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民初的“丐帮”势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流民小儿

 昵称VChmUhmv 2017-06-26

清末民初的“丐帮”势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流民小儿


上一篇文章《历史上的真实武林“丐帮”,杀人淫掠,无恶不作》,大致介绍了丐帮的帮规以及天人公愤的恶事,有的网友提议让小编介绍下“丐帮”的近代史。

那么,下面就谈一谈清末民初这段乱世时期的丐帮情况。

由于距离现在时间比较近,所以史料较多,所以各地丐帮情况比较详细,从一些资料来看,清末民初之际,丐帮组织更趋发达,似乎远胜其他朝代,几乎在每一地区,都有相应的乞丐组织。尤其是通都大邑,更是十分明显。

首先先谈一谈当时北京的丐帮。

当时北京作为清政府的京都,丐帮主要有“蓝杆子”、“黄杆子”两支。按照金庸小说来划分,“蓝杆子”相当于污衣派,主要由普通乞丐所组成,首领从普通乞丐中选出。而“黄杆子”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了,由破落贫困的八旗子弟,属于高级乞丐组织,等同于小说中的净衣派,丐头则更是由王公贝勒来充任。

“黄杆子”是属于“屌丝”中的“高富帅”,大多数帮众家境曾显赫一时,有的出身达官显宦,也有巨商富贾子弟,后来家道败落,这些破落户有纨绔之气而身无长技,大多有吃喝嫖赌外加烧大烟的习惯,又多少有点文化和中上层社会关系,顺理成章地成为乞丐者流的“精英”分子,甚至丐中“豪杰”。

这些人平时不会上街讨饭,只在春节、端午和中秋出来向商铺乞讨。

当然了,贵族即使是乞讨,也有一套庄重的规矩。他们常是两人同行,一人负责唱曲另外一个负责敲鼓板。这时候有经验的掌柜就要跑出店来,先把手略微举过头顶再将钱币放到鼓板上,店家必须在乞讨者唱完第五句前完成前述程序,且施舍不能少于五枚大钱。按规矩给了钱,则一切罢了;如果不然,那么掌柜的麻烦就来了。

第二天“黄杆子”会派来四个人,第三天再派来来八个人;人数每天都在翻倍,在店铺门口从早上呆到晚上;不言不语,只围观不说话。但店主的生意当然是没法做了。

这时店主人出来求饶,那就不是几枚大钱就能打发的了,不给这些落魄贵族们个几千上万,就别想正常做买卖。

清人彭岵孙在《帝京十二咏》中专门有一首《丐诗》:

贤达且乞食,况彼饥寒天。淮阴非漂母,馁殆城南隅。所嗟京北瞎,猖厥容此徒。其魁拥巨万,抱妾衣玑珠。不逞亡赖儿,百十行与俱。诣市任颐指,攫取蔑敢呼。沿卷有风母,叩头牵人襦。不避司隶仗,反骂司阍奴。道逢谨趋让,诸公正当途。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一个丐头的嚣张面目,坐拥百万钱财,鲜衣华服,拥妻抱妾,倚香偎翠,简直如王室侯门中人一般。即使遇到官府中人,若是足够有背景,丐头就买你的账,至于那些看守门户之类的仆役,更放不进他们眼里,泼口便骂,倒像是轰狗一般,嚣张至极。

清末民初的“丐帮”势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流民小儿


至于“蓝杆子”就不能如此公开地横行霸道了。但面对官府不敢,但敲诈勒索没背景的小商家,同样不手软。恶言有谓“老乞婆”者,就是指要饭的花子婆;老丐婆乃对年老女性乞丐的蔑称,行内话却谓“观音”。由乞婆到观音,名称上确算是“乞得”出色当行了。

这仅仅是北京地区的“丐帮”,其他地区情况也毫不逊色。

在河北西南部、山东西北部则分布着一支规模庞大的丐帮,名叫“穷教行”。有时又称为“理情行”,其内部的成员有死捻子、活捻子和杆上之分。“穷教行”帮中有派,如死捻子又分为韩门、齐门、郭门等。

在吉林海龙一带,丐帮有“大筐”和“二柜”两种:“大筐”由瞎、瘸、聋、傻、哑、瘫等残病乞丐组成,“二柜”则由一般乞丐所组成。

无锡的丐帮有“流门”、“矗门”两支派系,“流门’是由拥有医、卜、星、相、地理、书、画、棋、说书、弹词、铎、募化、花鼓、唱莲花等技能在内的“乞丐”所组成;而“矗门”又分东行、西行两类。而江湖上有“三十门大矗,七十二小矗”之说,大抵也是一些江湖技艺和贱役苦力乞食的乞丐所组成。

开封的丐帮称为“穷家行”或“杆上的”;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丐帮有“三江”、“两湖”等等的派系之分。例如汉口的丐帮多属西湖派系,派下有门宗;门宗下又分“字”,可谓枝繁叶茂。重庆有聚集在洪岩洞的丐帮。

此外,云南的丐帮则称为“舵”上,帮主曰“舵头”;其组织形式名目与哥老会颇有渊源。兰州的丐帮称为“砂锅子”,丐头叫“万师父”。广州的丐帮规模也属可观,名曰“关帝厅人马”;其组织网络以广州为中心,影响所及直到附近南海、番禹、东莞、顺德等县。福建泉州的丐帮分为本地丐、外地丐。

这些丐头统辖一群乞丐,一般在当地权势很大,除了向帮众收取定额之外,更主要的是向势力范围内的店家铺主住户分摊年节例钱,就像一方的里甲保长一样,挨户抽税,以换得其“照顾”,即届时可免去众丐上户滋扰。当然,他们一般只挑选店家,尤其是那些生意红火的店家,预先该好价钱,照单收付。平常百姓人家一般不抽,任由丐徒散乞零讨,只是逢到哪家婚丧庆吊之事,丐头便出面讨喜钱。丐头一旦收款,便在这家门口贴上一张纸揭,或挂上皮鞭、杆子等其他凭信物,上书“贵府喜事众兄弟不得骚扰”之类字样。

清末民初的“丐帮”势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流民小儿


例如某大户人家办喜事,不管是结婚或祝寿,一定要把丐头请去坐上席,求他关照。他们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到了东家先把龙鞭挂在大门外。花子们来了,一见门外挂有龙鞭,知道头头在里面,不敢撒野猖狂,东家给多少算多少,不给就走。

若是东家没请花子头,或是得罪了他,他便把诸行乞丐召来,进行一番布置,按照各班组,分拨轮流到办喜事的人家去搅闹,什么不吉利唱什么,给钱也不要。东家一看事情不妙,赶紧拜托和丐头有关系的人说和,,或许他们的结拜兄弟,或许是洪门袍哥,青帮同参,自然要花大钱赔罪,这种敲诈生意在丐帮内叫作“吃大头”或“吃肥羊”。

比如黑龙江地区,当地每逢婚丧嫁娶以及寿庆之典,都有乞丐处的“杆子”(鞭子)挂在大门两旁,事完之后按天数计算,付与丐头“弹压”报酬费。泉州丐帮的丐头有一专利,俗呼“褙火照”,每年年底在人家门上贴“水德星君”像,火照费多者给一角,贫者三分亦收,不太苛求。此外每逢四日帮主挨家挨户来贴一次葫芦单,索款颇低,每户一角左右而已。正月须过初五才可行乞。至于每逢普度,重普或其他小节日前后则令所属诸丐,略分角落,挨户求乞,但以不过分扰民为度,人家亦无甚怨言。寿庆之家如不通过丐帮帮主,擅自许愿,发放乞丐银两者,常惹上许多麻烦。

广州丐帮也有类似的情形,名之为“例捐”,每逢凶喜二事,懂事人家都要将钱事先送到关帝厅的乞头处去,领回一张上书着“附城花子陈起凤(丐头名字)”的条子贴在门口,富贵人家大约四五元,中等的约两三元,贫苦的一元数角就可以了。

总言之,综观各类文献所载,当时丐帮因地而异,但都不是什么善茬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