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长沙童谣里长大,我们回不去的老长沙……

 语言大旗 2017-06-30



长沙的童谣

是每个长沙人记忆中最柔软的部分

小时候听娭毑哼着一首首童谣安然入睡


如今我们已经长大

或扎根星城

或异乡打拼

但当那一首首童谣重新哼起

似乎儿时的岁月就在眼前,

童年就如同画卷般徐徐展开

长沙童谣完整版

来自长沙吃喝玩乐

05:09
一定要打开音乐再阅读哦~

芙蓉区马坡岭小学合唱团出品)


在长沙童谣里长大

这些都是我们回不去的老长沙……


蔡颖强/《长沙童谣》

国画经授权发布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
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绣花,绣个糍粑
糍粑跌得井里,变杂蛤蟆
蛤蟆撑脚,变杂喜鹊
喜鹊上树,变杂斑鸠
斑鸠咕咕咕, 和尚呷豆腐
豆腐一蒲渣,和尚呷粑粑
粑粑一蒲壳,和尚呷菱角
菱角溜溜尖,和尚望哒天
天上四杂字, 和尚犯哒事
事又犯得恶,抓哒和尚砍脑壳


 

张打铁

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

我不歇

我要回去学打铁



一走二三里

茶园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品茶



天上的星星挤密阿密

地上的油石头菇挤得冇得缝

我拿起扫把去打横横

哈哈冒打中



沙家浜

红灯记

都是革命的样板戏



南门口

真有味

一部单车搭两位

公鸡搭母鸡

母鸡笑嘻嘻

碰哒治安的

抓得糜痨的



磨子磨

割子割

铲子铲

蚂蚁子爬树抠手板



妹子妹子你莫生气

明天带你去看戏

我坐板凳你坐地

我喫面包你



鸡公叫

鸭公叫

各人寻哒各人要



鸡蛋白

回不得

鸡蛋黄

斢地方



点点扳扳

南岳南山

南山大大

一点二大

猪蹄马蹄

酱油炒嘀

每人缩脚

缩脚猪蹄 



大月亮,細月亮

哥哥起來做木匠

嫂子起來煮茶飯

茶飯煮得喷喷香

打鑼打豉接姨娘

姨娘掉了紅絲帶

哥哥捡了做襪帶



一中吊

二中好

三中哥

四中嫂

附中都是华侨佬



月亮走,我也走

我跟月亮提花篓

一提提到大门口

大门园里结石榴

石榴上面三个球

三个大姐在梳头

大姐梳的盘藤秀

二姐梳的插把头

三姐不会梳

梳个狮子滚绣球

绣球滚到檀木岭

只见狮子不见球



一步两搭桥

三公里

四方坪

伍家岭

六堆子

七里庙

八角亭

韭菜园

司门口



卷子卷子一

卷子卷子二

卷子卷子三

卷子卷子四

卷子卷子五

准备上山打老虎



一点一横长

一撇到浏阳

来回二十里

碰哒巾姑娘



汽车来哒我不怕

我跟汽车打一架



鸭婆子生蛋个个大
一大大到万家坝
收拾篙子收拾浆
慢慢细细到靖港
坛子罐子产铜官
钉子弯麻石往外拖



 萤火虫,飞过垅

借把锁,锁大门

借条牛,犁大丘

借杂马,跑横丘

横丘门口一口塘

一杂鲤鱼扁担长

牙要拿哒打酒喫

崽要拿哒讨婆娘

讨个婆娘倔又倔

打双草鞋一年零六个月



回不去的老长沙

早已是脑海里最深处的回忆


但往往

一首歌,一张图

就能突然让那些日子

如碎片般涌现


▲胡水骥 摄


童年的记忆

是在厨房里,围着妈妈的身边转悠


是老街小巷里

和小伙伴们躲么么、玩板炮


是在院子里的老树下

娭毑拿着蒲扇给我唱童谣....


而长沙童谣

是一张旧旧的船票

我在这头,童年在那一头


▲胡水骥 摄


那些脱口而出的童谣

穿梭在长沙的老街小巷里

消失在高楼大厦前

就像在时光里

好像永远不会变老的爹爹娭毑

也变的更老了,也离开了我们


▲胡水骥 摄


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巷子里穿梭

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

会长大成现在的自己


▲胡水骥 摄


街道还是熟悉的名字

却早已不是熟悉的模样

属于我们的老长沙

去的太快,走的太匆忙

还没有来得及把她印在脑海里

她的样貌早已变了

……


▲胡水骥 摄


太多太多

原来我们根本没有忘记

只是渐渐很少有人提起


这最温柔的一部分

我们也只好偷偷藏起

不再展露


曾经哼唱那些歌谣的娭毑

已经老去甚至别离


但我们还可以继续教自己的孩子

那些属于老长沙的童谣

那些老长沙的故事


▲胡水骥 摄



本期特别感谢

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画家 蔡颖强

长沙青年摄影师 胡水骥

长沙芙蓉区马坡岭小学合唱团

出品:头等传媒 · 十分传播

编辑:一阵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