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逢年生平简介

 雲泉 2017-06-27

方逢年(1585年-1646年),字书田,浙江严州府遂安县人。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官至资善大夫、柱国、少傅、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天启朝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在殿试中,考取第二甲进士第四名,随即获选为庶吉士。天启四年(1624年),担任翰林院编修、任湖广乡试主考,考题中发策有“巨珰大蠹”语,讽刺宦官是“国家的蛀虫”,并嘲讽明朝宦官魏忠贤是国家大祸害。他以易经的论点写出“泰交策”云“宇内岂无人焉?有薄士大夫而觅皋、夔、稷、契于黄衣阉尹之流者哉”。魏忠贤看到后大怒,削籍为民,并以廷杖责罚。

崇祯朝

崇祯初年,恢复官职,累升至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和经筵日讲官。崇祯十一年(1638年),方逢年升任礼部尚书、进入内阁。同年,清军由多尔衮率领越过长城攻打河北和山东,崇祯下诏廷臣推荐边关的人才,方逢年推荐汪乔年等人。到了冬天,方逢年看到奏折,他认为贪污犯被判死刑,家产没收,抄家灭族,而且亲戚受连带处分,几乎等同于“瓜蔓抄”的残忍,于是向崇祯帝表示应该以仁德治天下,对于犯罪较轻的应该予以赦免,刑部尚书刘之凤也抱着同样的看法,认为乱世宜用缓刑以利天下。崇祯看了很不高兴,还怀疑刘之凤收犯人的贿赂,想要治他们于罪,刑部尚书刘之凤下狱后饿死,方逢年想要救他不成,同时也失去了崇祯帝的信任,罢官回到浙江遂安。

南明

弘光帝朱由崧立于南京,召请方逢年官复原职,不应。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破南京。鲁王在浙江台州避难,随即在绍兴自立,称监国,三次召请方逢年任大学士。隆武元年(1646年)绍兴城破,张煌言带着鲁王搭船逃出舟山群岛,方逢年追赶不及,假意降清。之后方逢年装好书信,请密使通知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朱聿键在福建汀洲城破之后殉难,清军搜罗到方逢年等人“请驾出关”疏,将方逢年等四人处决于福建省延平(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明史中则以另外一说,谓以蜡丸书通闽(隆武帝),但是事情泄漏出去被清兵察觉,而杀身成仁,后方逢年葬回遂安。

更多历史,敬请关注王昆明细说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