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层次

 感通天下 2017-06-29

   宇宙中有无数的银河系,银河系中有无数的太阳系,太阳系中有一个太阳,外面有许多行星围绕着它转动。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中的百分之九十九还多。九大行星与其它天体只占不到百分之一的物质。太阳占据的空间,可以容纳150亿个地球。这是宇宙中最大的层次。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所以最关心地球层次的认识,然而长期以来却知之甚少,因为要认识地球,不但需要发达的思惟能力,更需要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探测能力,所以只有现代社会,人们才较为清楚地可以认识地球的层次。

   古人想像地球如鸡蛋一样,这种哲思也有道理。可以提供一个大的形状分层的比喻性概念。然而总是模糊的。

   现代科学家可以测量地震波,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知道地球深处的构造层。

   地球从内到外,第一层是内陆核,密度压力温度都特别高。占地球直径的三分之一,密度平均约十到十五克立方米。可能是固体。温度高达六千度。第二层是外地核。顶面距离地表两千九百公里,也是铁镍物质为主,密度约九到十克,可能呈液态。与外层接触处温度约四千度。整个地核内的物质是铁和镍,这也是地球有南北磁极,可以认为是一个磁体的根本原因。正是这一层与外层的相对运动,决定着地球磁极在地球表面位置的变化。变化的量度以亿万年几米几厘米计,所以短时间内人们难以准确发现。

    地核外是地幔。也可以分为内外两层。下地幔顶界面距地表约1000公里,密度为4.7克/立方厘米,上地幔顶界面距地表约33公里,密度3.4克/立方厘米,目前认为这是一个橄榄岩圈层。呈现出固体状态,阻碍着内部物质向外泄露。

    地幔外是地壳层,厚度大约三十三公里,最厚处约七十公里,最薄处约五到八公里。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在地球内外物质环境的强力作用下,会产生激烈运动,发生火山地震和各种地壳移动运动。极大地影响着地表的状态。影响着地表层的大陆与海洋状态。地表的大陆与海洋,可以认为是一个海绵层。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海陆变迁的层面。决定着地球上生态圈的存在。

    地球地表外层是大气层。大气层第一层是对流层,约十二公里厚,充满着由氢氧水蒸气与其它各种气体、少量尘粒构成的空气,由于空气流动可以发生各种气象现象,最为壮观。再向外是空气特别稀薄的平流层,约五十公里厚,其中没有气象变化,温度随高度逐渐降低,其中有臭氧层,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保护着地球和人类。最顶部温度约负三度。

    再向外是电离层,可以产生如极光一样的现象。从外太空拍摄的地照片显示的色彩正是这一层决定的。这一层内层是称作中层,中层温度最低处负83度,外层温度较高的暖层,顶部温度可达一千二百多度。电离层可以反射电波,对地球上的通讯关系极大。

    再向上是磁力层。从地球上空五百公里到一千公里这一层,接近真空。八百公里之上,那里的分子运动很快,可以逃脱地球引力,向太空散逸。所以又称为逸散层。

    生命细胞也可以分层次。

    从层次角度认识世界,是人类分类智慧发达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