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里东风一梦遥》-1

 pengxq书斋 2017-06-29

《千里东风一梦遥》- 1

(2008-02-19 02:05:47)
 
《千里东风一梦遥》代序

红楼戏曲如果只是把目光停留在宝玉黛玉宝钗三人身上显然有很大的局限。

我在一系列新编红楼戏曲中把另外一些值得占领舞台中心的人物陆续推出。其中例如有《贾雨村别传》里的贾雨村——红楼第一贪官,并由此而来娇杏成为第一女主角;有《妙玉和宝玉》中的妙玉——红楼第一尼姑,连带着甄宝玉亦以和贾宝玉不相上下的地位粉墨登场;有《遗帕情缘》里的林红玉——这个非常有个性的三等小丫头,同时贾芸便成为第一男主角;还有《刘姥姥三返芥豆村》里的刘姥姥,在这里刘姥姥不再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女丑角而是一个富有心机见义勇为的老旦。甚至于在《总是玉关情》里薛文起——这个真正的红楼第一丑角也得以上场亮相,成为地位仅次于贾宝玉的第二男主角。那一句著名的脏话也从铅字变作了台词。

众多的红楼人物中,我最为欣赏的是秋爽斋主人——三姑娘贾探春。这第八个红楼戏曲剧本就是要把打在狗奴才王善保家脸上那一记响亮的耳光展现在观众面前。多么回肠荡气的一记耳光,多么慷慨激扬的一段言辞,发生在秋爽斋,发生在那个抄检大观园的夜晚。这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从此悲凉之雾遍布华林,贾府迅速地由盛而衰走向没落。

新编七场戏曲剧本《千里东风一梦遥》系根据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扩写而成。此红楼剧本本着推陈出新的精神,突出地描写了贾探春有胆有识的相关情节,使得这位庶出的三小姐又香又刺的玫瑰花形象鲜明地占领戏曲舞台。


场次

第一场:解围
第二场:除弊
第三场:兴利
第四场:搜园
第五场:抄家
第六场:认母
第七场:出海


出场人物(以出场先后为序)

贾母,简称母
王熙凤,简称凤
贾宝玉,简称玉
王夫人,简称王
薛姨妈,简称薛
薛宝钗,简称钗
李纨,简称李
贾探春,简称探
平儿,简称平
周瑞家的,简称周
鸳鸯,简称鸳
侍书,简称书
吴新登家的,简称吴
赵姨娘,简称赵
王善保家的,简称保
奉旨查抄官员,简称官
奉旨查抄衙役,简称役
南安王妃,简称妃
南安王府丫鬟若干,简称丫
南安王府家丁若干,简称丁
真真国迎亲特使,简称使
真真国随行男女人员若干,简称员



第一场:解围

场景:荣禧堂
时间:贾赦逼娶鸳鸯之时

大幕拉开。

一连串的“老太太当心”“仔细搀好老太太”声音从幕后传来,王熙凤和贾宝玉一人一边搀扶着贾母上场。王夫人薛姨妈薛宝钗李纨贾探春平儿周瑞家的随之上场。

母唱:
桑榆晚景不寂(啦)寞,
荣禧堂上欢乐(啊)多。
宝玉儿不离我左右,
凤丫头是我开心果。
今日里鸳鸯她告假回家转啊——
我倒是一天光阴等闲过。
(笑声)哈哈哈哈!
(贾母坐定后接白)鸳鸯被她兄嫂接回家中,现在天色已晚,也应该回来了吧。

王:老太太真的是一刻离不了她呢。

薛:真是,那鸳鸯丫头最能懂得老太太的心思啊。

凤:老太太,你看,鸳鸯她回来了!

鸳鸯急步上场后一头跪倒在贾母跟前。

鸳(哭腔):老太太,老太太啊——
(接唱)
面对老太太我哀哀告,
大老爷他要强娶我做小。
(此时,李纨带着宝钗探春急忙下场。)
兄嫂传言胁迫我,
说道是天罗地网朝那里逃。
威逼利诱还不算,
反诬我把宝二爷他看上了。
若是我不肯来答应,
往后休想坐花轿。
今日我当着众人心迹表——
那怕是宝金宝银宝天王,
此生不嫁陪到老,
我情愿早早晚晚荣禧堂前来照料。
若是老太君有朝一日归天去——
菩萨跟前把香烧,
削发为尼青灯黄卷我将残生熬!
(鸳鸯唱完以上唱段后,一把拔掉头上簪子成披头散发状,再拿出剪子开始绞发。)

凤(极为机灵地):快,快拦住她!

平儿和周瑞家的上前夺下剪子。

在上述争抢剪子的过程中,贾母用拐杖敲地。

母:气死我了,真正地气死我了!
(接唱)
往日里想我金来想我银,
想我古董和珍宝。
谋我钱财还不算,
竟然要把我贴身丫环也抢跑。
我统共就剩下这一个知心婢,
她陪同我暮暮与朝朝。
(气喘吁吁地接白)你们,你们都瞒着我,串通一气,说什么鸳鸯她兄嫂今朝要接她回家去团聚。却原来——
(接唱)
谎称团聚真逼嫁,
果然早就设圈套。
莫非是平常哄我都使假,
孝顺的儿子媳妇到哪里找!
若是威逼成鸳鸯她今晚上花轿,
明朝就能胡弄我这个白头老娘——
(哭头)啊呀,我的国公爷啊,
你如何丢下我孤苦零丁任人摆布无依无靠!

鸳鸯已被平儿周瑞家的劝住一并下场。

场上王夫人薛姨妈等人被贾母怒容镇住,面面相觑甚为尴尬。

贾探春幕后唱:
我来了啊——

贾探春疾步上场。

贾探春上场亮相后接唱:
可恼那好色老伯父,
逼得鸳鸯堂前来哭诉。
她慷慨陈词明志向,
气坏了年迈老祖母。
一番言辞声严厉,
一网打尽太糊涂。
连带着二嫂子和二哥哥,
无人敢上前相劝阻。
正该当承欢膝下孙女辈,
此刻前去解围来相护。
二姐懦弱四妹小,
且待我——
挺身而出莫踌躇!

贾探春面对贾母款款一拜。

探:老祖宗,可能容孙女我进上一言。

母(怒气未平):三丫头,你又有什么话要说?!

探唱:
老太太啊——
可曾想这娶小纳妾房帷事,
大伯怎会和弟媳去商讨?!
其中内情原与太太不相干,
却为何红萝卜当成蜡烛烧?!

母:啊呀呀,被你这么一讲,倒真的是我老糊涂了。(对薛姨妈)姨太太别笑话我。你这个姐姐她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儿媳一味地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刚才可真是委屈了她。

薛:并不委屈。其实,方才老太太又没有责怪我姐姐。

母:宝玉,我错怪了你娘,你怎么也不提我,看着你娘受委屈?

宝(带笑):我偏着我娘亲说大伯大娘不成?通共才一个不是,我娘在这里不认,却又是谁来认呢?我倒要认是我的不是,老太太可又不信。

众人都笑出声来。

母(同样带笑地责怪):看你这个凤丫头也不提醒我。

凤:我不来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怎么反倒寻上我来了?

贾母听了,与众人都笑道:这可是奇了!倒要听听这个不是。

凤唱:
谁让老太太会调教,
调教得水葱儿似的怎生怨人要?
幸亏我是孙媳妇,
(接白)我若是孙子啊,
(接唱)
我早早就娶了去,
哪里还会等得到今朝!

场上众人大笑。

贾:瞧你这张巧嘴!

凤:要说巧啊,今日里最巧的自然就是三妹妹了。

母:凤丫头说得对!前日里南安王妃来,还说起她最喜欢我家三姑娘呢。

王:三姑娘出得厅堂进得书房,人才出众,在外场确实是讨人喜欢。

凤(对贾母):对了,我们还是去看看鸳鸯吧。

母:对,看看她去。

王熙凤上前搀扶贾母起身,场上一行人等准备随同下场。

大幕合拢。


第二场:除弊

场景:大观园小花厅
时间:王熙凤小产之时

大幕拉开。

二道幕前。

平儿上场。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随同上场。

平儿对她们两人并兼顾幕后发话:你们都给我听仔细了。二奶奶现今坐小月子,太太吩咐请出三姑娘来代为理事,大奶奶宝姑娘协办。别算计着她姑娘家好欺负,告诉你们,这些小姑子里面,二奶奶也就单怕她五分呢。

周和吴:我们都知道了。

平儿下场,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随之下场。

二道幕升起。

贾探春端坐正中,李纨薛宝钗分坐左右。侍书站立在贾探春身后。

探唱:
承蒙太太看得起,
让我们三人来照应。
今日坐堂初料理,
有话来回小花厅。

李(对侍书):吩咐下去,谁若有事,叫她进来回话。

书(对幕内):奶奶姑娘吩咐,谁若有事进来回话。

吴新登家的上场。

吴背唱:
答应一声来回话,
议事厅上掂斤两。
看他三人新执事,
到底是弱还是强?
(对厅上三人致礼后接白)回姑娘奶奶,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那时回过太太,让今天来回姑娘奶奶领取赏银。

李:日前袭人的母亲死了,听说赏银四十两。这也就赏他四十两吧。

吴:是。

探:且慢!
(接唱)
吴家嫂子听我言,
可有旧例明细账?

吴唱:
赏银多少寻常事,
下人哪会争短长!

探唱:
此话说来不对路,
你怎能不提旧例来参详?
若是二嫂子她执事,
难道你就敢不按旧例自主张?!

吴:姑娘息怒,是我一时忘怀。现在细细想来,这赏银嘛,看死的人是家里还是家外。若是家里的,赏银二十两;若是外头的,赏银四十两。

探:如此说来,那袭人的娘是外头的,故而赏银四十。赵国基他是家里的,依例发放便是。

吴:是。

探:(对侍书)侍书你关照下面的人去领银子,(对吴新登家的)吴家嫂子,我还有话问你。

侍书下场后复又上场,站立原地。

吴:姑娘请讲。

探唱:
昨夜晚我细看这本账,
上家学领取银钱有八两。
为何设立此名目?
不知道究竟派了啥用场?

吴唱:
上家学需要买纸砚,
还有一顿点心要开张。

探唱:
如此说上学就能得银钱,
本意不为读书做文章。
全忘了平常月费有花销,
何用再巧立名目报虚账!
(接白)从今往后,把这一笔开销给免了。

吴:是。

探:还有除了月钱之外,姑娘丫头们的胭脂花粉,府里再另行一并采购同样是一笔重复。况且催急了,他们便胡乱弄些次品假货来搪塞我们!跟家学中那一笔开销一样,我看这也得免了。

吴:姑娘说的是。

赵姨娘急步上场。

钗(起身):噢,姨娘来了,请坐。

李纨和贾探春一并起身。吴新登家的站过一旁。

赵姨娘大大咧咧地坐下。

赵唱:
屋里有人欺负我,
你们要替我出气把理讲。
有人踩到我头顶上,
休要怪我没商量!

李唱:
姨娘有话慢慢讲,

钗唱:
平心静气好商量!

赵唱:
好赖我是她亲娘,
竟然会不及袭人半点强。
袭人她死了老娘赏银四十两,
我却是打个对折丢了脸面不像样!
(接白)啊呀,我的好兄弟啊——(掩面痛哭)

探唱:
原来姨娘为了这件事,
两人情况不一样。
姨娘听我说端详——(被赵姨娘打断)

赵唱:
你来听我说端详——
要说两人不一样,
倒也真的是两样!
赵国基他原是你舅舅,
何必要克扣银钱二十两。
若是你不当家我也不讲,
想不到你不多加赏反而降!

探唱:
姨娘说话太荒唐,
我舅舅升了九省检点好风光。
我问你赵国基为何伺候环儿去上学,
我问你他可是家里奴仆列门墙。

赵:(一时语塞)你,你,你这个——
(接唱)
我知道太太有恩典,
都是被你们来阻挡!
阎王爷也有好生德,
小鬼却是没相商。

探唱:
姨娘说话欠思量,
你对我有气尽管讲。
胡言乱语你不该,
把大嫂子宝姐姐也扯上!

李唱:
袭人她母亲是外人,

钗唱:
家里家外不相仿。

李唱:
三姑娘办事是周到,
我倒是一时失察险些儿违例把祸闯。

薛宝钗对吴新登家的示意。

吴新登家的把赵姨娘挽住,两人下场。侍书随同下场。

探:大嫂子,宝姐姐!
(接唱)
可怜我出身是偏房,
幸亏得太太心疼祖母赏。
姨娘她却每每生事来吵闹,
唯恐是天下太平无风浪。
可叹我不是男孩子,
女流辈怎能登朝堂。
此番有理立纪纲,
裙钗女不让须眉汉——
一定要兴利除弊扬眉吐气把重担扛!

李纨薛宝钗向贾探春靠拢。

追光。

大幕合拢。


第三场:兴利

场景:大观园小花厅附近
时间:上场后一月有余

大幕拉开。

二道幕前。

吴新登家的上场。

吴:倒下一个巡海夜叉,添了三个镇山太岁。(对幕内)我说,各位老嫂子们,可得仔细办事,不敢有错!

幕内答应:是!

吴新登家的下场。

二道幕升起。

平儿上场。

平(对幕内):姑娘奶奶唤我前来有何事吩咐?

贾探春李纨薛宝钗上场。

探:看来凤丫头身子骨好多了,我们也就要交割。让你前来还有一事相商。

平:那我就陪姑娘奶奶进小花厅说话。

李:今日要办的事都已交代,叫你前来是和我们一起游园。

钗:大嫂子常说,要算你平丫头最是辛苦。今天特地让你来歇上半天。

平:歇上半天?

李:凤丫头那里有我担待。

探:谁说是歇上半天?我们可是正经办事,且随我来。

四人边圆场边唱。

探唱:
偷得浮生半日闲,
大观园里花木赏。

平背唱:
游园本来寻常事,
不知究竟啥名堂?

李唱:
前面就是花溆港,
荷花莲叶满池塘。

钗唱:
那边绕过潇湘馆,
一片竹林幽梦长。

探唱:
宝姐姐你住蘅芜院,
满地瑞草扑鼻香。
杜若青芷竞芬芳,
只觉心静神又爽。
(夹白)大嫂子,这里是你的地方了。
(接唱)
一路行来稻香村,
田园归隐好风光。
五谷菜蔬应登场,
无人料理才饥荒。

平唱:
往日都曾到此地,
今天再看也平常。

探唱:
记得和你一同去过赖大家,
你看他那个小小花园怎么样?

平唱:
还没有咱们一半大,
树木花草也寻常。

探唱:
你可知他除去日常家用有出产,
(夹白)每年包租出去,
(接唱)
足足有纹银进帐二百两。

平:竟有这么多?!

探:是啊,他们平时家里女孩子戴的花屋子里插的花,连吃的竹笋蔬菜鱼虾也都不用外面去买。
(接唱)
可知道天下万物都有用,
(夹白)哪怕是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都是值钱的。
(接唱)
暴殄天物不应当!
如今只估算翻一倍,
再一进一出便是八百两。

平:姑娘此话怎讲?

钗唱:
三姑娘这样来算帐——
我们大户人家不便自己出外去张扬。
承包给懂行的老阿妈,
让她们自行管理自产自销来开张。

探唱:
各样物品从花园出,
不必再采购离门墙。
又省下园工工钱不用付,
恐怕还远远不止八百两!

平:真是好主意!

探唱:
天下你来我又往,
熙熙攘攘利禄场。
此身但处运筹界,
穷舜尧,
背孔孟,
诸子百家只有杨子说得响!

钗唱:
咬文嚼字不用讲,
兴利除弊有主张。
细细算来细打量,
只要再揽下胭脂花粉供应事一样。
告她们不用向管事去付账,
省得被账房克扣刁难来打横!

探:在我们这三驾马车交班之前,就想了这许多。即使我们不再代理管事,你也得回了你二奶奶不可更改。

平:这都是好事,我都记下了。

探:本来每日里发愁怎生打发?自从管事以来,这日子过得倒是飞快。

钗:三妹妹,我劝你不必心里惆怅。还记得那次在怡红院行令,你掣得一支好签。上面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曰:日边红杏倚云栽。注解是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以后可有得你当家管事的好去处呢!

探(害羞地):宝姐姐,你看你!

李:好啦好啦,不要再玩笑了。过几天我们一同到凤丫头那儿交接去吧。

李纨领头,场上一干人等准备下场。

大幕合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