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月无语 诗词载之

 光哥小馆 2017-06-28
          
  古代文人墨客,大都有一种“月亮情结”。他们既将月亮作为自然之景予以描写,更作为主观情感的表现载体,景由心造,言为心声,诗如其人,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依附着诗人情感的意象了。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有以月自喻的,就像古人总以花来形容人的高洁等种种品质一样,也有以月寄情,是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哀伤,如相思,思乡,怀念故国,因为千百年来月是不变的,它在时光里看尽世间悲欢离合。而古人很多是居士道士和尚等他们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而关于月亮的神话也让人倍感唏嘘,用来最好。既有典故又有情思,读起来又让人觉得有月通篇不俗,还颇有禅意也算是道法自然了。还有纯粹是描景的,突出时间地点而已。月亮总给人以清醒而又蒙胧之感,似是近在咫尺,却又遥并不可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可以说,那一轮千秋明月照彻了诗坛古今,与中国古代诗词结下 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意象的多元化,与《诗经》六义一脉相承,极大地拓宽了诗词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境界,也丰富了诗词的表现技巧。早在《诗经》时代,月亮已经走进了诗人的视野,《诗经?月出》诗篇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等秀美诗句,可以说,那一轮明月从此照彻了诗坛古今。

  人们自古有一种历史情节,对往昔的怀念。而月亮,这个在古时文学中最富含义也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词当然不能忘却。如果孤独难耐,可以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果失意了,来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如果恋爱了,便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失恋了,便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以此自慰……。

  从来诗酒月花,入诗最多。因为古时候,并不像现代社会一样一到晚上就灯火通明,总是夜长暗多,能在月下小酌,消磨白天没有用尽的精力,月夜触发的灵感,实是人生一大快事。因此,描写月亮的诗就特别多。

  在古代诗词中,写月亮的尤以唐诗最多。唐诗中的明月意象随处可见,其中绝大部份描写明月的诗句都是以表达离愁别绪,思乡怀人为主旨的。唐诗中有很多写明月或月夜的句子,所表现的情感与内容范围极为广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杜甫《秦州杂诗其七》)“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崔橹《华清宫三首其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等等。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是唐朝诗人当中写月亮最多的一个。其《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唐以后的这类诗歌仍比比皆是,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杨州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由此可以说唐诗中的明月意象已渗透了古人的思乡怀人情绪。

  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边塞诗也是写月亮的。如唐朝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因弯月照耀,显得清冷悲凉得名凉州吧。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明明打了胜仗,敌兵受降,却无一丝胜利的欣喜与温暖,是如霜的月光惹的祸么……。柳中庸《凉州曲》“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月亮与春天对立,那月真的好冷等等。古典边塞诗中多月,究其原因是,戍边将士在不战的晚上,除了新月前残月后几天,二十多个长长黑夜,想象边塞的夜晚晴朗、深邃、天高地阔,视线无遮拦,可畅看月亮东升西落,细看月身胖瘦变化,弯月如钩如船,圆月有树影有故事。铠甲兵器的冷硬,比对彩云追月的柔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訇然而生,由家拓展到国家。历史延伸向未来。这些诗人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同样,月亮又是人们追求的一种象征。古时的摘月也好,现今的登月也罢,总是告诉人们邀去追求,攀登而不可懈怠。 当然最重要的一层意思,思乡。从古至今,由于月亮寄托了人们的情感,于是,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写月亮,这几种情感是:一是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二是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三是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四是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由于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传承,以致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仍然保留和发展了这种审美意识,从而逐渐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学中一种比较稳定而鲜明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纷纷离开自己的故乡,远奔异地去寻求自己的事业。白天繁忙的节奏使他们无暇思索其余,可是当夜深人静之时,内心的孤独寂寞便牵引着他们想念。可是单纯想念怎能派遣心中的抑郁?唯有看到故地与新家共有之物——月亮,他们才得以稍稍安慰。 这样,月亮便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东西,而代代相传。而不会因为科技发达了便消除以月亮寄托的情感。所以月亮文化还是会继续传承下去的,许多文人在写诗词时,会继续以月亮寄托自己的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