄地不翻土的“漏锄”,同治年间,捕捉粘虫的滑车。当然还有果木嫁接和整修等新型实用技术。在家禽与兽病防治上,真正创新的也只是用针灸给家禽治病。如针刺鸭子胫掌,治疗鸭雏发风之病。其实,针灸治病在中国是老传统,无非就是从人的身上转到动物的身上。

其实,很多清朝所谓的新科技都有西方科技的影子,或是在西方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比如钦天监,观测天文的机构,是明朝由外国传教士援建的。到了清朝,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在原来的基础上,建成了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乾隆年间,中国人戴进贤在此基础上,编纂了《仪象考成》一书,修正了原来星图中的很多错误,同时制作了玑衡抚辰仪。

被称为清朝最伟大数学家的梅文鼎,人家是出生并成长在明朝,而且一直受西方天文、历法知识的影响。例如在康熙年间,梅文鼎与众多西方传教士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习。第二年,梅文鼎就写了一本《历学疑问》的书。后来还有多本著作,如《视学》,该书就像一本几何书,讲述立体图形如何进行透视测算的方法。其中一些名词沿用至今,如“地平线、视平线”。

再比如清末的詹天佑,貌似与现代科技最沾边。他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实现了中国人完全自主修建铁路的梦想。但谁都知道,詹天佑是清政府派往美国的留学幼童。他修铁路的那些知识,全是从美国学来的。

另外还有清朝医学解剖第一人王清任。嘉庆年间,他敢于突破传统礼教束缚,大胆实践,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医学解剖理念,填补了中国医学无解剖的空白。但这也只是填补了中国的空白,相比西方医学解剖,落后的则不是一点半点。比利时的维萨里比王清任早了整整200年,在文艺复兴时期,维萨里就出版了人体医学解剖著作《人体构造》,成为世界人体解剖的创始人。

18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发展进入高速期。东方的中国只能奉行拿来主义。花大价钱去请洋人、买机器。这就有了清朝的洋务运动。什么著名的江南制造局、江南造船厂、轮船招商局均诞生于此。洋人那边都是坚船利炮,清军这边居然还在使用弓箭。

为啥清朝的科技水平如此之差呢?从戴梓的命运就可见一斑。戴梓绝对是个工科天才,但康熙怕戴梓也不轨之心,将他流放到了东北并终死在那里。康熙虽然有雄才大略,虽然也很喜欢西方的各种科学仪器,但也只是自己喜欢,喜欢在洋人面前炫弄,但根本不向全国推广,只因怕影响满清的政权稳定。比如戴梓的那种连珠火铳,据说只能满军用,各地绝对不能建造。

另外,再加上清朝最严厉的文字狱,将民间的创造性、思想自由压制到了极点,堪称中国最黑暗的一段时期。整个中国就犹如被放入了一个高温消毒的锅内,如此严苛的环境,哪个天才还能鼓捣出发明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