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实的困惑与未来的可能性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7-06-30

孩子未来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估计都很难想象得到,当家长面对这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时,内心总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愤怒:为什么我的孩子就这样调皮捣蛋,这么不听话?为什么别人的孩子就那么乖?为什么我的孩子现在就不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听话上课?

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提醒这位家长:孩子,就是孩子,当下孩子的调皮捣蛋正说明了这个孩子有活力,很聪明。这位家长就会说,孩子未来怎么样我等不及了,现在已经把折腾得半死了,每天老师都在告状,每天上课总要出状况,我都被这样的孩子搞得神经兮兮的。有时候连上班的时候都在担心他,一旦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夫妻两个都会齐上阵,对这个调皮捣蛋的儿子进行暴风骤雨的批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真的很难受啊,甚至都有点抑郁了,为什么我会养出这样的儿子?这个家长的口气似乎自己的儿子变成这个样子是孩子天生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完全可以理解这样父母的困惑,也完全可以理解他们的儿子这个时候的表现与状态,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在小学阶段有几个人是那么安分守己的?又有几个人孩子不那么调皮捣蛋的?很多男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太好,被小学老师批评是一种常态,因为小学老师肯定喜欢听话守纪律的孩子,而对那些表现不是那么好的男生一般情况下都会采取批评教育,甚至进行惩罚,这也正常。只不过,作为家长不能心急,自己的儿子已经是这样一种状态:经常被老师批评,丢三落四,偶尔还会做错一些事;这种情况一时半会是难以改变的,光靠严厉批评,光靠惩戒是不太可能取得效果的。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好好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儿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在孩子出现问题,犯错误的时候,自己是采取哪些方法?如果只是一味地对犯错的孩子狠命地批评,而且根本不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又怎么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孩子又怎么可能接受家长的教育与批评?如果这个孩子是那种被批评之后,根本不思悔改,下次照样再犯,那么只能说明家长的教育是不到位的;如果这个孩子被家长批评之后,情绪变得更加低落,甚至变得有点不爱说话,也只能说明家长的教育没有点到关键穴位上。如果这两种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家长就得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当时在孩子犯错时说的那些话到底有没有效果,如果没有效果该做如何调整,如何细致而准确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与心理状态,之后再来跟孩子沟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训斥与批评。

其实每个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其中一个极为正常的一部分,特别是小学时期的男孩子,犯错误的概率一定要比女孩子大了许多,作为家长一定要有包容之心,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更要细心,但更为重要的是用心,用心观察自己的孩子,用心琢磨如何跟自己的孩子沟通,用心思考如何找到调整孩子的方法,用心思考夫妻双方共同协调教育孩子的策略。也许家长的心态就不会那么焦急,一方面眼光可以着眼于孩子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尽自己的能力引导孩子朝着这样的方向靠拢,尽自己的所能一点一滴地在日常生活日常教育的过程中来帮助自己的孩子不断地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我想如果是这样,现实出现的那些困惑会因为家长的努力与探索一点点减少,而孩子未来的可能性也会因为家长的一点点的奋斗与执著变得越来越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