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芒硝——中医识方

 秋实wmfr4xkxid 2017-06-27

芒硝[máng xiāo]

  • 【原名】芒硝
  • 【别名】盆消;马牙消;英消
  • 【药性】寒性
  • 【药味】辛;苦;咸
  • 【归经】入胃、大肠经
  • 【功效】泻热,润燥,软坚
  • 【主治】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口赤障翳,丹毒,痈肿
  • 【用法用量】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点眼或水化涂洗
  • 【禁忌】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畏硫黄。
  • 【现代药理研究】
    1.芒硝有泻下作用。
    2.芒硝有利胆作用。少量多次口服芒硝,可刺激小肠壶腹部,反射性引起胆囊收缩,胆囊括约肌松弛,利于胆汁排出。
    3.芒硝有抗肿瘤作用。
    4.芒硝有抗感染和消炎作用。
    5.芒硝有利尿作用。
    6.芒硝有组织脱水作用。口服Na2SO4溶液,可引起幽门痉挛,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并将组织中水分吸入肠管而治疗组织水肿。
  •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芒硝,味苦,寒。主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消石,味苦,寒。主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
    《名医别录》:味辛、苦,大寒。主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淡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
    《日华子本草》:主通泄五藏百病及症结,治天行热疾,消肿毒,头痛,排脓润毛发。丸入饮药,先接于盏内,搅,热药浇服。
    《本草纲目》:朴消澄下,消之粗者也,其质垂浊。芒硝结于上,消之精者也,其质清明。玄明粉、甜消,则又芒硝之去气味而甘缓轻爽者也。故朴消可施于卤莽之人,及傅涂之药。若汤、散服,必须芒硝为佳。仲《伤》不用朴硝而用芒硝即此义也。消,禀太阴之精,水之子也。气寒味咸,走血而润下,荡涤三焦肠胃实热阳强之病,乃折治火邪药也。唐时,腊月赐群臣紫雪、红雪、碧雪、皆用此消炼成,道治积热诸病有神效,贵在用者中的尔。后人制为玄明粉,煅炼多偏,佐以甘草,去其咸寒之毒。遇有三焦肠胃实热积滞,少年气壮者,量与服之,亦有速效。若脾胃虚冷,及虚火动者,服之是速其咎矣。(芒硝/硝石)朴消属水,味咸而气寒,其性下走,不能上升,阴中之阴也,故惟荡涤肠胃积滞,折治三焦邪火。消石属火,味辛劳苦微咸,而气大温,其性上升,水中之火也,故能破积散坚,治诸热病,升散三焦火郁,调和脏腑虚寒。与硫黄同用,则配类二气,均调阴阳,有升降水火之功,治冷热缓急之病。煅制礞石,则除积滞疾饮。盖硫黄之性暖而利,其性下行。消石之性暖而散,其性上行。礞石之性寒而下,消石以性暖而上,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此制方之妙也。《雷公炮炙论》云:脑痛欲死,鼻投消末,是亦取其上升辛散,乃从治之义。《本经》言其寒,《别录》言大寒,正与龙脑性寒之误相似。凡辛苦物未有大寒者,况此物得火则焰生,与樟脑,火酒之性同,安有性寒大寒之理哉?《史·仓公》云:王美人怀子不乳,召淳于意。意往饮以莨宕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意复诊其脉躁,躁者有余病,即饮以消石一剂,出血,豆比五、六枚而安,此去血结之验也。(消石/芒硝)治伏暑伤冷,霍乱吐利,五种淋疾,女劳黑疽,心肠疠痛,赤龈肿痛,牙痛。(芒硝/石硝)辛苦微咸小毒,阴中之阳也。得陈皮,性疏爽。(风化消)甘缓轻浮,故治上焦心肺痰热,而不泄利。以人乳和涂,去眼睑赤肿,及头面暴热肿痛。煎黄连、点赤目。
    《本草蒙筌》:甚消痰癖,更通月经。延发漆疮可敷,难产子胞可下。洗心肝明目,涤肠胃止疼。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寒。古方因之,每用大黄、芒硝,相须而为使也。
    《景岳全书》:朴硝:味苦咸辛,气寒。阴也,降也,有毒。其性峻速。咸能软坚,推逐陈积,化金石药毒,去六腑壅滞胀急,大小便不通,破瘀血坚癥实痰,却湿热疫痢,伤寒胀闭热狂,消痈肿排脓,凡属各经实热,悉可泻除。孕妇忌用,最易堕胎;虚损误吞,伤生反掌。

经典方剂

相关中成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