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家谱一方墓志引出家族渊源史 一部《北史》一卷《魏书》见证祖先辉煌业

 wangtao菊涛 2017-06-27

一本家谱一方墓志引出家族渊源史 一部《北史》一卷《魏书》见证祖先辉煌业

  • 李君绚墓志拓片

司马迁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洛阳既为十三朝古都,历史自然久长。但古代洛阳屡遭战乱,朝代更迭,中原大批汉人南迁。那么现在的洛阳地区还有没有较早的古洛阳遗民?能早到何时?偃师城关镇塔庄村的这支李氏家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自隋末唐初迁入,己历一千三百余年!

一,《李氏宗谱》详载一千三百年家族繁衍史

在偃师市西南郊,洛河北岸,西邻商都西亳遗址,有一村庄,这就是偃师市城关镇塔庄村。(古称西弥光塔庄)村中居住着二千多口李姓族人,那么这支李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居住在这里的呢?

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塔庄李全璞续修《李氏宗谱》载:“迁偃师县西弥光塔庄村一世祖李君绚,生于梁太平二年,卒于唐武德五年,自隋末唐初迁入。”

现居洛阳的李君绚四十八代后裔退休教师李风华告诉笔者:“早年身边的同学朋友们讲自己的家史时常说是明清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而自己的父辈却从来没有这样说过。出于好奇和寻根问源的心理,1961年曾和一个堂兄回过一次塔庄老家,并在一个族叔家旧屋的棚壁间寻得了一册《李氏宗谱》,经研读后得知,原来自己的先祖自隋末唐初即迁偃师塔庄,至今己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了,比洪洞移民要早得多。”

塔庄李氏虽然经历一千余年传承有序,字派清淅,但其宗谱的延续却经历坎坷。唐朝末年因遭兵燹家谱被焚,因李君绚九世孙李康仁预先匣藏墙壁中而得幸免。至宋哲宗年间,李君绚十五世孙李英豪将世系表刻石,后经元明兵乱失谱后,才将原世系补齐。

李氏家族历经唐、宋、元、明、清屡遭浩劫,李君绚十九世孙,生于宋高宗三年的李贞廉遗嘱中曾说:“…母拉父起,猛听边马乱鸣及兵发杀杀之声。…吾生于九龄之时遭兵燹,至握算族等之人口二百有余,遭兵病之灾,悲哀族中仅剩之七矣。”

可以说塔庄李氏家族是河洛地区兵燹、朝代更迭的亲历者,虽然李氏族人各代多有迁出,但塔庄这支李氏却顽强的留了下来,成为了洛阳悠久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现在洛阳地区已知的一支较早的古洛阳遗族。

笔者最近赴偃师塔庄调查得知,李君绚后裔已传至五十六代。

二,《李君绚墓志》出土,证实唐初迁偃真实性

洛阳地区出土墓志本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这方墓志的出土对塔庄李氏来说却十分重要,因为墓志的主人正是塔庄李氏迁偃的一世祖李君绚。

说起《李君绚墓志》的发现经过,《李氏宗谱》里还记载了一个故事:“清朝同治十三年五月间,佃租李氏祖茔地的塔庄邻村人武氏,某日在地中打井时发现了墓志。为了避免和李氏族人发生纠纷,武某把墓志藏了起来,李君绚四十三世孙李修真知道后为了能抄录墓文,托友人与武氏相商并约定六十年内不告诉族人发现墓志的事,始录其文。等到传至李修真孙子李全甲,才在1932年拿出墓文告知族人,族人重找武某查问基志下落,才知道武某己于光绪年间卖给石硖村李某,李某也己经在1922年卖给了洛阳人王通,后追至洛阳遍寻不见墓志原石,仅找回了一张墓志拓片”

《李君绚墓志》自发现起就一波三折,屡被倒卖,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清末至民国时期洛阳地区墓志交易的活跃。

《李君绚墓志》的原石虽然至今依然下落不明,但所幸还有拓片行世,其墓文更被民国时的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先生收入其著的《东都冢墓遗文》一书。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岀版的《唐墓志汇编》据罗文又重新辑入,这为我们了解塔庄李氏源流和李君绚先祖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李君绚墓志》载:“公讳君绚,陇西狄道人。…大业之初,任彭城郡司户。…皇祚肇兴,拟西徐州刺史。武德四年,勅授济州别驾。…武德五年五月十日遘疾,终于官舍,春秋六十有五。以贞观二十三年岁次已酉十二月辛未朔,十二日壬午子迁窆于河南偃师县之西原…”

据此可知,李君绚为陇西狄道人(今甘肃临洮),隋炀帝大业初年在彭城郡(今江苏徐州)为官,唐高祖武德四年转任济州(今山东)别驾,武德五年终于任上,并在贞观二十三年迁葬回偃师初迁地。经与《李氏宗谱》互对祖籍、名讳、寿终年岁,可知家谱记载的真实可靠。

《李君绚墓志》从书法角度来看也十分精美,其用笔结字既有初唐书法大家欧阳询的风格,灵动处似又受到北朝书法的影响,峻健紧峭,收放有度,可以说是唐墓志书法中的佳作。

关于李君绚先世的情况,墓志也有记载:“曾祖虔,银青光禄大夫、兖州刺史、骠骑大将军、赠冀州刺史,谥景公。祖皓,散骑侍郎、征虜将军、凉州刺史。父士操,安东将军、南兖州刺史、梁郡太守,富平县开国子。”

墓志虽然说明了其先祖名讳和官职,但对于其先祖是什么朝代的人却只字未提,下面让我们看看正史中的有关记述。

一本家谱一方墓志引出家族渊源史 一部《北史》一卷《魏书》见证祖先辉煌业

  • 由姑臧李氏李延寿编写的《北史》

三,《北史》《魏书》引出陇西李氏显赫史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任用尤重门阀世家,比如当时的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清河崔氏等皆为显赫望族。那么李君绚与北魏时期的陇西李氏又有什么关糸?

查《北史》列传第八八序传得知:“李虔,字叔恭,宣武初,迁太尉从事中郎,出为清河太守。属京兆王愉反,虔弃郡奔阙。宣武闻虔至,谓左右曰:‘李虔在冀州日久,恩信著物,今拔难而来,众情自解矣。’”由此可知李虔为北魏重臣,且深受北魏宣武帝信任。

《北史》还载:“李皓,字仁昭,位散骑侍郎。亦遇害河阴,赠征虜将军,凉州刺史。子士元、士操,武定中,并仪同开府参军事。”

由正史的描述得知,李君绚曾祖、祖父、父亲在北魏时为官,其中李君绚祖父李皓,伯祖李唤、李仁曜皆被杀于因胡太后专权而导致尔朱荣杀戳王公大臣二千余人的[河阴之变]。

《洛阳伽蓝记》记载:“滥死者普加褒赠,三品以上赠三公,五品以上赠令仆,七品以上赠州牧,白民赠郡镇。”这段描述也解释了正史中李君绚祖父、伯祖死后被赠官的缘由。

正史中记录的李君绚先祖及族人在北魏为官的合计有六十余人之多,且许多人和北魏时期洛阳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北魏孝文帝欲迁都洛阳,李虔兄长李韶曾说:“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可见李韶的意见对孝文帝迁都洛阳起了很大作用。而李虔叔父李冲则监造了北魏迁都洛阳后的洛阳宫城,并深受北魏孝文帝器重。《北史》载:“北京明堂、圆丘、太庙,及洛都初基,安处郊兆,新起宫寝,皆资于冲。”

由正史记载判断,塔庄李氏先祖为北魏时的陇西李氏望族,李君绚又为十六国时期西涼武昭王李暠八世孙。史书中简直为李君绚先祖列了一个完整的家族世系表,可见陇西李氏在北魏时期地位的显赫,这也证明了“家史即国史”之说的真实不虚。如果从李君绚先祖从北魏初年仕宦中原算起,塔庄李氏就有一千五百年历史了,这对于塔庄李氏和洛阳地区来说都甚为难得,十分不易!正如民国偃师修志馆编辑陈又新先生在给《李氏宗谱》赠序中所言:“李氏累世煊赫,诚非世俗之谱可比,实可与众名家谱牒并芳也。”

四,墓志,家谱,正史合证塔庄李氏姑臧房李氏世系渊源

李氏自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孙李宝归魏,“四海望族,以宝为冠!”李氏遂挺然辉耀于北魏,宝之子承,赐爵姑臧侯,此其苗裔称姑臧房之由也!承第三子虔,虔第三子皓,皓第二子士操,士操子君绚即偃师始迁祖。然传至今他处似未见有姑臧房李氏后人,此支李氏自武昭王下传六十余代且世系清晰,实属罕见!此非祖宗先德之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