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慈禧太后深爱的食疗秘方,百姓圈里的燕窝,夏日进补不上火的最佳食品

 369蓝田书院 2017-06-28


“ 银耳:甘,淡,平,

夏,补肺益气,养阴润燥。”

---《全国中草药汇编》



银耳是“菌中之冠”,

又称平常百姓的燕窝,

是夏日进补最好的佳品。


通常大家吃到的都是市场上常见的干银耳,

干银耳由于经过多道工序处理,

营养成分流失不说,

有时候还会遇到硫磺熏过的黑心银耳。


今天艺姐给大家带来的是,

营养成分保持最好又天然美味的,

新鲜银耳。



清朝的《御香飘渺,御膳房》曾记载:“ 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往往一小匣子银耳就要花一、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



古时候的银耳非常珍贵,

就算达官贵人也要费尽心思才能搞到手,

得益于技术的发展,

如今我们分分钟就能买到,

营养、便宜、娇滴滴水嫩嫩、

新鲜采摘的银耳花。


点击观看视频,了解古田银耳种植详细介绍



集山林之精华,像婴儿般被养育,

福建古田,是著名的“银耳之乡”“食用菌之都”,

全国市场上90%的银耳都产自这里。



目力所及,云生雾走,

天地相接,山泉流泻而下,

纯净得让人觉得虚幻。

密林中森林覆盖率高、湿度大,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滋养了寻田活耳。



耳农阮以光,

好似一位修行者,

他栽培银耳已经36年了,

银耳成长周期40多天,

他说:“我都像抱婴儿似的,

来栽培房里看看它们,

时时小心地照顾着。”



寻田活耳就是产自这深山里的栽培房,

温度和湿度受到严格监控,

完全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银耳的品质自然也有所保证。


长得这么好看,还不赶快吃了


刚从栽培房里摘出来的银耳,

既有牡丹的丰满,

又有栀子花的清幽淡雅,

色泽柔黄,瓣瓣团簇,

像刚出浴的仙女,

嫩得能掐出水来。



寻田选用的都是特大等级的雪耳,

直径控制在13cm-15cm,

不回水,也不泡水充大,

仅这一朵,就能供五六个人食用。



为了确保每一朵银耳的颜值和品质,

耳农必须保证每袋营养基50公分长,

培养基上只栽三朵,成熟之后,手工采摘。



干银耳经历了水洗浸泡后营养会流失,

寻田活耳都是直接从菌房新鲜选摘的,

纯天然无添加,胶质十分丰富。



10分钟出胶,20分钟软糯,

市面上的干银耳食用前,

要泡发好久特别麻烦,

而活耳简直是懒癌和健忘患者的救星。



为保证新鲜,

严格遵守了“采摘前停水一周”这样的规定,

出胶快,胶质浓



煮之前把蒂切掉,

清水冲净,一片片撕开即可下锅,

10分钟即可出胶,

20分钟已经炖得软糯滑润。



摘一朵鲜活的银耳,

添几粒枸杞和冰糖,那抹红与白,

在汤水中滚动,挑逗着你的味蕾。



趁热喝上一口,清甜醇美,

那满足感就好像吃了一口

满满的胶原蛋白,

幸福无比。



中医讲究:冬病夏补,

炎炎夏日,

每天来一杯温和的银耳羹,

是极好的进补方式。

滋阴润肺、补脾开胃、益气清肠,

还不会上火,

尤其适合女性和孩子,

以及体质虚弱的人。



长期食用,

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

外加其具有滋阴的作用,

女生长期食用可养颜美肤。


对一些肿瘤患者,

还可增强对放、化疗的耐受力。



“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要品”。煲银耳羹的时候,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一些清补的食材,口感和营养加更丰富,最经典的吃法莫过于红枣枸杞莲子银耳羹。


红枣被誉为百果之王,是补气养血的圣品,尤其适合女人。莲子可滋养补虚、强心安神。枸杞则养肝明目,生津止渴。


这样一煲滋阴润燥的炖品喝下去,让你从内到外,自然焕发出水润好气色。


也可根据个人喜好,搭配紫薯、木瓜、莲子、百合、雪梨、薏米等食材一起食用。



资料记载,“慈禧常服耳汤”,

这是她养颜的私人秘方,

不用说这是慈禧太后的待遇了,

就连当年的杨贵妃也望尘莫及。



杨贵妃都享受不到的配送体验,

千年前有杨贵妃吃荔枝的“一骑红尘妃子笑”,

如今,动动手指一键下单,

新鲜采摘下来的活耳便精心包装好,顺丰直达。



更重要的是,

我们使用了冰袋+保温袋双重锁鲜,

力求让大家感受到,

置身于深山之中食用活耳的乐趣。



PS: 

收到活耳后,如暂不食用,装入保鲜袋,冷冻;食用时,随时解冻,清水泡十分钟,你会看到一朵鲜活的银耳。一朵银耳可供五六个人食用,如果一个人可分四到五次食用。


夏日进补,银耳羹喝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