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品赏鉴 | 米友仁《动止持福帖》

 生命如花520 2017-06-27

米友仁(1074—1153),一名尹仁,字元晖,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长子,人称“小米”。其擅长书画。他的山水画在继承家法的基础上又独具面貌,与其父开创了“米氏云山”的特殊表现方式。书法上,其尤擅行书,在其父书体的基础上稍加夸张,字形偏狭长。《宋史》中对米友仁的书体有“效父体而用力太过耳”的评价。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米氏父子的书法也进行了比较:“米友仁书中含,南宫外拓。而南宫佻僄过甚,俊若跳掷则有之,殊失庄若对越之意。若小米书,则深奇秾缛,肌态丰嫮矣。”

米友仁传世的书迹皆为小字行书。这里鉴赏的《动止持福帖》即为其中代表作之一。此帖为米友仁所书的信札,纸本,纵33.1厘米,横59.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内容为:“友仁皇恐,顿首再拜,宗丞学士至性坐右。即日,伏惟节抑顺变序之迁,动止持福,不胜驰情之深。自承庐国封茔次,既未经百日,义不敢遣人上问。忽承来过张罗之巷,复奉手况,具审即日远在郊外。友仁例不讲人事,无由诣见,伏纸弟深思跂而已。谨奉手启上复,不宣。友仁皇恐顿首再拜,宗丞学士至性坐右。”此帖卷末有郭畀、孙琦等人的鉴藏印。

米友仁《动止持福帖》,故宫博物院藏

米友仁的书法特点有学习其父米芾的地方,不过在其父的基础上又略有变化。他的字尽管缺少了其父书法中的波澜与跌宕之感,但其注重结体造势、险中求夷。他秀润且丰盈的书写面貌,可谓独树一帜。《动止持福帖》因被后人割裂而有缺字,所以通篇在文法上略有不太通顺的地方。米友仁的用笔较为低沉,即笔笔压纸;结体收敛,显得有些紧张、局促。但是,整幅作品体现出其书写中保持的一种轻松且柔和的态度,并没有米芾的凝重之感。在此帖中,许多地方的技法处理得非常精妙。如作品起首部分稍稍显得拥促,但是米友仁很快地调整状态,后半部分的书写就显得非常洒脱了,表达出了他在书写信件时的心态,使笔尖与内心情绪实现了良好的结合。米友仁的书法非常秀美柔和。单个字来欣赏,亦是能够看到他的书写功力与把控能力。例如“学”“持”“国”“思”等字在书写中都用了相对浓重的笔墨和重按,与“顺”“人”“坐”等字的细笔结合在一起,非常精妙。米友仁是一位能够很好控制书写墨色与笔力的书家,这可能与其画家身份有关。因为绘画要求用墨、用笔精准,墨色上亦要有层次的变化。这种要求也体现在了米友仁的书写中。他将“米氏云山”的鲜活之感带到了书法创作中。

虽然米友仁的书法成就常常因被其父米芾的光芒遮盖而不被世人谈及,但是《书史会要》中却高度评价了米友仁和他的书法:“力学嗜古,善书。黄庭坚尝戏之诗云:‘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章。’心画之妙得于家传,父作子述,识者谓宋之有元章、元晖,犹晋之有羲之、献之。或谓作斜弩之笔,一字皆成横欹之势,此效父体而用心太过耳。”这里认为米友仁与其父可媲美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式古堂书画汇考》中记载元柯谦光在此帖后题跋:“一日过郭君续古堂下,持本见示,披玩之余,洞心骇目,追数宿游,殆疑梦事,益信希世之宝,不乏也。因黥卷复之曰:‘善弈者不求经,善琴者不求谱。每观君笔底龙蛇飞动,纨素间,虽颜筋柳骨,未有能出左右者,宁假是耶!抑留以遗后人耶!’”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后代鉴赏家对此帖的品评意见。

来源:《中国书画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