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石器时代的宗教

 太阳当空照917 2017-06-30

 二、石器时代的宗教

  宗教不是新发明,它即使不是和人世一样古老,至少也和我们所知的人世一样古老。

  ——摘自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一书,第 3页。

  1.史前宗教的分期

  人们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体是奴隶制度以后的历史,称之文明社会,以前的历史称之史前社会,又称原始社会。文明社会源于史前社会,史前宗教虽无文字记载,但留下了绘画和雕刻、建筑遗址,以及优美的神话传说,从中可以看见那时宗教的概貌。

  史前宗教亦称原始宗教,是宗教初年状态。按照习俗,原始宗教这一概念又指在近代社会残存下来的原始民族的宗教,如南美洲的印加宗教、北美洲印第安人宗教、非洲南部的布须曼宗教。在文明社会里各大洲都有个别民族(或称土著民族、或称史前民族)由于特殊原因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基本上仍是史前宗教。不过这种民族大都受了文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南北美洲、大洋洲、非洲的土著民族在近代深受欧洲白人殖民统治的影响,其宗教形态已经有所变化。我们在这里讲的史前宗教、原始社会宗教形态,有时引用土著民族原始宗教的材料是为从旁论证宗教初年。

  史前社会的主要历史是石器时代,以金属工具(铜器、铁器)为主的时代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向奴隶制社会逐步迈进。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史前宗教大致也可以划分这三个时期。由于中石器时代实际上是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初期,是两种石器工具的交替期,所以关于这个时代的宗教观念和宗教行为也有和它的前后时代相混的情况,这在下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来,当然我们尽量还是要分开论述,尽量勾画出史前宗教发展的三个阶段。

  2.旧石器时代的宗教萌芽

  旧石器时代开始于人类出现之时,距今 200多万年以前,结束于约距今1.5万年以前。大体从 200万年以前至 20-30万年以前为早期阶段;从 20 -30 万年以前至 5万年以前为中期阶段,从 5万年以前至 1.5万年前为末期阶段。这一时期的石器多是一些打制成的石片石核,原始人以此作为切割、刮削和砍砸工具,知道用火烧烤食物和取暖,先是过着原始游群生活,可能后来有了同辈人互为夫妻,不同辈份男女不能发生性关系的血缘家庭,两性之间是自然分工,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母系氏族公社。在氏族公社里,财产公有,男女平等,妇女受到尊重,儿女辈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可能是一群体的男女只能从另一群体异性中找自己的配偶的习俗,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所以称之母系氏族。一般认为旧石器时代中期有了宗教现象。

  (1)中国猿人的争论

  中国猿人亦称北京猿人。从 1927 年在中国北京周口店地区一个洞穴里发现猿人的下臼齿,到 1966 年共发现了 6个头盖骨、40个以上男女老幼的肢骨、牙齿等,10多万件石器,90多种动物化石和 40 米的灰烬层。经测定,距今有 4060 万年(有人说有 60 70 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早期阶段。

  中国猿人遗址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猿人遗址,是研究距今 50万年旧石器文化材料最丰富的遗址。其中有两项材料引起宗教史研究者的注意:第一项是遗址中中国猿人头盖颅骨化石有带孔的伤痕,经研究这可能是为了嘬取死者的脑髓而采取的;第二项是遗址中有的巨大肢骨上有许多疤痕。

  第二项有人解释为骨占,即用肢骨的疤痕来占卜吉凶,持此说的人极少,而且占卜之术应是有了神灵观念以后的产物。第一项即猿人吸取脑髓现象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啄脑髓是为了给自己增加神奇的力量,说明这时候人类已经有了初步的宗教意识,他们把某物视为对人有特殊作用的东西;一种认为这种现象没有任何宗教意义,它可能是猿人用死者脑髓加餐的食人之风,也可能根本不是为了食脑髓,颅骨上的伤痕大概是猿人用头盖骨作装水工具所致。两种看法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即使按第一种看法推测人类在距今 50 万年以前也没有宗教意义的意识和行为。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在非洲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人类化石,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爪哇人(早于中国猿人),在德国发现的海德堡人(晚于中国猿人),从发现地没有看到任何有宗教意义的现象。

  (2" 尼人" 的宗教意识

  " 尼人" 指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里的人类化石,亦称尼安德特人,是 1856 年发现的。" 尼人" 的体质较之北京猿人有了较大进展,脑容量大约 1530 立方米,相当于现代人,但脑形与褶纹不如现代人发达,骨胳上还有猿类的特点。这种类型的人类化石遍布欧亚非三洲,在法国、印尼、巴勒斯坦、中国、罗得西亚等地都有尼人化石,中国叫河套人、丁村人、长阳人等,巴勒斯坦叫卡麦人,各地都以发现地取名。" 尼人" 阶段出现了氏族社会的萌芽,欧洲有法国的穆斯特文化,中国有河套文化和丁村文化,非洲有罗得西亚型文化等。有人说这种文化距今有 20-30万年、有人说 10 万年、有人说 2.5万年,大概这种类型的人在时间跨度上有 10-20万年,基本上属于旧石器的中期阶段。他们已有了初步的宗教意识,主要表现在对死者的安置上。其一是有简单的墓穴,已经不像中国猿人那样把死者随意乱丢;其二是让尸身以某种姿式、躺在墓穴里;其三是尸身及尸身周围被撒上红色右粉末,并有石器工具放在旁边作为随葬物。当然这三种情况并不是同时同地出现在欧亚非三大洲发现地,但在尼人类型的人类中间已经有这种现象,这说明他们在思考人死以后的情况,并且构想了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人的世界,也许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灵魂观念,也许是认为人死是到另一个世界继续过生前的生活。

  在" 尼人" 阶段比较典型的宗教现象大都是欧洲上古文化遗址中发现的。

  如法国穆斯特的一个洞穴里," 尼人" 的死者头枕一块燧石,身旁有 74 件石器,周边用石板相围成墓穴;意大利罗马城附近一个山洞里," 尼人" 的死者头部用石头相围;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的山洞里,尸体及尸体周围被有意撒上红石粉末,随葬物中除石器外还有骨制的装饰物,尸身以一定方式安放在墓穴里。经分析,红色粉末表示光明和温暖,可能与红色的火焰相联系;随葬的器物表示死者也要继续进行物质生产,可能还没有欢乐天国的概念;用石板、石块围成的墓穴表示不让尸体毁坏,可能是认为尸身毁坏后就不能再继续生活。所以,这时的宗教意识是对" " 的不理解产生出来的,大概对于死后的世界设想为还能劳动谋生的世界,还没有抽象出神灵鬼怪。

  (3" 克人" 的宗教意识

  " 克人" 指法国多尔多涅附近一个叫克鲁马努洞穴里的人类化石,亦称克鲁马努人。他比" 尼人" 在体质上更发达,脑容量相当于现代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初期,距今 2万年左右,属旧石器时代末期阶段。这种类型的人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如欧洲德国阿伯加萨人、俄国科斯钦基人等,非洲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马里阿萨拉人等,亚洲中国山顶洞人、印尼瓦贾克人等,美洲美国明尼苏人、墨西哥特佩佩克斯洋人等,大洋洲科休纳人、凯洛人等。由他们创造的文化在世界各地以发现地取名,欧洲习惯以奥瑞纳文化统称,中国叫山顶洞文化,等等。

  在以" 克人" 类型的人类中间,其宗教意识和宗教行为在" 尼人" 基础上又推进了一步。以欧洲奥瑞纳文化为例,人们发现墓穴里有较多的工具、武器、装饰品等多品种的随葬物;墓壁上有雕刻图案,多为动物;尸身染色,双臂交叠在心上。显然,这时原始人已经较明确的给死者安排了另一个世界,可能已经有了灵魂不朽的观念。在法国的拉塞尔山洞里有一幅右手拿牛角,左手摸腹部,乳房突出的女雕像,距今有 2万年;尼奥斯山洞里有一幅壁画,画着一头带几支箭的野牦牛,还有几幅相互重叠的猛犸像,身上有长矛刺中的横断面,以及狩猎中捕捉驯鹿的情境,画像的周围还有妇女的小雕像,距今有 1万多年。据分析,手拿牛角的妇女可能是在执行宗教仪式,而画野兽受伤的情况可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野兽,大约这时候已经有了" 感应巫术" 之类的行为,在捷克维斯顿尼遗址里,发现有一堆古象牙、两个火炉、女雕像和动物的烧像,以及骨器、石器、装饰品,还有一支骨笛,以及死人的尸骨,距今在 1万年以上。经研究这个遗址可能既是一氏族的居住地又是他们死后的安葬地,大约这时候有了咒语等巫术活动,有了神灵的崇拜仪式。

  与欧洲奥瑞纳文化相似的宗教现象也在世界各大洲的旧石器末期人类遗址中存在。如西亚挖掘出许多被晒干或烧制的女塑像,巴勒斯坦地区挖掘出一男、一女、一小孩为一组的泥塑像,及载歌载舞的狩猎画,等等。其中,在中国挖掘出来的遗址特别多。北京地区山顶洞人对死者实行墓葬,随葬物除工具外还有制作精致的大批装饰物,给尸体涂上或撒上红色粉末,周围还有染有红色的石珠,石珠一面平光,三面有圆形凹入,应该是加工而成的。

  除此以外,在遗址中还有带孔的小砾石、穿孔之兽骨牙齿,有的研究者说穿孔带彩色的小砾石是原始巫术使用的东西,相当于欧洲" 克人" 用的" 珠灵卡".归纳起来,当人类社会发展到旧石器时代末期时,以" 克人" 为代表的上古人类有了神像,第一批神像是与母系氏族公社相联系的女性神,后来演化为" 地母神" 之类的神灵;有了较明确的来世观念,首先是关于人死后还能继续生活并能继续用生前的物品;有了" 感应巫术" 之类的行为,认定精神意识能感应行为结果。总的来讲,他们的宗教意识还没有超脱对自然体、自然现象和现实生活的体验,没有抽象出主宰神的观念,但这是宗教观念和宗教行为的初起阶段。

  就世界史的发展来说,历史学家们把中国猿人类型的人看作" 晚期猿人" 直立人的代表,把" 尼人" 看作" 早期智人" 的代表," 克人" 看作" 晚期智人"的代表。也就是说,人类形成以后 200万年来还没有宗教现象,从旧石器时代中期阶段以后经过几万年逐渐出现了宗教这一社会现象。

  3.中石器时代的宗教现象

  距今约 1万年左右的历史称之为中石器时代,以弓箭的发明和普遍使用为标志,有了细石器的生产工具。当时的社会结构是母系氏族公社,主要过渔猎生活,但有了原始畜牧业和农业,有些原始氏族建造房屋进行定居生活。

  经过百万年的发展,此时人类的足迹不仅遍及世界各大洲,而且在体质上出现了种族的差别。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平衡,较快的地区有西亚、小亚细亚,中国有的氏族大约一万年以前就进入新石器时代,有的较晚,特别是美洲和大洋洲的原始人发展比较缓慢。

  中石器时代是新石器时代的前奏。西亚沙尼达和耶莫两处遗址处于新旧石器时代的交替时期,已形成农业的氏族公社村落。沙尼达人有公共墓地,死者无论男女大小皆为屈身葬,以赭土(红色土)、小珠项链、石器等为随葬品,经考证约是公元前 9千年左右;耶莫人有女性像,是母神,经考证约是公元前 7千年。巴勒斯坦地区的耶利哥人有神像,有的人头骨全部涂泥,眼珠镶以贝壳;小亚细亚南部沙塔尔人有狩猎场面的墙画,猎人是舞蹈状,这两座遗址都在公元前 7千年左右。中国的中石器文化遗址在北方多处发现,其中以黑龙江的昂昂溪史前遗址为代表。他们男女的墓葬有不同的随葬品,男性有打猎用的投枪、刀等兵器,女性有刮削器和装饰珠;尸身头边有一个球形的陶罐,脚底有一个带把的陶罐;墓穴里有鹿肉等物品。在内蒙古林县出土了一尊石雕女神像,距今有 8千年以上,像高 35.5 厘米,有孕妇特征,下半身埋在地里,上半身露出地面,可能是为接受人们的供奉。欧洲中石器文化以丹麦的马格尔莫斯人为典型,大约在公元前 6千年分布在自波罗的海沿岸至英法诸国沿岸。他们有用树皮包卷尸身的习俗,以石器、骨器为随葬品;在穿孔的鹿角上雕刻人物,在垂饰物上刻上人形图案,人体以仰望天空状;有些彩绘砾石上绘制男女人形图案。

  中石器时代原始人的墓葬仪式、女性雕像、男女图案、绘制狩猎场面等等,都是在一定观念信仰支配下的宗教文化行为。经分析,共同的墓地(西亚沙尼达人)和特殊改制人头骨(西亚耶莫人)说明他们有了祖先崇拜,可能把祖先奉为神并供奉敬拜;尸身或屈身葬(西亚沙尼达人)、或头脚各有特殊物件(中国昂昂溪人),或树皮包身(欧洲马格尔莫斯人),及各地盛行的以石器工具和装饰物为随葬品,他们肯定为死者设想了另一个可以生活的世界,有了灵魂不死的意识;小雕像塑像,多数为女性,有的绘制在日常用品上,表明他们有了神像,开始为女性神,即母神;狩猎的绘画,特殊物品上的人形图案,猎人的舞蹈画等等,说明当时应该有了巫术之类的活动。

  生殖与死亡、战胜灾难和取得生活资料,应是他们思考的中心问题,各种材料表明发展到中石器时代,原始人已经有了祖先崇拜,发展了旧石器末期的神灵意识和巫术活动。

  4.新石器时代的宗教

  (1)社会历史范围

  继中石器时代之后是新石器时代,它的主要特征是磨制石器、陶制器物、原始农业开始流行,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世界各地原始人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年限不同。其上限,上溯到公元前 8千年以前,有的地区可推到公元前 9千年以前。西亚的巴勒斯坦和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可能是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其次是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再次是希腊半岛和爱琴海流域、意大利罗马地区。

  大洋洲和美洲地区要晚一些,他们的发展比较缓慢。其下限截止到金属工具的制造和应用,各地区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这是根据考古学的推测,还有待于新的发掘,当时没有文字,极难确定具体年份,而且新旧石器、新石器与金属工具也有一个交错时期。

  新石器时代末期出现了金属工具,但并没有因此代替石器,这是金石并用的时期,最早使用青铜的可能是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埃及,其次是印度和中国,希腊和罗马。世界各地都是经父系氏族社会在金属工具时代才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得到了大发展,农业氏族部落定居在某一个地方,形成村落。经过千年的发展,源于旧石器时代的渔猎时代逐渐被农业和畜牧业代替,后来畜牧业与农业、手工业和农业发生分工,氏族成员族外婚的群婚制演变为对偶婚、家长制家庭,并出现了私有财产和家庭奴隶,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原始社会开始解体。由于各地社会条件不同,解体的时间、方式和过程也不一致,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居民早在金石并用时代就开始并率先进入阶级社会,其次是印度和中国。中美洲的墨西哥虽在公元前 6千年以前就有原始农业,但后来的发展比较缓慢。

  (2)女性神与男性神

  ①女性神灵。在西亚,考古学家在上古遗址中发掘出许多女性像,确定为" 母神".她们身态相异,拉格什那个母神像赤身裸体,而乌尔的这个母神像头部有图像,可能是氏族的图腾,身上有一定数量的泥丸,可能表示她所保护的氏族内的家族数或部落内的氏族数,完全是一位具有神力的女氏族部落首领的形象。经研究后一尊像属于欧贝德文化晚期。欧贝德文化(以欧贝德和埃利都古代遗址而得名,距今有 4300-3500年)也有男性神像,其中之一是身上有泥丸,按一定顺序排列,手里拿一小杖,可能是一种权力的表示,男根生殖器明显,有人说这是一尊军事首领的形象。这种神像既不同于旧石器时代又不同于阶级社会以后的神像,他有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是人把人的关系复制到他的身上,因此这时候肯定出现了拟人性的神灵观念。此种寄托原始人母系或父系的社会状况的人物像,出现在庙宇、墓穴、家庭等遗址里。西亚地区大多是陶制的;埃及的神像是雕刻在墓穴墙壁上;印度的装饰物上也有小雕像,古代印度人喜佩戴在身上;中国神话中的西王母神,原形象为豹尾虎齿之妇女形象,也是母系社会创造出来的一位女神。根据神话传说和文献记载,此时的神灵有三个特点:即一是以氏族部落男女首领们的形象塑造神,如西亚诸地区的小雕像;二是以半人半动物的形象构造神,如中国神话中蛇身人面的女蜗、伏羲形象、中美洲原始宗教中的半人半鸟形象;三是突出神形象中的生殖部分,如希腊早期诸神多为赤身裸体,生殖器官清晰。有的还有男女神灵交媾形象,如秘鲁南部的马加宗教里让司繁殖的女神与他神交媾,其形象绘制成图,让人膜拜。这三种情况几乎存在于所有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当中,基本以女性神灵为主体。

  ②男性神灵。男性神灵究竟在何时出现是很难考察清楚的,从道理讲有女性神也应该有男性神,因为就是在母系氏族公社里世系虽然以女性计算,首领人物可能多为女性,但男女是平等的,没有性别上的统治问题。后来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公社,有了父权制的专偶家庭,男性神灵地位提高,女性神的地位下降。考古发掘出来的塑像和神话传说都表明了起初的主神可能为女性。这方面的证据由于后来女性地位的沦落极难找到直接的材料,但间接材料还是不少的。爱琴海的克里特岛米诺斯人、希腊半岛的迈锡尼人(也在克里特岛居住)的主神为母神,男性神退居其次。希腊神话中主神为宙斯,但他是在瑞亚、阿玛尔忒等女神的养育下成长起来的,并始终听从命运三女神,不能违抗,即使宙斯的地位确定以后,另一位女神雅典娜也特别受希腊人器重,把战争的胜利归功于她的保佑,为她建宏大庙宇。如希腊这样的神话和女神庙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所表现,大体称之为地母神、繁殖神、生育神、智慧神等等。

  以女性为主神的多神教观念随着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逐渐被以男性为主神的多神教取代。埃及的太阳神赖或拉和生长繁殖死亡神俄赛里斯、波斯的玛兹达善神和阿里曼恶神、印度的风雨电神因陀罗、希腊的宙斯、罗马的朱庇特等等,皆为男性神。以男性神为主神,相配以众多的女性神和男性神,让女性神生育和养育男性神,这是新石器时代生长出来的主神多神教的特点,后来的宗教对性交生育之道有的遮遮掩掩,有的提倡禁性欲,或把性欲看作恶,绝不会有男女神性交的场面。

  (3)亡灵与祖先

  人除了肉体外还有灵魂,人死之后,死者亡灵仍然存在,并继续与生者来往,这个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末期的观念在新石器时代得到了极大发展。此时,以血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氏族部落普遍有自己共同的墓地,在埋葬亡灵之前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亡者身躯有严格处理方式并有贵重的随葬品,之后还要按一定日期祭祀亡灵。这时他们肯定有天神界和地狱界的简单区分,众多的亡灵为地狱界之鬼,个别的首领人物为天神界之神,有人死后受地狱之神的惩罚,有人受到奖励又回到人间。他们这个观念究竟明确到何等程度,现在无法一一确定,但从祭奠亡灵和祭奠神灵的情况与普遍施行的墓葬来说,这种宗教观念与宗教行为肯定存在,而且成了氏族部落的凝聚力。美国的人类学家摩尔根(1818-1881 年)在研究美洲印第安人和希腊人、罗马人的氏族部落时,都指出他们有共同的墓地,而考古发掘也证明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近代社会遗存的一些原始土著民族的调查材料证明,他们安置亡灵的仪式相当隆重,都进行祖先崇拜活动。北美和非洲的土著民族在狩猎、种植、战争之前都祭奠祖先,保佑丰收与胜利。

  (4)巫术与神住所

  洪水猛兽的侵袭、疾病和贫困的折磨与风调雨顺的丰收、强壮体魄和平安生活,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于是产生神灵和妖魔鬼怪。如雨有雨神,久旱不雨,是雨神发怒,而疾病缠身与狩猎未获或种植物受灾,是神降恶或妖魔鬼怪作祟,于是就有了祈祷文、咒语、法术、占卜,这些被后人称为巫术或法术的东西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普遍流行。近代北美史前民族印第安人在狩猎时相信有一个"动物之主" 主宰着动物,在农耕时相信有" 地母神" 主宰着农作物的生长,经常举行祭神灵的仪式,献祭品,以此讨好神灵;念咒语驱赶鬼怪,祈求人健康,生产获得丰收;祈祷和施法术,请求神灵保佑他们平安而不受侵犯。研究者认为,北美印第安人是近代美洲最原始的土著民族,当欧洲人踏入美洲以前还处于渔猎和农耕交错期,当属于新石器与金属工具交错期。

  神住所是神灵呆的地方。原始人一方面认为神灵们在天上、空中和地下,另一方面又认为他们在巡视人间时也要有个呆的地方,这就是神龛、神坛。

  多数史前民族已经有了形态各异,性别清楚的神像,也有的原始民族不设神像而以" 圣物" 代替。有的民族在山洞里的壁龛上作一神龛,如爱琴海克里特岛的米诺斯人,研究者在多个山洞里发现有神龛;有的在氏族部落居住地和大家庭居住地设置神龛、神位、神物;有的在山上或森林里设置一块神地,修建神住的地方。大约这几种情况在新石器时代都是存在的,特别是山洞和居住地,人们多处发现有神住所的遗址。神住所又是人们敬拜神灵的地方,实际上是把神拉向人间,神庙是从神住所发展来的,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了当代人看来是简陋的神庙,但这对于远古人来说一定是规模宏大的建筑。

  (5)祭祀

  有神灵观念必有祭祀活动,而以崇拜和祈求为核心的祭祀仪式很有可能在神灵观念萌芽状态就已经存在。考古发掘出来的神像周围还有当时人们使用的工具、装饰品,以及动物骨、人骨、植物等,在神龛、神坛、神像前面有容纳祭祀的空场。这一切说明祭祀神灵是新石器时代所有原始民族普遍采取的宗教形式。从这个时期初期出土的众多的女神小雕像来看,开始的祭祀对象(或者说主要对象)应是女神,也许主要是生殖女神。本世纪 80 年代中国在河北省滦平县一遗址出土 6种女性石雕,最大高 36 厘米,最小高 6厘米,形态除双足皆相连之外,有盘腿坐状或蹲踞状,举手作蹲踞状,似进行蹲踞临产,孕妇临产形鲜明。他们距今有约 7千年,表明当时的神灵主要为女性,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西亚、印度、希腊、法国等地的女神像(或雕刻、或陶制、壁画)说明他们起初阶段主要是祭女神,祈求人畜多多繁殖,保佑本氏族人丁兴旺。

  祭祀的供品除农作物、生产工具外,还有动物和人祭。农产品和工具可能是让神鬼享受人的生活;而动物祭可能让神保佑他们狩猎丰收,不受动物精灵的侵害;以活人为祭品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起来的,开始是杀死战俘祭奠本氏族部落的保护神,后来是家庭中的奴隶及其他人。新石器时代普遍存在血族复仇现象,每一氏族有自己的保护神,共同信奉保护神赐福于本氏族,当然要杀死侵害本氏族的外族人,以祭奠自己的神。

  祭祀方式。当时,氏族内部已经有了执行宗教仪式的人士,这些人士有专门的称呼,肯定在祭祀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一般应是氏族首领主持全氏族的祭祀。史前社会没有文字记载,但我们可以从文明社会的原始土著民族看出他们的祭祀方式十分繁琐,其中包括禁忌等一系例严格规定的活动。如北美的印第安人在向神奉上供品以后要举行全氏族人参加的仪式,其中行舞者需禁止吃某种食物,有时还要割自己的肉献祭。北美印第安人较拉丁美洲印第安人更为原始,没有发现杀人祭祀的现象,祭品常用烟草和蔬菜,血祭现象不多。拉丁美洲的印加人的祭祀仪式很复杂,有庙宇但常在露天场地举行,他们把神像以及原首领人物的干尸抬到广场上,献祭品,常以某神庙的一名妇女作祭品,有祭司并分等级,这时已经在氏族社会内部出现了阶级社会的特征。

  从祭祀对象来说,新石器时代可分为图腾祭和天地神灵祭。其中,图腾祭逐渐发展为祖先祭,因为把动物类和植物类的某种当作本氏族部落的共同崇拜对象时,实际上又与本氏族的起源相联系;天地祭开始祭雷电风雨、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神,后来逐渐升华为天神地神祭。也有的地区在天神地神之外又创造空气神,古埃及叫苏神,欧亚东北部的史前民族萨满教把神灵分为天、地、空三部分;还有的地区过程中在后来的发展把天作为神的别名或几尊神居住地,古中国奴隶社会时期这两种情况都存在,或认定天即神,或认定天有" 四帝" " 五帝"共管,这一认识大概也源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对天神的思索。大体的情况是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祭祀已经分类,沿着生育自己的和养育自己的思路去祭图腾和祭天地神灵。

在新石器时代以后是金属工具时代,社会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家庭内有了奴隶,这时的宗教现象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将在下面几章分别阐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