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教小学生学习好诗歌

 青春风铃yang 2017-06-26

摘要: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妙笔生花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关键词:了解、诗歌、特点、分类、朗诵、技巧

      在诗歌的教学中,将诵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涵,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一、了解诗歌的定义

     首先我们先学习诗歌的定义,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来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中古老的四言诗,到盛极一时的唐诗,再到后来的宋词,元曲,诗歌以内容到形式一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为当时的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诗歌样式,到了近现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和新诗作,有中国的,也有世界各国的诗人。

     二、了解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的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的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学习诗歌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原则和特性,诗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1、按音律分,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包括古诗,楚辞,乐府诗,他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是唐代形式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一种叫“绝句”,另一种叫“律诗”。

 2、按内容来分类

      怀古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战争诗,行旅诗和闺怨诗,送别诗。  

    3、现代诗歌的分类

      叙事诗,抒情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四、提高朗诵的技巧

      重视诗歌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创造意境,提高感受力,培养想象力,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朗诵时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例如《春夜喜雨》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前两句写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始终没有“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五、加强诗歌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要拓宽诗歌学习的途径,不仅让学生要学会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让学生自主的读诗歌,增强语感,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搜集一些诗歌,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常练笔,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总之诗歌虽然篇幅短小,文字简练,但含义深刻,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

 

 

参考书目:

1、崔峦、蒯福棣主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015年6月第10次印刷

2、郑宇责任编辑,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 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016年6月第12次印刷

3、崔峦,陈先云主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06年8月第1版,2007年6月第2版

4、何勇主编,《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2016年第7-8期

5、颜岩主编,《名师教语文》,《名师教语文》编辑部,2016年3期

6、颜岩主编,《名师教语文》,《名师教语文》编辑部,2016年1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