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璇,陕西咸阳人,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 (张子璇近照)
詩: 櫻笋詩二首
秋懷三首 兩處支離罷北征。深宵燭語那回輕。羣燈息影蟾初放,一蝶辭枝葉亂橫。入海難從齊壯士,整儀爭效魯諸生。長安亦有新豐在,強作燕居知未成。 登高偏憶渡江時。秋雨殘荷不自持。江左有公應識我,冀州無馬竟如斯。換巢獨幸巡簷久,持燭休言倚樹遲。涉級趨庭過緩緩,隔窗遙指後雕枝。 三代傳經勢赫炎。祗今沈醉誦爰潛。復梁入洛忽成往,守險出關猶可兼。孤嶼夜寒思閉戶,他年日暖候開簾。美人昔奏無絃樂,力忍玄花頻北瞻。
過南湖
抵咸京 大抵垂陰歷四春。渭城別久築臺新。蘆蒿時節南朝柳,不及河風慰客塵。
海上 街聲慣歷霰交加。偶向海湄攀一芽。露散天明終不忍,獨園夤夜禱燈花。
榴花詩 榴花灼灼,雺霧靄靄。我行瓜步,大江如在。久避繁柯。對此云何。非是不思,爰夢東海。
方山紀行詩 菑攘其初,鑿石有棧。賓主兹遊,陟彼襄岸。下望澗谿,髣髴清淺。長安直北,浮雲流轉。歡飫分宵,雞鳴復旦。里人咸淳,何用清管。仙姝枕臥,列星充眼。故山儔似,輒然思返。
宣城道中 日下出建寧,仰見石頭城。夾道擁芸香,值此復南征。微芳野樹合,綠疇平楚生。清波尚結藻,彼泉止一泓。水哉不能言,所賴汽笛鳴。嗟汝大江闊,漸已失其衡。
過玄武湖 經過覆舟山,畱都春未殘。垂柳攄斷虹,危樓充池觀。櫻洲漾空枝,隔水復涌泉。艇子離岸去,方知在少間。我慕後湖荷,其下祇微瀾。遊者識重沓,況付移步看。同群即離群,閉心旦云安。試以卜僻地,爰居固已難。
東郊荷花詩 西出大勝關,江水忽侷促。北征去年事,榴火尚在目。一線穿津浦,原野迭奔逐。終念蜃樓下,亭亭圓荷簇。今我居東郊,歸來但秉燭。鳥囀集虹橋,孰向雨中啄。有荷如去年,橫塘亦已覆。不種舊園中,其堤倩誰築。
紹興
齊桓篇 先王策羣賢,太公歸東海。修政並簡禮,五侯從服外。齊釐寵無知,社稷將崩改。諸兒失其信,及瓜猶未代。沈沈亂象隱,靡靡長路休。得國既圖霸,何妨相射勾。輕重漁鹽利,攘夷尊宗周。兵甲抵孤竹,大輅會葵丘。管鮑佐則治,豎易輔則殊。豈惟中人資,四紀竟須臾。旦夕薄霜至,萬木入眼枯。故宮已空闃,可獨念夷吾。 帝曰:“卿言太子何如人也,”運曰:“中人。”時齊王憲等幷在帝側,帝顧之,謂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聰明。唯運獨云中人,方驗之忠直。”因問中人之狀。運曰:“班固比齊桓為中人,管仲相之則霸,竪貂輔之則亂。可與為善,可為與惡。”帝曰:“我知之矣。”(《三國典略》卷一,輯自《太平御覽》卷四二八)
三月旣望逐月歌
(玄武湖)
詞: 憶王孫
天仙子 南京西站通勤 野雉相聞蓬蓽外。落日銜窗橫作帶。下行煙樹忽成行。燒晚馤。居何在。幾度歸寧應有待。
宴山亭 雨中登江寧方山。謁定林寺斜塔。晉宋間人云此山始皇所鑿也。
木蘭花慢 自八卦洲心緩步至洲頭。隔岸即幕府山五馬渡也。
揚州慢 南京東站 文: 《舊體譯詩集》選其一序
成陵記 成陵者,周太祖文皇帝宇文諱泰之陵也。在富平縣城北二十里、莊里鎮西十五里之宮里鎮。《周書·帝纪第二》云:“冬十月乙亥,崩於雲陽宮,還長安發喪。時年五十二。甲申,葬於成陵,諡曰文公。孝閔帝受禪,追尊為文王,廟曰太祖。武成元年,追尊為文皇帝。”太祖崩時,仍為西魏柱國,文王、文皇帝之謂,蓋周代魏之追謚也。其陵閎鉅,封土甚厚,勢若崇丘,環行一週則五十步矣。陵上草木垂榮,刺槐發花,氣味尤香。宮里南三十里,有鎮曰畱古,亦有一陵,里人謂之曰“冢疙瘩”,實西魏文皇帝之永陵。永陵依漢陵故事,高四丈許,環行則豈止百步。由是觀之,成陵雖閎鉅,亦不逾矩。乾隆中,知富平縣事吳六鰲立碑於成陵,中有隸體六字曰“北周文帝成陵”,蓋畢纕蘅所書也。其右書“賜進士囗囗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陜西巡撫畢沅敬書”,闕文或為“及第”。因其碑年久,文已難辨,況經圮裂,鄉人或以水泥補之,則愈掩其文也。左側之文,仔細辨之即“大清乾隆歲次丙申孟秋 知富平县事吳六鳌立石”。國朝六十四年,復樹新碑於其側。西魏之時,崇周禮,尚厚葬。況北魏舊儀亦竟厚葬也,《古今圖書集成·禮儀典》卷一〇三《喪葬部》云:“北魏俗竟厚葬,棺厚高大,多用柏木。”西魏去北魏不遠,宇文泰擁孝文帝之孫南陽王為帝,以為正朔,故其儀亦多依北魏,封樹皆全。然察北周之儀,則不尚封樹。《北史·周本紀上第九》云:“葬日,選擇不毛之地,因勢為墳,勿封勿樹。且厚葬傷生,聖人所誡,旣服膺聖人之教,安敢違之。”周武帝之孝陵,亦“墓而不墳”,不封不樹也。其中嬗變,待今後細思之。戊子日,余與熊君比竹沿咸銅線北上,午時發長安,申時方抵成陵,所遇富平縣人多好客,性爽直,此亦感余至深也。丁酉甲辰月辛卯日張荊璆記於金陵。
|
|
来自: WENxinHANmo > 《一表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