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阿果 “书坊”办过几次诗会、读书沙龙,还举办过一次曲友雅集,成为有缘人交流学识、碰撞思维的平台。 一栋老楼,像一只蛹,被抛在老街上。老楼年轻的主人,破茧,飞去了都市。阿瑟去看的时候,青灰的墙体,在初夏余晖里,显出紫米糕一样的质感与光泽。几只斑鸠呼啦啦从樟树丛中飞出,碧绿的树叶子,遮蔽了它们的家。阿瑟决定要把老楼租下。她找到房主人,协议一签就是二十年。 两个月后,“阿瑟的书坊”开张。 入口在弄堂,临街的橱窗摆着几只老式打字机,没刻意做展台。书坊,只迎迓骨子里相似的读书人。 这年头,实体书店经营艰难。“书坊”这么低调,能在老街活下去?我带着疑惑走进去观察。 阿瑟的选书标准与大城市的独立书店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阿瑟选书更推崇经典原著和文艺范十足的创意图书,因此店里有不少精致的外文书、独立出版物和旧书诗集等。我在这买了套古尔德读本,这种有趣小众的书,图书馆里也借不到。 第一次见阿瑟,她穿着钴蓝色衬衣,牛 仔裤,外系麻本色粗布围裙,看上去清爽利落。她见我在书店转悠的时间比一般客人要长,很贴心地跟我说,可以带着书到楼上去看。然后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聊了起来。 事实上,二楼更像爱书人家的书房,四壁都是书架,屏风隔断,绿植点缀,音乐舒缓,宽厚的沙发上,吊一只昏黄的灯。除了茶,还备有几款小点心。整个下午,可以静静享受静谧安宁的气息。 双休日,做完家事,脑子里有个声音说“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待会儿”,我就去“阿瑟的书坊”。懒得开车,公共自行车骑过去差不多半小时。我熟门熟路地选一本书,上楼坐在临后院的窗口。后院是天井,芭蕉伸展出一团浓绿;一口古井,井口有吊绳磨出的沟壑。太阳好的时候,会有一只猫,在井栏外打瞌睡。苔藓为地砖勾出好看的边,让人能触摸到时间的质感。在那个地方,我很快过滤掉焦虑,安静如一株植物。看看书,构思我的小文章。半天时间很快过去了。 “书坊”办过几次诗会、读书沙龙,还举办过一次曲友雅集。还有蓝染,茶道,手工做茶席、茶服这般有趣的集会,成为有缘人交流学识、碰撞思维的平台。阿瑟的书坊,趣味接近的人自会找到那里去。 阿瑟原本在气象局工作。多年后经商,实现了财务自由,思前想后,自己喜欢阅读,喜欢手工,就开了“书坊”。本意不是为赚很多钱,就是想让年少时的理想有个着落。 阿瑟说,若有更多的人在这条略显破败的老街上注入新元素,这里,是不是会重新焕发生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