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哪些我们误以为是语法错误的句子?

 Kay3gyftk2cg4x 2017-06-27

举个例子,There’s a lot of people 就是这样的一个句子。


「There」是个很微妙的词。


它是那种从小学就开始教,但却可能会让人一辈子都搞不太清楚的词。


所谓的「there be」句型也是英语课里最早出现的几个「句型」之一。老师说,「那里有XX」就可以说是「there is/are XX」。


不过,「there」后面这个be动词到底如何变换总是让人迷糊。


翻开任何一本英语语法书,大概都能看到这样的话:there be的be动词变化总是跟着后面的名词来;如果后面的名词是复数就用are,是单数就用is(或者其他相应的时态形式)。比如,外面有几条狗就是「there are some dogs outside」;有一只狗就是「thereis a dog outside」。其中的解释,大概会说「there be」是一种倒装,后面跟的名词才是主语。


但也会看到类似「There is a pen and two pencils on the desk」的用法,上述这种说法似乎就无法解释了。这时,英语老师大概会讲:这叫做「就近原则」,动词根据离的最近的名词变化。不过,「就近原则」光听名字就感觉是特别随便的一个原则,事实上也会有语言专家告诉你还是应该用「are」,也就是「There are a pen and two pencils on the desk」。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呢?


答案是:看情况。


这里的「情况」,指的并不是「there be」后面的主语,而是具体的情境。


如果是两个人在大街上闲谈,「there’s a lot of people」更加合适;但如果是写在报纸上,那么「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是更妥当的选择。


这是因为,当「there is」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如此频繁,都需要用「there's」这样的缩写后,这个词已经淡去了本身的语法意义,变成了一种类似句首发语词的存在。常常可以看到某人先说出「there’s......」然后再去想后面跟的名词的场面,「There’s a lot of people」、「there’s so many things to do」也显得再正常不过。


当然,在正式的文章中,在复数名词前使用「there are」仍然是更为妥贴的选择,但在非正式的日常对话、闲谈中,「there’s」才显得更加自然。


另外,不正式并不意味着不正确。其实,即使在英语母语人士中,也有不少人反对「there’s」接复数的用法,理由就是它不登大雅之堂。甚至有人说,所谓的「不正式」只是拐着弯说「不正确」,给犯错贴点金,说其实所有「不正式」用法都是错误用法。


但就像在自己家里穿件T恤显然属于非正式着装,但绝不能说是不正确的着装一样,非正式的用法绝不都是不正确的。相反,在适当的环境下,不正式才更加合适。就像在家里就该舒舒服服的、穿点类似T恤的衣服,在正式晚宴上应该穿套正装,在日常的情境中就应该使用非正式的语言,在正式场合下才使用正式的语言。嘴里叼根冰棍儿,像八爪鱼一样躺在夏日的沙发上却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才奇怪呢。


现在,以「there’s」接复数在日常交流中的流行度和接受度之高,说它是不正确恐怕已经站不住脚了。根据「The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朗文英语语法),不管是普通大众还是大学研究生、教授,他们的言语交谈中,「there’s」接复数的频率都要远高于「there are」接复数。


更何况,几百年来还有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家,都在作品中使用「there’s」接复数(或相应的时态变化)来创造那种日常的效果:


They were living in the suburbs, and in those days there was still barrel organs playing in the streets. (Penelope Fitzgerald,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But there was no ants left. (Raymond Carver, ‘The Idea’, from Will You Please Be Quiet, Please?)

Well, there wasn’t any new methods of stopping feeling depressed; there were only the old methods. (Dan Kavanagh [aka Julian Barnes], Fiddle City)

Up on the road, he said, there was hardly any cars, because petrol was rationed, there were only creamery cars and bicycles. (Edna O’Brien, A Pagan Place)

There’s worse things.’ (Lawrence Block, Everybody Dies)


这些作家,他们的编辑、校对、出版社,难道都同时出错了吗?


也许其中某个作家的编辑曾经提出「这里是不是应该修改一下呢?」。而作家大概是这么回应的:「不,我就要这样的效果。这样才合适」。


在大众、学者、作家都对日常生活中「there’s a lot of people」类似句子如此习以为常的现在,再说它不合语法、不合规范,就显得有些迂腐了。


语法也好,规范也罢,毕竟都是人的创造物。


就像George Campbell在《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中写道:


“It is not the business of grammar, as some critics seem preposterously to imagine, to give law to the fashions which regulate our speech. On the contrary, from its conformity to these, and from that alone, it derives all its authority and value.” 


“所谓的语法,并不是规定言语的法律。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语法符合言语的习惯,它才得到承认,才有所价值。”


本文最初发自公众号“得得得君写东西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