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古罗马的宗教

 太阳当空照917 2017-06-30

 八、古罗马的宗教

  我也信阿波罗禅谕认为最智慧的那个人所主张的,他对一般问题虽然有时这样主张,有时那样主张,但对于灵魂是神圣的这一点是始终如一的,灵魂离了躯体可以归到天府……

  ——摘自罗马神学家西塞罗《论友谊》

  1.社会历史范围

  古代罗马国家建立在意大利半岛,很早就同希腊半岛的居民发生联系,并创造了灿烂的希腊罗马文化,习称西方文化的发祥地。

  古代罗马的宗教其上限是" 王政时代" (约公元前 8至前 6世纪),下限为早期罗马共和国衰亡(约公元前 510- 146年)。其中," 王政时代" 是从氏族社会末期转向军事民主制时代,罗马人步入奴隶制国家门槛;早期罗马共和国即早期奴隶制国家,它的最高行政权力由任期一年的两个执政官掌握,有元老院会议和公民大会,实权在奴隶主贵族的元老院。

  罗马位于意大利的中部。据考古材料证明,从公元前 2000 年左右罗马地区的居民先后进入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主要居民有拉丁族、萨比利安人、伊达拉里亚人、威尼提人等几十个部族,有的是本地原始民族,有的是从外地迁徙来的,他们既混合杂居、相互融合,又互相发生争夺战争。

  2.罗马城起源的神话传说

  约公元前 87世纪,生活于罗马地区的拉丁族人建立了一些城市,罗马是其中之一,相传它是王政时代第一代王罗慕洛修建的(一说为公元前 753年,一说为公元前 747年或 814年)。

  关于罗马城的出现有一段神话传说:公元前 12 世纪末希腊人征服小亚细亚的特洛亚城以后,该城一部分人在伊凡亚率领下从海上漂泊到意大利中部海岸拉丁平原,伊凡亚之子在阿尔巴山上建了一座城市。传到侬米多尔,他的弟弟阿穆留斯以阴谋手段夺取了王位,杀死他的侄子,强迫他的侄女西里维亚去作火神(又是灶神)维斯塔的女祭司。后来,西里维亚生了一对孪生子,他命令女奴把两个孩子仍到台伯河里淹死,女奴把装孩子的篮子放在河的岸边,河水不断上涨,但篮子被树枝挂住了。洪水退后,到河边饮水的一头母狼救了他们,以狼奶喂养着,一直到有位牧羊人把他们领回家扶养。他们长大以后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阿穆留斯的统治,把王权还给了外祖父,并决定在幸存下来的地方建一座新城。由于罗慕洛和勒拿兄弟争夺以谁的名字给该城命名,罗慕洛杀死勒拿,以罗马的名字称呼新城,并作了罗马城的第一代" ".根据这个古老的、有血腥味的神话传说,人们铸造了一尊母狼哺乳婴儿的青铜像,表示罗马城的建设者们是在母狼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母狼,可能原是罗马地区罗慕洛部落的图腾;西里维亚当女祭司,说明王政时代初期有了祭司和神灵;维斯塔女神是早期王政时代的重要神灵,也许是罗马城初期的保护神,后来此神的地位下降。

  神话中罗马城的创建者罗慕洛是王政时代的第一个" " 他死后也被古罗马人视为神。关于他的传说极多,其中之一是他诱劫萨宾少女的故事。罗慕洛为了使罗马人口增殖,派人向近邻的萨宾部落求婚,被萨宾人拒绝,他们表示" 我们根本就不愿意跟亡命之徒和强盗有什么联系".于是罗慕洛用计在罗马城举行盛大的节日庆会,周围的萨宾部落和其他部落的男女赶到罗马观看游戏节日,当人们正被精彩节目吸引住时,罗慕洛发出信号,罗马青年男子冲到来宾人群,每人捉到一个姑娘,带回自己家里,为他们生儿育女。

  受辱的萨宾人在首领塔提乌斯的率领下冲向罗马城,他们在两个山岗之间的峡谷中展开交战,正在激战时,一群被掠的萨宾妇女怀抱婴儿,又哭又叫,祈求自己的父兄和丈夫停止厮杀。此举感动了双方战士,战斗停止,签订和约,两个部落联合,罗慕洛管理帕拉丁,塔提乌斯管理卡匹托尔。塔提乌斯死去以后,罗慕洛为唯一的王,在位 37 年,创立罗马城邦国。相传罗慕洛在生前就为天神之一,他的神名叫奎里努斯(一说奎里努斯是从萨比涅传入罗马的,为另一位大神)。

  这个抢劫少女的神话传说表明当时的罗马是许多部落的聚居地,各部落之间互相抢劫财物和奴隶,罗慕洛为一部落联盟的首领,不断以武力扩大罗马的范围,罗马城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设起来。而罗马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尊严和威力,统治周围的部落,逐步地把自己的首领人物罗慕洛奉为天神。

  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资料证明,在公元前 87世纪罗马地区居住着拉丁人、萨宾人和伊达拉里亚人等几个部落,他们在帕拉丁、厄斯奎林、凯里乌斯山的山岗上建立村落,各氏族结为胞族(" 库里亚")、胞族之间联为部落(" 特里布斯"),部落首领为" " " 勒克斯")," " 是军事统帅。当时的罗马人只是意大利居民中的一支,属拉丁族的一部分,他们较早进入铁器时代,逐渐强大,崇尚武力,罗马城是他们集中居住和召集元老院与库里亚大会的地方,后逐渐发展为规模巨大的城市。就古罗马城的神话传说和共同的墓葬群落与生活方式而言,此时罗马城的居民正处于原始氏族社会末期,其宗教观念中除了图腾神(" 母狼" 及其它)外,还相信有一个共同祖先及各种各样神灵,特别崇拜火神,有祭司一类的人物。

  3.王政时代的宗教

  (1)前期王政时代的宗教行为(约公元前 753- 616年)

  王政时代前期相传有四个王统治,王为拉丁族人和萨宾族人,实权职掌在由氏族首领们组成的元老院,即氏族长老会议。在罗马公社内部实行军事民主制,所有罗马成年男子都有资格参加胞族的库里亚大会,讨论宣战和媾和问题,并选举包括" " 在内的公职人员。其内部有奴隶,大部分为战俘,族内有贫富差别,王可以把族中成员出卖为奴,出现了奴隶制的经济关系。

  它的宗教观念与宗教行为有:墓葬。分为火葬、土葬。火葬是以陶制瓶罐置放骨灰,在村落四周的山岩中凿几间屋子,瓶罐排列在壁龛之中,这种形式较早;土葬是在村落周围空场上挖一条长方形的壕沟置放尸身,这种形式较晚。火葬可以把几个装骨灰的陶瓶置放在一个茅屋形的陶罐里;土葬是一条壕沟埋一个尸身,以陶制物品和工具为随葬物。相传有葬仪,在葬仪上和每年的一定日子里要祭典亡灵,说明他们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祭神。前期王政时代的罗马人是多神教,有女性神和男性神。如他们的家室房屋是用茅草和泥巴、树枝搭盖的,每间房有 135尺左右,中间有火灶,灶有男女灶神,每日用餐全家都要向女灶神威斯塔和男灶神佩那威斯献祭,把家内之神奉为一家之保护神。威斯塔女神又是罗马城的保护神,建造神庙,但不设神像,是以长明之火为威斯塔的象征,职位高的公职人员要到威斯塔神庙中祭神,每年6 9日罗马的有身份的名媛赤足朝拜威斯塔女神,祈求降福。又如维纳斯女神,后为爱神,原是果园的丰收女神,叫穆耳忒身或穆身客亚,是" 山桃" 神,每年收获季节要祭这位丰收女神,祈求保佑丰收。

  前期王政时代也有天神,天神多为男姓,他们虽受到尊重,但平日所祭的大都是女姓神,以及生活中的神,多与农作物有关。

  神职人员。前期王政时代有无专职的祭司一类的神职人员,研究者们其说不一,但从威斯塔女神的祭祀情况及此神的演变和神话传说来看,他们应当有相对稳定的神职人员的存在。相传威斯塔神庙中的女祭司必须出身于名门,还要父母双在,年岁应在 610 岁之间,开始要保持贞洁,年长以后也可以结婚生儿育女(约是 30 岁以后)。女祭司被奉为神明,污辱神明者要处以死刑,而死囚如果在路上遇到她,可以赦免罪行。

  节日。祭神的节日有每年的户神节,为 12 月底 1月初,祭户神;孤鬼节,为 59日、11日、13日;农神节,为 12 17 日,等等。在节日里罗马人除向神献祭品外,还有歌舞相伴。如七丘节,每年 12 11 日举行庆典(此节日可能是为了纪念居住在 7个大山岗上的氏族部落结为联盟,后来对这个节日赋予宗教意义,要进行祭神活动),在这一天全体罗马人都从家里出来,广场上有两组人跳" 胜利舞蹈" ,进行体育竞赛活动,演以神话为题材的戏剧等等,全城罗马公民一片欢腾。

  (2)王政时代后期的宗教行为(约公元前 616- 509年)

  王政时代后期是伊达拉里亚人为" " 的统治时期,它使罗马由氏族部落聚居地变为城市国家,进入阶级社会。

  伊达拉里亚人可能是从爱琴海一小亚细亚地区迁移来的,带有东方型文明,发展水平高于拉丁人和萨宾人。公元前 7世纪,他们在生活居住地区建立了 12个城市,组成城市联盟或 12 公社;以女神伏尔通娜(可能是生殖神、欢乐神)的神坛为中心,选举主僧来主持祀活动。伊达拉里亚人先后征服并占领了波河流域、科西嘉和撒丁岛、罗马整个地区。相传他们对传播希腊文明起了重要作用,意大利人是通过他们学会希腊字母的,使希腊的神界观念传给了罗马人。

  王政时代的后三王,即路克乌斯.塔克文、赛尔维乌斯.士利乌斯、小塔克文,特别是第二位王(王政时代的第六位王)实行以区域和财产来划分居民的改革,完全打乱了以血缘为纽带的 3个氏族部落联盟的秩序。

  伊达拉里亚人和伊达拉里亚王朝统治时期的宗教意识和宗教行为有:主神多神教。一说主神为丁尼亚,可能是风暴神,地位相当于希腊的宙斯;又一说主神为朱庇特(即" 丘必特"),也是雷、电、雨之神,这二位可能是不同时期的主神名。除此以外,还有朱诺,是朱庇特的妻子,相当于希腊的赫拉神,职掌生殖的职能。工艺女神弥涅耳瓦,相当于希腊的雅典娜。

  农神和战神玛尔斯,男性;女性战神贝娄娜。爱神维纳斯,此神原为意大利的古老女神,一说丘必特是维纳斯之子,为小爱神。伊达拉里亚人不大讲维纳斯神系,特别尊崇前四位神,这可能是为了保持自己独立的神谱体系,因为当时希腊人的神谱已经传入罗马地区。

  神殿。王政时代后期伊达拉里亚人在罗马建有大神殿、大神庙。有朱庇特、朱诺、弥涅瓦耳或朱庇特、弥涅瓦耳、玛尔斯" 三姓神庙" ,也有某一尊神的神庙,而且有的规模还相当巨大,神庙里有神的偶像,以及神职人员祭司。

  祭祀。有家庭祭,由家长带领,在家内或神庙中进行;公众祭,由祭司官主持,在神庙和神庙周围进行。祭祀有一定的严格仪式和严格的禁忌,不可违犯。前面讲到的王政时代的祭祀日期,也许是延续到后期继续如此,也许是在这个时期才固定下来。

  墓葬。罗马考古发掘的公元前 650年左右的墓葬,发现有战车和甲胄为随葬物,在伊达拉里亚人的墓穴墙壁上发现有彩图,常是恶鬼的可怕形象,表明他们认为人死为鬼,而鬼的世界能干预人事。据文献记载,他们的坟墓是房舍式的,其丧葬仪式相当隆重,在丧葬结束以后,还要有人使用丧葬面具,在空场上进行竞技和角斗,以祭亡灵,显示生者的勇猛;并且给亡者立碑,许多墓志铭都指出死者的母系氏族。不过,在文献材料里未发现他们有因果轮回学说,也许另有一说,也未可知。

  占卜。伊达拉里亚人喜占卜,他们常以动物作祭品,认为动物的肝脏和雷击之物身上有神意的征兆。把动物杀死以后肝脏自动流出,根据它的流向和形状确定吉凶,从雷击之物的形状和程度确定神的喜怒。

  组织。伊达拉里亚人的宗教事务由国王直接管理。在王政时代末期已经抛弃了原来的主僧选举制,国王担任最高的祭司,任命管祭祀的官吏,主持民众的宗教活动。各地区神庙中的大祭司都有奴隶和财产,形成奴隶主贵族的一部分。

  当时伊达拉里亚人曾着力修造罗马城,建广场、剧场、旅店、神庙、商店等,使罗马真正成为一个商业、交通、宗教、娱乐的中心。在小塔克文的统治被推翻以后,其宗教文化并没有中断,它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继承和发展。

  4.早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宗教

  公元前 510年,罗马废除王政,伊达里亚人逐步退出罗马城和拉丁姆地区,独立后的罗马实行共和制,由选举产生的两个执政官(先称力行政长官)

  职掌最高权力,不过由于执政官任期只有一年,而两执政官彼此牵制,国家的实权实际上落在贵族垄断的元老院手中。在这种形式的奴隶制国家里除了贵族和奴隶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平民,平民要求提高自己的地位,同奴隶主贵族展开长期的斗争,公元前 451年前后制定的" 十二铜表法" 就是这种斗争的表现。与此同时,罗马出兵征服意大利北部、中部和南部各个独立的城市国家,到公元前 3世纪中叶除高卢人占领的波河流域外都已经被征服了。之后,罗马寻求海上霸权,与北非迦太基人为争夺西西里诸岛领土,发动布匿战争(布匿是罗马人对迦太基的称呼),后又征服马其顿、希腊和小亚细亚,成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地中海大霸国。公元前 1世纪,国内奴隶起义不断,罗马共和国在起义浪潮中灭亡,之后就是罗马帝国。

  早期罗马共和国的宗教基本上承继王政时代的宗教,但同时又吸取希腊和埃及等地区宗教观念,使自己的神灵世界和宗教行为更加复杂化、神秘化、抽象化。

  (1)神灵的演变和宗教行为

  在王政时代前期神灵和祭祀带有农业生产和家庭的特征,神是具体的又是多样的,祭祀虔诚频繁而又以日常生活为限,神的形象虽有拟人性但与人又不是同形的。他们的主要神灵是:(1)家神拉瑞斯和佩那忒斯。他们的神像都放在靠近炉灶的地方,每天都在吃饭时向他们献供品,供品为所吃东西的一部分,区别只在于佩那忒斯要紧随户主移动,而拉瑞斯不仅能保佑户主外出还能保佑户主的原住宅;(2)灶神维斯塔,其形象为一团长明不熄的火;(3)谷神罗比顾斯,其形象为一只红毛狗和狐狸;(4)冥神马涅斯为本氏族的灵魂,形象不清,修一座石头盖的地窑供他居住。职能上拉瑞斯和佩那忒斯主要负责与家庭相联系的居住地的保护,其他的神灵,如维斯塔、罗比顾斯、瑞穆斯、米尔特等主要负责保佑家庭生活平安。每尊神都有自己的祭祀方式和祭祀日期,如冥神,要以动物和人献祭,受祭的对象主要是家庭神。

  在王政时代的后期,外来部族伊达拉里亚统治下的罗马,神灵是按人的形象供奉在神殿里,并且在神界出现了主神朱庇特、" 三姓神" ,及各司不同部门的城市国家神。朱庇特为总管,国家的城门、战争、和平、农业、手工业等和人的情、欲、生、死等,均有不同神管理,原有的家庭神虽然依然存在,但已被贬在次神的位置,受祭的对象主要是朱庇特神系。

  早期罗马共和国时期仍是以朱庇特为主神的多神教。这时,主神朱庇特的形象已经完全代替了伊达拉里亚人早期主神丁尼亚的形象;给予战神玛尔斯特殊地位,设置神庙和专门的祭司;原来的灶神威斯塔上升为火焰神,设置神庙和选拔处女终身担任祭司;原来的果园神后来的美神维纳斯受到普遍的敬拜;原来的谷禾女神刻瑞斯与远古的大地女神混同,在罗马城阿文坦山上建神殿。早期罗马共和国的神灵观念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意大利罗马地区土生土长的宗教神灵,是本地区原始氏族群体创造的;一是外来氏族群体伊达拉里亚人设置的神灵;三是共和国对内对外的需要而创造的,他对前两种神灵作混合和升降的调整,产生适合自己要求的神灵。

  早期罗马共和国的宗教行为和宗教组织来源于王政时代又有所发展:(1)神殿。伊达拉里亚人在罗马修建大神庙,共和国初期也修神庙,后来修建不多,这是宗教活动中心;(2)祭司。早期罗马共和国有庞大的、自成系统的祭司集团,祭司长有权力规定日历、解释法律和主持祭祀、拥有奴隶,祭司内部有上下等级;(3)祭祀。由祭司主持,有祈祷、献祭等,祭神与竞技联系起来,大大发展了伊达里亚人的祭祀形式。

  (2)外来宗教的影响

  古罗马人的宗教观念不断受外来宗教观念的影响,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宗教,尤其是一度作为罗马城统治者的伊达拉里亚人给他们带来的爱琴海宗教观念,已成为古罗马宗教的一部分。

  早期罗马共和国的贵族们已经看到这种影响的不利方面,元老院一再下令罗马人不许信奉外来的神,但收效不大,罗马的神随着罗马共和国在地中海的称霸过程,其形象不断受到希腊、埃及、中亚等国家的影响,其神名也在不断引进。如埃斯枯拉皮俄斯本是位名医,在荷马史诗里只是一位会治病的英雄,他死以后演变为医神,这是后来的事情,而罗马共和国人约在公元前 291年在一个岛上为他建庙,奉为罗马神,并深信有病在他的庙里睡一觉就可健康如初。爱赛斯是埃及的生育与繁殖神,可是罗马在和北非迦太基打仗时,庞培的士兵特别喜欢这位女神,祈求她的佑护。公元前 2世纪在外来宗教观念的冲击下,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下令全城庆祝阿波罗节(来自希腊)、地母节(来自东方弗里基亚人)、谷神节(罗马有谷神,但这位谷神已经混合了外来宗教文化),原来的朱庇特、维斯塔等大小神纷纷同外来的神混同为一。

  这种宗教神灵观念的转变对于一个战胜国来说既是悲哀的又是有深刻原因的。当时,罗马的男性罗马人多数在征战过程中,而且死亡惨重,握有家产的富裕妇女过着奢侈生活,城内有文化知识的奴隶为数众多,个别人从事着秘书、教师、医生和音乐师等工作,这无形之中就把外来宗教文化带到了罗马,产生强大的影响。

  (3)罗马共和国宗教的特点

  尽管罗马共和国的宗教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很大,但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特点,这就是:

  ①他们的神界同希腊荷马时代的神不同,诸神之间不吵不闹,更不去教唆罗马人之间互相残杀。罗马的大神弥涅耳瓦相当于希腊的雅典娜女神。雅典雅这位智慧女神在希腊与海神波赛冬争夺城市,支持狄墨得斯射伤战神阿瑞斯,而弥涅耳瓦女神虽被视为战神,但同时又是手工业和艺术的保护神,从不与其他神发生格斗。凡是希腊神一旦到了罗马似乎都开始安静下来,他们的职能只有保护而没有争夺了。罗马共和同国从伊达拉里亚人那里接受了" 三姓神" 的观念,把三位互相有关系又各自独立的神放在一起各司其职,互不干扰,这种情况在希腊神界是绝不存在的。

  ②他们的冥界不同于埃及、印度等东方国家的冥界,承认人有灵魂,但对来世因果报应之说似乎不感兴趣,看重人间的物质和娱乐享受。马涅斯为古罗马的冥神,早期罗马共和国的文献有关于他的记载,但没有神判的记录。

  罗马人有一个哭灵人所唱的哀歌神,叫涅尼亚,他只管哀歌而不管其他。在公元前 4世纪中叶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里不客气地制定出不许在城内埋葬或焚烧死尸,这固然有城市建设方面的原因,可也体现对死者的处理态度。

  这一点同古希腊人差不多,都没有建筑规模巨大的地下坟墓,只在地上建富丽堂皇的神庙和娱乐场,让罗马人尽情拜神和享受。

  ③他们的神庙里有较多的祭司,并形成了一个全国有组织的祭司阶层,求神和占卜等事项由祭司完成,但祭司不听忏悔,不赦免罪恶,这又同古代东方诸国的僧侣们不同。

  早期罗马共和国发展到公元前 2世纪前后,罗马城内的富裕罗马人和贵族过着奢侈生活,军队也开始腐化堕落,占卜和预言吉凶成风。在这个背景下秘传宗教开始抬头(秘传宗教指在少数人中间秘密传授的宗教,有入会礼、教规、教义,信教者不许外泄,曾流行于地中海沿岸),在罗马出现了密特拉教(始于印度和伊朗,公元前 67 年传入罗马)、诺斯替教(可能也始于印度和伊朗,公元前后传入罗马)等,神秘主义的宗教理论和占卜术、占星术相结合。

  (4)西塞罗的宗教哲学

  西塞罗(公元前 106- 43 年)是罗马共和国元老院元老,公元前 63 年为罗马执政官之一,后因支持旧的元老院制度被杀身亡。该人在哲学上没有什么创见,属于折衷主义派别,但在宗教神学理论上有一整套神学体系,对后来的罗马宗教产生了影响。他的主要的宗教著作为《论神之本性》,主要观点有:

  ①神是永恒的、最高的主宰。他认为具体的万物有生灭,但神没有开始和终结。神的世界是" 天府" 世界,神在天府中主宰人和万物,神道即是天道,要遵天道领" 神恩" ,只有在神那里才能找到幸福;

  ②灵魂是不朽的、最高的智慧。他反对灵魂离不开肉体的观念,认为灵魂离开肉体还会继续思想,才有纯粹的光明,所以人的最高智慧在于灵魂摆脱肉体的桎梏,能自由自在察知未来,这才能有真正的美德;

  ③死亡是神的旨意,是为了允许灵魂摆脱肉体牢狱。他认为,灵魂本是天上的东西,降落下来住在肉体里,受肉体的束缚,所以神让灵魂和肉体分开,使人有死亡。

  ④肉体的快乐会妨碍心灵活动,所以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计较肉体的享受,这会使死后的灵魂顺利地升天。

  西塞罗的中心思想是告诫人们要敬神,奉神为主宰,让灵魂直升天府。

  他反对肉体欲望,主张禁欲,并把这看作是灵魂升天的前提,实际上是让奴隶和平民安于现状,听从安排。他虽有灵魂升天的看法,但没有地狱的观念,只是说人追求享受会堕落为兽。

  总起来说,古罗马的宗教哲学不如古希腊宗教哲学发达,也不带有思辩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