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别王玉时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

 天宇楼33 2017-06-30

专业推送 玉器艺术信息专家评论,微拍信息,书画艺术 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yuqilaofashi


故宫博物院南北朝云虎纹玉璜


导读:魏晋南北朝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 369年间共有30余个王朝在这个阶段存在。其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起,政权更替频繁。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玉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抑制,从汉代玉器的辉煌期进入到了玉器发展的低潮期。中国玉器发展史也从此告别了“王玉时代”,玉器逐渐以装饰玉、实用赏玩玉为主,并走进了商品流通领域。



故宫博物院南北朝朱雀纹玉珩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不绝,交通不畅,玉材来源受阻,数量不足,动摇了玉器制作的物质基础。《北史西域》记载:“于阗国,在月末西北,葱岭之北200余里,东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儿国三千里……城东30里有首拔河,中出玉石。”《梁书诸夷》“渴盘陀国,于阗以西小国,产金,玉……王姓葛沙氏。”。文献中所记载的于阗国,渴盘陀国都是盛产优质玉料的地区,可是连年的战争,玉石之路小国林立,致使“昆仑玉不能至矣。”大量的优质的玉料无法运到内陆,造成玉料紧俏。所以这一时期的玉器材质除了有部分和田玉,更多是地方玉、玛瑙、琥珀、滑石、绿松石、青金石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群雄割据,天下乱战。玄学流行,佛教兴起,兼之时尚“服玉”,以及当权者提倡薄葬。风气所及,一些贵族墓葬中,虽然仍有少量的玉器出土,但数量与质量(造型、纹饰)急转直下,远逊于两汉时期,成为中华玉文化史上的一段低潮。



杭州博物馆南北朝卧羊形玉摆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的器型,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1.丧葬用玉  自三国曹魏时起朝廷明令禁止厚葬,薄葬之风兴起,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


葬用玉大大减化。玉衣在这个时期已经不再制作,九窍玉也很难找到成套的,玉琀玉握的制作水平也不如以往。


2.礼仪用玉   璧、琮、圭、璜、璋、琥是传统的六种礼玉,汉代时,这六种玉器的礼制意义大大减弱,且不见璋与琮,璜、琥主要用于佩饰,只有璧与圭作为礼玉应用于朝仪、聘礼或祭祀等仪式中。魏晋南北朝礼玉的用途虽不见于文献记载,但其形制与两汉相同,其意义也应一致。此期的礼玉数量比汉代进一步减少,说明传统礼玉的使用已近消失。



杭州博物馆南北朝云纹龙首玉带钩


3.装饰用玉   包括璜,环、玦、云形玉珩、梯形玉佩、半月形玉佩、心形玉佩、玉虎、玉剑饰、玉串饰、玉坠等。玉璜、云形玉珩、梯形玉佩和半月形玉佩的数量较多,它们组成的成套佩饰是这一时期常见的玉组佩形式。汉代完整全套的玉剑饰包括剑首、剑格、剑璏和剑珌,大多出自级别较高的诸侯王墓中,魏晋南北朝时玉剑饰的数量和种类大大减少,仅见玉剑首和玉剑璏。


4.生活用具  包括玉印、玉钗、玉带钩,玉棋子、玉小方牌、玉樽、玉栀、玉耳杯和玉盏等。这些玉器的制作都较精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装饰意义。


5.陈设用品   随着东汉末年佛教的盛行,出现了用玉制成的佛造像。陈设用玉还有玉辟邪、玉瑞兽等,目前所见多为传世品。



洛阳博物馆南北朝玉辟邪


统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器,形制简单,琢工简略,用途简化,多数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延续汉代遗风,且逊色不少。不过,随着佛教东渐,来自西域的胡床、凳椅等高位坐具,冲击了数千年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最终导致了足踏式琢玉砣机(“水凳”)的发明和应用,奠定了玉器制作更趋个体化和精巧化的技术基础。



上海博物馆南北朝龙纹玉带板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玉文化处于由古典向中古演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创新并形成了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两大类玉器:第一类就是汉白玉佛像等体现佛教信仰的玉质造像和法器;第二类是贵族腰间扎系的玉带,以玉带銙下附着穿孔环(可悬挂物件)的蹀躞带为主。



天津博物馆南北朝九螭纹玉饰板


北周若干云墓出土的八环蹀躞玉带,由革带与钉在其上的带銙、偏心孔环(扣眼)、铊尾和带扣以及革带后所衬的鎏金铜片组成,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完整玉带。蹀躞带原是北方草原民族的传统服饰,带具最初多见金属质地,在北朝后期出现的玉带,是高级贵族专用的服饰。



天津博物馆南北朝牛形玉镇



天津博物馆魏晋玉卧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