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神永生》再获2017雨果奖提名,我们今天聊聊《三体》

 昵称38190406 2017-06-28

当地时间4月4日,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的雨果奖公布了2017年雨果奖提名名单。在2016年与雨果奖失之交臂后,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第三部《三体Ⅲ:死神永生》入围。


这是《三体》三部曲第二次入围雨果奖。2015年《三体》系列第一部《地球往事》摘下雨果奖,刘慈欣实现了亚洲人在这一奖项上的零突破。如果大刘此次再度折桂,将是中国作家连续三年获得这一奖项。


关于雨果奖



雨果奖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无关,而是世界科幻协会(WSFS)为纪念《惊奇故事杂志》的创办人根斯巴克·雨果所设立的奖项。它的正式名称是“科幻成就奖”,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大会上公布。《星船伞兵》(罗伯特·A·海因莱茵)、《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丹尼尔·凯斯)、《与拉玛相会》(阿瑟·C·克拉克)等大师级作品均曾斩获这一殊荣,被中国幻迷所熟知的乔治·R·R马丁也曾凭长中篇《莱安娜之歌》、短中篇《沙王》与短篇《龙与十字架》等作品多次站在颁奖台上。


罗伯特·A·海因莱茵


乔治·马丁


2015年之前,雨果奖从未眷顾过中国。这不仅与东西方文化的隔阂有关,也与中国科幻小说先天的“营养不良”有关。尽管中国的科幻小说创作始于清末,但长期风雨飘摇,在建国后甚至一度销声匿迹。从这一点上来看,刘慈欣15年斩获雨果奖便不仅仅是科幻圈的一大盛事,更是被赋予了文化输出的重要政治意义与使命。某种程度上,它可以与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实现金牌0的突破相提并论。历史上,中国科幻始终无法摆脱政治力量的裹挟,有时是打压,有时则是大力扶持。而近两年中国科幻人做出的成绩与科幻文创作品背后的潜在收益,则直接或间接地将中国科幻带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关于刘慈欣与《三体》系列


毫无疑问,如果非要把如今仍活跃于文坛的中国科幻作家像水泊梁山那样排个座次,刘慈欣将当之无愧地占据头把交椅。从销量上看,《三体》始终遥遥领先,在各大售书网站上甚至杀入畅销榜单(恐怕只有郝景芳去年斩获雨果奖时才短时间内复制了这种殊荣)。而从影响力上看,它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科幻甚至文学。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R.R.马丁曾公开表示过喜欢这部小说,知名学者齐泽克更曾在一次专访中对《三体》赞赏有加。而中国知名的几位互联网企业家——马化腾、李彦宏、雷军、柳传志等都是《三体》迷。这种跨界现象在科幻小说中同样是十分罕见的。在中国,一个企业家的背书,永远要比一百个作家的交口称赞更重要。


尽管如此,但每个与大刘(刘慈欣在科幻迷中的昵称)接触过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刘慈欣是一个低调而谦和的人。这个长相酷似范伟的60后作家有着多重身份:工程师,作协会员,科幻作家。他精于计算机,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想法都是靠编程实现的:比如他曾自己设计过一个叫做“电子诗人”的小程序,只要输入几个参数就能自动创作现代诗;也曾在计算机中搭建了一个电子宇宙,模拟不同文明的生存图景。在他的很多作品(比如《诗云》、《镜子》)中,你可以看到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小创造的影子。


刘慈欣


与韩松晦涩的政治寓言或王晋康的不拘小节相比,大刘的作品往往更加关照人类生存的终极问题。在他的小说中,人物形象有时会被弱化,以人之“小”衬托宇宙之“大”。正因如此,其作品往往也被读者指斥为“文笔差”、“人物弱”,这一点当然见仁见智。


刘慈欣以短篇小说出道,《三体》的创作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机缘巧合。《三体》自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连载,2010年11月,第三部小说出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部小说都保持着低调,在积累了无数“自来水”的口碑之后,最终才迎来了如潮的好评。


《三体》三部曲有着典型的刘慈欣风格:恢弘的格局、精巧的构思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可以说,这次写作行为是人类凭借自身智识对宇宙的一次终极叩问。如果说《地球往事》是过去,《黑暗森林》是未来,那么《死神永生》就是终极。在这部小说中,你当然会看到理想主义的影子,但它们往往转瞬间便被绝望而冰冷的洪流淹没。从《地球往事》中带有伤痕文学特质的文革叙述开始,大刘心中关于宇宙生存图景的大幕被一点点揭开,最终在《死神永生》中以寂灭迎来高潮。如果说,大刘用前两部精心搭建了一座黑色的纸牌屋,那么在《死神永生》中,他所做的就是将它华丽地推倒。


关于译者


《三体》系列能获得雨果奖的青睐,除了刘慈欣的才华以外,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功臣:那就是美籍华人刘宇昆(Ken Liu,被国内科幻迷昵称为“小刘”)。非常熟悉中美文化的刘宇昆本身也是一位优秀的科幻作家,此前其讲述在美华人移民两代之间文化冲突的短篇科幻小说《手中纸,心中爱》曾获2012星云雨果双奖。对两国文化的理解与科幻创作的深厚功底,使得小刘能将《三体》的魅力最大程度地展现给跨文化背景的读者。尤其在翻译到《地球往事》中的一些敏感政治内容时,小刘的翻译便成了一座横跨历史、文化与语言的桥梁。大刘曾在他的获奖感言这样赞誉过刘宇昆:“翻译作品总是在跨越两个不同的文化和时空。就这本书而言,这座桥梁就是刘宇昆。他的译文非常好,几近完美。”2016雨果奖作品《北京折叠》同样也译自小刘之手。可以说,他是让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一大功臣。


刘慈欣与刘宇昆


《三体Ⅱ·黑暗森林》2016年也被中国科幻迷寄予厚望,然而却未能入围雨果奖。其译者并非小刘,而是美国人Joel Martinsen。这位译者的名字在中国科幻迷之中可能有些陌生:Joel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曾经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现代文学系,在大陆期间开始自己尝试翻译中文。Joel至今翻译了多篇中国科幻作品,包括《泰坦的故事》、《思想者》、《末班地铁》、《球状闪电》(节选)、《吹糖人》等。有些读者因为《黑暗森林》未获奖,便抱怨是译者的水平不够。事实上两人文化背景不同,翻译风格也各有千秋,并不能仅凭是否获奖来判断孰优孰劣。


本次《三体Ⅲ:死神永生》译者再度换回刘宇昆。大小刘这对组合会在本届雨果奖上将有怎样的成绩?在2017年8月11日,我们即将见证结果。


此外,《三体》系列的成书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无论得奖与否,都已经是过去式。雨果奖是一个荣誉——也只不过是一个荣誉;《三体》的成功也不能为中国科幻的未来提供一个清晰的图景。倘若中国科幻有未来的话,它理应归功于每一个在背后默默创作的人。


——钟天意

钟天意,奇幻作家,furry爱好者。目前正用由尼古丁、咖啡因和乙醇混合的鸡尾酒疗法调养大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