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还年轻的时候什么样儿?(看哭了)

 胡子拉碴小人物 2017-06-26

 古都遗韵——永不消逝的四九城

画说老北京的那些“美”!


文 真希、蒙蒙  编辑 蒙蒙

有些东西注定留不住就如


在北京奋斗的青春


但年幼的北平却永远让我神往


  出自自由作家、诗人尹丽川的博客。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



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诗人尹丽川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想来是因为大雪覆盖住了整个北京,尤其公路、房顶,放眼望去一马平川,同时也覆盖住了现代的气息。随着社会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北京作为首都的职能愈加显著,似乎一个世界级的现代化巨兽也趋于形成,三千多年历史的五朝古都韵味却在风中变淡……


当北平还年轻的时候,那些人文风物到底是什么样的?


身为老北京人,著名民俗画家方砚先生为了还原当年的四九城全部细节,历时数年,用其鲜明的笔触为我们再现了古都的全貌。

无怪乎连梁思成的弟子罗哲文先生都称其“功莫大焉”!


罗老在序言中说到,“北京,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古都,是全国和世界人民景仰的地方,更是老北京人深深喜爱的家。”



回望古城 ——“里九外七皇城四”


前门楼子九丈九 四门三桥五牌楼


我心里有座正阳门


中华门坐落在京城中轴线上,坐北朝南,背向天安门。始建于明朝,原称『大明门』。单檐歇山顶,开三门。大明门建成之后明成祖曾让大学士解缙题写大明门门联,解缙写道,『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地居。』一六四四年清军入关到北京建成到北京建都,将大明门改成『大清门』。民国后又改称『中华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