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的有一天下午,波士顿天空乌云密布,随即风雨交加,鸡蛋大小的冰雹随着暴雨倾泻而下,据说那天的冰雹把波士顿飞往盐湖城的飞机驾驶座舱的挡风玻璃砸出很多裂痕,机鼻严重受损,斑驳的裂痕妨碍了飞机驾驶员的视线,飞机在丹佛几乎是盲降的。可见那场暴雨的威力之大。
我在等待这场暴雨。因为在六月下旬上海也经历了一场暴雨,瞬间,看海已经不再需要到海边,眼前就是,同济大学四平小区整个被淹,同学们在看海的同时,不乏幽默地发微信,最为幽默的一句话是,“穿着人字拖走在水里,走着走着发现人字还在,拖没了”。当然,同学们的幽默很快受到非议,说是你们同济大学给排水专业连自己学校的给排水都做不好,应该有负罪感才是。其实,同济大学四平小区整个低于周边城市道路,处在低洼处,在这场暴雨下,城市管网根本没有能力排水,反而出现倒灌,整个校园被淹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雨果不是在《悲惨世界》中说过么,“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在那场暴雨中,我家也被淹。半夜里起来上厕所,发现灯无法打开,应该是跳闸了,于是下楼准备去推闸的,走到最后一级楼梯的最后一步,生生地踩在水里,立马睡意全无,这才知道这个在11楼的家也被淹了。整个地面全部铺满1厘米左右高度的水,外面暴雨倾盆,但这水是哪里来的?想不清楚。抗洪救灾的同时,脑子飞转,最后发现是11楼露台上的雨水排水口不畅,露台上积满水后(积水有30厘米高)直接从书房和露台之间的门里灌进来。仔细研究那排水管,发现整个露台只有一个排水口,而上面居然有三个屋面的雨水直接排往这个露台,也就是说,露台排水口承担着上面三个加上自己一个的四个排水屋面的雨水排水任务。这是不符合建筑给排水规范的,这样的情况至少需要两个或以上的排水口。这纯粹是开发商为了节省雨水排水管而造成的后果。
看来,建筑的雨水排水管也是开发商的良心。
因而我很想看看,波士顿的这场暴雨之后,会是怎么样的结果。
同样,我也是很担心的,因为我们住的房子的地下室窗子的窗台高度几乎与室外地面齐平,这种状态很容易导致室外的雨水倒灌进地下室。地下室里有洗衣房还有铺着地毯的视听室,万一雨水倒灌,这一定不堪收拾。在中国,地下室窗台高度必须高于室外地面30厘米,目的是防止雨水倒灌,这个规定很“未雨绸缪”的。
暴雨毫不吝啬地下着,冰雹毫不客气地砸向地面,黑压压的天空,加上雷电夹杂着冰雹砸在屋面墙面上的响声,有些世界末日的感觉。我站在窗口,看着家门口的马路,这条马路上的沥青从未平整和颜色一致过,到处可以看到修补过的痕迹,雨水在地面上哗哗地流往下水道的雨水口,急促但非常通畅。
路面上始终没有积水,雨停半小时后,路面就干了,路上有了行人,他们也穿着人字拖。
检查家里,家里地下室没有倒灌进一滴水,屋面没有漏水,墙面和窗边没有渗水,管道和墙面的交界处没有漏水。——这是1937年建造的房子!
龙应台曾说: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因为“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
这下真的见识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