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地是锁在北宋“脖子”上一条铁链,北宋的灭亡与此地有莫大关系

 思明居士 2017-06-29

燕云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共十六州(属于战国时燕国、赵国)。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可见燕云之地对中原的重要。燕云地区易守难攻,居高临下。越过燕云十六州后,华北平原一马平川。

此地是锁在北宋“脖子”上一条铁链,北宋的灭亡与此地有莫大关系

战国七雄

华夏民族兴起于中原的黄河流域,历代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不是在南方,而是在北方。春秋战国时代的燕国开国君主召公奭是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约前1087年―前1043年)同辈,周武王十三年,召公奭跟随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商纣王自焚而死,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手持大钺,召公奭手持小钺,左右夹辅周武王举行祭社大礼,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召公奭封在蓟地(蓟国,中国商代到春秋中期存在1000多年的诸侯国,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区北,或系黄帝部落之后裔所建),建立了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战国时赵国的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推行“胡服骑射”政策,赵国日益强大,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雁门(今山西忻州市代县)、代(今河北蔚县)三郡。

此地是锁在北宋“脖子”上一条铁链,北宋的灭亡与此地有莫大关系

燕云十六州

可以说无论蓟国到后来的燕国、赵国,基本牢牢地控制了燕云之地,燕云之地自古就为中原王朝所有。战国时期,无论中原各诸侯国打的多厉害,边地的胡人却始终打不进中原,应当说燕国、赵国、加上西边的秦国,对中原的各诸侯国起到了有效的屏障作用。在此之后,无论秦汉,还是三国时的魏国以及后来的西晋都牢牢地控制着燕云之地。唐朝灭亡(公元907年灭亡)以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指位于中原地区依次更替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23年,沙陀人李存勖建立后唐,并灭掉后梁。到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时,对河东节度使大将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谋自保。 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此地是锁在北宋“脖子”上一条铁链,北宋的灭亡与此地有莫大关系

五代十国

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契丹(辽朝)以后,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后周皇帝柴荣深知燕云十六州的战略重要性,下决心北征,一举收复部分失地(瀛州、莫州),柴荣中途因病退兵,收复大计只能作罢。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时刻不忘收复燕云十六州,赵匡胤在位期间,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逐步走向统一,对于辽朝所控制的燕云十六州,赵匡胤甚至还打算用金钱赎回,宋朝还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统兵包围了太原城,迫使北汉投降,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同年五月,赵光义不顾众臣反对,趁伐取北汉之势,移师幽州进攻燕京,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宋辽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北宋一直未能夺得此地。

此地是锁在北宋“脖子”上一条铁链,北宋的灭亡与此地有莫大关系

靖康之耻

太宗儿子宋真宗时,辽朝(中国,无论西夏、辽、金都属于中国朝代)骑兵又深入中原腹地直逼东京汴梁,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至澶州督战。后来双方达成“澶渊之盟”后,北宋与辽开启了长期和平时期,但是隐患犹在。宋徽宗为了光复燕云之地,不惜背弃与辽的盟约,与金国联合灭辽后,在公元1123年,金朝开国皇帝阿骨打把太行山以南已成空城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金兵将燕京的工匠和财宝等掳掠一空)如约归还。1125年,在阿骨打死后,金兵又重新占领燕京地区。1126年,金国大举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王公贵戚及大批宫女和民间女子被掠往金国,金朝占据了中原地区,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此地是锁在北宋“脖子”上一条铁链,北宋的灭亡与此地有莫大关系

北宋

北宋的经济总量约占当时世界的四分之一,然而在军事上却屡屡面临威胁,这不能不说与燕云十六州有莫大的关系。无论是辽还是后来控制燕云十六州的金,面对北宋时基本没有天然屏障,辽金的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北方平原得到了充分发挥。古代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甚至能打到欧洲,蒙古高原往西到欧洲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并无天然阻隔。所以北宋建立后,不得不在都城汴京以北广植树木,但是效果也不大。由于没有控制燕云地区,终北宋一朝,都活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下。这就与和宋朝面积相似的秦朝形成了对比,秦朝的面积是340万平方公里,秦朝控制着燕云之地,包括后来的两汉都是亡于内乱,而宋朝面积280万平方公里,亡于外患。

此地是锁在北宋“脖子”上一条铁链,北宋的灭亡与此地有莫大关系

秦疆域

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于北京,固然是燕王朱棣兴起于北京,对北京有感情,这恐怕不是成祖皇帝迁都的主要因素。燕云之地,北拒胡虏,南控中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迁都北京,对当时的蒙古各部和东北形成了有效的震慑。中国所谓的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阳,所谓的四京,东京洛阳、南京、西京长安、北京)中,西安可以说最接近中国的地理中心,但是从战略位置上,处于燕云核心的北京无疑是具有更大的优势,燕云之地,外倚关东,内控华北,西望晋陕,东连渤海。在历代中原王朝中(偏安的不算),没有燕云之地的北宋无疑是悲剧的,两宋是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皆因外患而灭亡。西晋是因为八王之乱后才有后来的五胡乱华,至于明朝就更复杂了,基本是天灾(鼠疫、小冰河干旱)、农民起义、满清等多重因素导致。燕云十六州就是锁在北宋“脖子”的一条铁链,随时可能就被勒死,终北宋一朝,北宋君臣(包括热爱花鸟和琴棋书画的宋徽宗)都极力想收复燕云之地,古人并不傻。燕云之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失去之后再想从南面夺取着实费劲,石敬瑭,北宋罪人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