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为什么不自己称帝?

 快乐老年435 2017-06-26

曹操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是东汉末年最强大的一个军事集团的首领。要论起曹操的实力来,足可以废掉汉献帝,自个儿当皇帝,但他却一直不肯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曹操儿时贪玩,特喜欢放鹰走犬去打猎。皇帝不急太监急,他有个叔叔,不知道是不是吃他们家的嘴软,反正是比他老爹更喜欢管教他。当然,叔叔没有直接管教,而是常常给曹操的老爹曹嵩打小报告。多次挨老爹训斥,这让曹操心里很不爽,有一次,在路上遇见叔叔,曹操诡计一出,突然脸部抽搐,嘴巴歪斜。叔叔问怎么了,曹操谎称自己中风啦!叔叔大惊,立马告诉他老爹。曹嵩得知消息,赶紧把曹操叫来,却一点也看不出中风的迹象。曹嵩问:“儿子,你叔叔不是说你中风了吗,难道这么快就好了?”曹操心里一阵窃笑,表面却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说:“没有啦,根本就没那回事,可能是我叔叔一向不喜欢我,喜欢在你面前造谣吧!”

东汉末年,先是黄巾起义,后是董卓专权,导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起兵讨伐专权的董卓。曹操作为一路诸侯,注意收罗人才,把流亡的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昌,自己任丞相。他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经过数年的征战,打败了强大的袁绍、袁术等拥兵割据的军阀,平定北方的乌桓, 统一了中原。当他儿子曹丕灭汉立魏的时候,魏国已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了。

曹操要废掉汉献帝,简直是轻而易举,但他一直都没有这么做。曹操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不当皇帝呢?   

有人说,曹操是个聪明人,他要扮演“忠臣”形象,所以不当皇 帝。这话很有道理,曹操心里明白,天下还有一些拥兵割据的军阀,都是一心想当皇帝的人。汉朝虽然名存实亡,但在老百姓的心里仍是正统,如非汉室皇裔当皇帝,那就是“篡权”的反贼,得不到人心拥护,下场都很惨。所以聪明的曹操才不愿意冒险去干傻事呢!   

同时,曹操认为自己拥戴汉献帝,担任丞相,正好借助汉献帝的正统地位,什么事都可以假借皇帝之名去做,做坏了,对自己没有一点影响;做好了,还能为自己树立正面形象,受到百姓拥戴。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的高明之处!   

天下还没统一,当皇帝也没啥意思。有人说,曹操不当皇帝,是因为没有平定刘备和孙权两大军事集团。曹操志向远大,在他看来,皇帝是在天下统一时才可以当的。而那时,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都还十分强大,天下还没有统一,所以自个儿称皇帝也没什么意思。   

襄樊之役,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得罪了刘备,孙权为此很担心腹背受敌,于是拍了回曹操的马屁,写了封信劝说曹操称帝。曹操读了信后,冷笑一声,说:“孙权那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烧烤呢。”   

实际上,写信请曹操废掉汉献帝的不只是孙权,还有一些汉臣也这么做过。曹操本姓夏侯,夏侯敦和夏侯渊为曹操的族弟。曹操的堂弟夏侯渊一次面见曹操时,对他说千万不能称帝,不然会给孙刘两家留下联合攻打的口实,此事必须从长计议。当时曹操十分赞同夏侯渊的说法。不久,曹操因病去世,夏侯渊因此十分悔恨,因为他的劝阻使曹操没能在有生之年做上皇帝。这件事说明,曹操还是想当皇帝的,只是时机未到。

事实上,曹操的代汉意图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没有迈出最后的一步。他要把这最后一步让给自己的儿子完成。曹操为什么自己不称帝呢?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孙权劝他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首先,孙权认为这样做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他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其实,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

其二,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三,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其四,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对自己的自我评定。

因为反对的人多,三国魏晋时期在中国是士族政治。而曹操称不上是名门望族,老爹过继给曹家,曹家爷爷还是太监,算勉强混进上流人士,所以当时大的士族是看不起他的。而且当时的士族大都支持汉朝,如孔融等,而曹操虽笼络人才但是对反对他统治的士族是采取消灭的政策。曹操不称帝正是因为得不到士族的支持。在得不到士族支持的情况下贸然陈帝只会招致内外攻击成为众矢之的,还会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所以曹操把称帝的步骤留给了曹丕。 

而曹丕敢于称帝是因为曹丕做到了笼络士族这一步,其主要策略是颁布了“九品中正制”,这项制度给了豪门大族很大好处成功的笼络了他们,使其不再反对曹丕篡汉。  

士族 :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 

以下是一点三国时期士族的资料:  董卓乱后,地方割据。虽然曹操因自己出身宦官家族,与唯才是举的政略需要,曾试图大大削弱门第的影响力,不以人才的出身决定其职务;但曹操之子曹丕继位后,接受了九品中正制的提议,反而大大加强了士族对于官职的垄断。而东吴之所以能够与曹魏长期抗衡,亦与获得江东地区的世族的合作有关。相反蜀汉政权由于长期得不到巴蜀地区士族的支持,后期出现人才匮乏,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 汉末以来的社会动荡,使人才流徙,无法进行察举,所以曹丕采用陈群等的建议,创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以选拔官吏,扩大政权基础。其办法是,在朝廷选择贤能与有识鉴的官员,担任其本及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负责查访散居各地的同籍贯的人事。 中正官是依据是人的谱牒家世、德性、才能评定人才优劣,定为九品,据以作任官的标准。九品中政治初行时,尚能秉持曹操用人“唯才是举”的原则,不分门第高卑。但逐渐因中正官多由高门子弟担任,他们在评选时不免偏私,所以制度到后来,中正官被门阀把持,只推选门阀子弟,加速世族阶级发展,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遂形成严格的姓氏等级制度,许多名家大族因而产生。

在笔者看来,可能又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一)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曹操在世时,三国鼎立,只是初具轮廓,若曹操贸然称帝,势必成为千夫所指,弄不好会像董卓一样天下大乱。作为一位十分有作为的政治家,曹操是断然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二)曹操的性格使然。

我们很多人知道“得陇望蜀”的故事。晋宣帝司马懿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成语得陇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对话。

曹操自认位极人臣,他应深知物极必反的道理,不想把事情做绝,留有余地,不愧为英明之人。

不得民心,称帝只会更加不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几次试探自己身边的大臣,结局让他都很失望!所以他不称帝,倘若称帝 结局就是 曹操以篡汉自立的罪名 遭刘备和孙权讨伐,那时候曹操就完了,孙刘联手 赤壁之战 曹操就吃过亏,所以他更不会不到时机 贸然称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