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评“拼爹”无非是落入俗套的正确

 指间飞歌 2017-06-28

批评“拼爹”无非是落入俗套的正确

前辈们的人生经验有参考价值,但并不具备多次复制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迈出自己的脚,而不是听满耳朵励志言论。

汕头大学2017届毕业典礼,来了两位重量级嘉宾,一位是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另一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两位在演讲中谈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爸爸”。李嘉诚认为,愚人希望有个富爸爸,这样的心态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莫言则称,如果他是有亿万资产的老爸,在交权之前会让孩子先去干最脏最累的工作。

李嘉诚和莫言这两位华人楷模的奋斗经历,以及他们的人生经验与生存智慧,无疑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发。但在谈到关于“爸爸”这个问题时,李嘉诚与莫言都掉进了“拼爹”话题的陷阱。“拼爹”是社交媒体上热起来的话题,有关这个词的解读五花八门,本以为李嘉诚和莫言在谈及它时能有新意,但归根结底还是落入了俗套。俗套不等于不正确,李嘉诚和莫言谈“拼爹”就是因为太“正确”,才失去了启迪意义。

时代在变化,上世纪末《穷爸爸富爸爸》一书风靡中国,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关于财富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启蒙;社交媒体最热闹的这几年,看见财富人物的微博账号就扑过去一帮人抱大腿叫“爸爸”成为一种网络时尚;而如今年轻人对“爸爸”以及对“财富”的理解,或已经发生内在的变化。前几代人对于金钱的崇拜与追逐,以及由此带来的疯狂,有望在这一代大学毕业生身上开始被终结。因饥饿而催生的饕餮,因贫穷而产生的贪婪,终将在年轻人开阔的视野以及正常的三观下逐渐淡化。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写过一本《低欲望社会》,总结了日本年轻人的共同特点:不婚、不育、不买房,对奢侈品无兴趣,一日三餐因陋就简……许多中国年轻网民在转发有关这本书的报道时,称“这不就是我吗”。一个过度看重金钱的社会能制造不少的阴影,但也不排除后来的年轻人会报复性地抵制这个阴影。据调查,中国年轻人在就业方面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对薪水要求高,耐压程度却很低,一言不合就辞职……不必对此大惊小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在肯定任何时代奋斗的价值之外,也要对任何人的个人选择抱有尊重之心,不必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新人类身上。

从五金厂推销员到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榜样力量,在上世纪鼓舞了不少人,朴素、低调、勤恳、自立等,他身上无数的标签,都被认为是华人身上优秀的传统。李嘉诚这次在汕头大学演讲关于“富爸爸”部分的言论,是基于个人成长与人生经验发出的。年轻人希望有个“富爸爸”,并不见得是愚人,想到“富爸爸”就想到他们的儿子会骄奢淫逸,这是港剧辉煌时代的价值观。的确,被社交媒体曝光出来的“富二代”负面新闻有不少,但相信有更多的年轻人有了正确的财富观,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

对于像李嘉诚和莫言这样的老一辈偶像,汕头大学的学子包括接触到他们演讲的年轻人,在献上掌声与崇敬的同时,也不妨多点独立思考。前辈们的人生经验有参考价值,但并不具备多次复制的可能性。人生的路怎么走,最重要的是迈出自己的脚,而不是听满耳朵励志言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